SpaceX星艦“筷子夾火箭”技術的難點在哪兒?聽聽專家怎么說快訊
在回收火箭前期的技術驗證中,這是SpaceX第一次嘗試回收星艦的一級超級重型助推器,因為二級的回收技術難度更大。
【TechWeb】10月15日消息,SpaceX“星艦”第五次試飛于北京時間10月13日20:25 發射升空,并成功實現了史上首次使用“筷子”(發射臺塔架)接住返回的超級重型助推器,引發業內轟動。

在星艦發射升空2分多鐘后,一級超重型火箭與星艦分離,開始返回。

距離星艦發射6分多鐘,第一級超重型火箭成功被發射塔架上的機械臂夾住。這是SpaceX第一次嘗試回收星艦的一級超級重型助推器,并成功了。

直播畫面中,SpaceX辦公室歡呼慶祝“筷子夾火箭”成功(左側),及超級重型助推器被夾住的俯拍畫面(右側)
對于SpaceX“星艦”的第五次試飛,國內藍箭航天朱雀三號火箭型號副總師董鍇就表示,此次試飛最大的亮點就是在前四次飛行的基礎上,成功完成了超重型一子級的回收和二級在預定位置的精準濺落——距離完全復用運載器僅一步之遙。
董鍇認為,地面發射臺支撐臂“夾住”星艦一子級的畫面,就如同2018年獵鷹重型兩個助推同時回收成功時一樣的科幻和震撼,不僅展現了有別于獵鷹系列支腿回收以外另一種回收方式的可行性,也展現了在這個時代實現外太空殖民理想的可行性。
藍箭航天研發中心技術戰略部總經理袁宇則強調:“除了一級順利回收,二級的再入返回過程也是一大亮點。盡管與一級回收相比,它可能不那么引人注目,但二級從外太空飛回并平穩降落到海面上,這同樣是非常成功的。從技術難度上講,二級的再入返回和降落過程極具技術挑戰性,因為獵鷹九號只回收了一級,而沒有回收二級,因為二級的回收技術難度更大。”
“這次飛行的最大亮點在于全系統所有技術目標都得到了驗證,向全世界證明了這一整套新的大方案是可行的。這包括一級的懸掛回收和二級的再入返回回收”,袁宇認為,對于中國和其他航天強國來說,未來兩級可重復使用重型火箭的發展方向應該怎么走可能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這對整個行業的發展來說是比較有意義的。
談到“筷子夾火箭”的技術難點,董鍇表示,從“筷子夾火箭”本身來看,它與正常的火箭回收在本質上沒有特別大的區別,但難點確實存在。首先,對精度的要求更高,整個“筷子”的空間有限,火箭朝它移動時,允許的相對位置和距離的誤差范圍不像在陸地上回收那么大。其次,對速度也有要求。因為速度決定了“筷子”的強度。如果支腿的速度控制偏差稍微大一些,我可以把支腿的強度做大一些,只要能扛得住,相對容錯范圍就會寬一些。
同時,董鍇也強調了這種回收模式的優點,“因為超重型火箭本身的重量已經很大,這種快速回收方式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減輕了回收支腿部分的重量,相當于降低了結構干重,對于提升和保障火箭的運載能力,以及實現運載體的最終目標,都是大有好處的。”
不過,董鍇也強調:“在回收火箭前期的技術驗證中,大家都在追求高精度、高速度。支腿方式的容錯范圍更大一些,而筷子夾火箭的水平則更高了,達到了一個新的程度。但因為前期試錯成本會比較高,目前國內可能有企業在商業計劃書上這樣寫,但是支腿回收是前期驗證必不可少的,就像跑之前都要先學會走路一樣,現在大家都還在走的階段,還沒有完全達到熟練的程度。要實現好這一點,我估計還需要一段時間。”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