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被爆年內多位高管離職,版權糾紛不斷快訊
裁員風波還未平息,又陷入版權糾紛,喜馬拉雅怎么了?
12月10日,企查查APP數據顯示,上海喜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喜馬拉雅”)又新增一條開庭公告,因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被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提起訴訟。裁員風波還未平息,又陷入版權糾紛,喜馬拉雅怎么了?
瀏覽發現,喜馬拉雅近年來面臨的版權糾紛案可謂是有增無減。企查查數據顯示,2021年到截至2023年12月11日,僅侵權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一欄,喜馬拉雅作為被告的司法案件數分別為127、146和247件??梢钥闯?,版權糾紛一直是橫亙在喜馬拉雅面前的重大風險之一。
除了版權風險,喜馬拉雅不久前又傳出了裁員的消息。有消息稱喜馬拉雅將在年末進行全線裁員,裁員比例約30%,產品崗最多。傳聞還說,近半年內,喜馬拉雅已有多位高管相繼離職,包括高級副總裁秦雷和首席內容官王朝陽。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關于喜馬拉雅的裁員消息不斷,去年喜馬拉雅也曾傳出裁員消息。
消息一出,立刻引發市場關注。隨后,喜馬拉雅出面回應稱裁員消息不實,不過卻并未對高管離職作出回應。有媒體從辭職傳聞本人處確認表示,目前高級副總裁秦雷確已離職。裁員是假的,高管離職是真的。
頻頻冒出裁員傳聞的背后,是喜馬拉雅艱難的盈利能力和看不到希望的上市之路。盈利方面,喜馬拉雅這些年長期處于虧損狀態,可以說是一直是靠融資支撐,直到去年第四季度才實現盈利。2019年-2021年,喜馬拉雅經調整年內虧損分別為7.48億元、5.39億元及7.59億元,三年累計凈虧損超20億元。
再來看上市之路,乘著“耳朵經濟”的東風,喜馬拉雅曾獲得過小米科技、騰訊投資、高盛等知名機構的投資,估值最高曾達到50億美元,喜馬拉雅也自信滿滿地和投資者簽訂了上市對賭協議。然而誰都沒有料到,喜馬拉雅上市屢次折戟,至今仍未成功上市。從行業投融資的熱度看,喜馬拉雅已經錯過了上市的最佳時機。
事實上,在線音頻分享平臺的處境已經愈發艱難。拿搶在喜馬拉雅之前登陸納斯達克的荔枝FM來說,雖然成功地奪走了“在線音頻第一股”的名號,但上市后的日子卻不好過。截至2023年12月8日,荔枝FM收盤價為2.426美元/股,總市值僅剩1284萬美元,與2020年剛上市時5.32億美元的市值相比只剩下了零頭。
如今,音頻市場出現了不小的變化,喜馬拉雅的競爭對手越來越多,巨頭們紛紛布局音頻領域,騰訊音樂、網易云音樂、快手抖音等互聯網巨頭相繼入局。音頻賽道競爭白熱化的同時,短視頻平臺的崛起也將進一步搶占用戶時間。重重壓力之下,如何打造平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才應是喜馬拉雅平臺未來發展的重心。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