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聯九款NAS新品發布即下架,上市前夕能否重拾用戶和資本信任快訊
綠聯私有云經過長時間蟄伏(產品迭代及系統更新停滯),終于亮出了其最新成果。在發布會上,綠聯科技連發九款產品,并宣布啟用基于debian的全新NAS系統,劍指NAS新勢力第一把交椅。
618大促前夕,綠聯私有云經過長時間蟄伏(產品迭代及系統更新停滯),終于亮出了其最新成果。在發布會上,綠聯科技連發九款產品,并宣布啟用基于debian的全新NAS系統,劍指NAS新勢力第一把交椅。發布會后,盡管眾多KOL依然持續站臺吹捧,但真實用戶的抵制和吐槽的聲浪卻愈發高漲,綠聯私有云新品在京東平臺上的好評率甚至跌破50%。面對市場的負面反饋,綠聯官方發布致歉信,并全面下架最新發布的九款NAS產品。
在沒有經過充分測試和長效檢驗的情況下,綠聯科技就急于推出新產品和全新系統,試圖通過大規模營銷來迅速占領市場。然而,這種做法忽略了用戶的實際需求和體驗,導致了產品的諸多問題。對此有行業人士指出,綠聯私有云此次遭遇的滑鐵盧并非偶然,側面反映出了公司重營銷輕研發的戰略定位。目前,綠聯科技正面臨著產品質量、用戶體驗以及品牌形象等多方面的挑戰,如何化解這些危機,將是綠聯未來需要認真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重營銷輕研發,品牌口碑“高開低走”
為了搶占618大促時機,綠聯連發九款產品,并在社交媒體上和電商平臺為綠聯私有云造勢。此外,還邀請了眾多行業大V和網紅為其站臺,通過他們的影響力為產品站臺,將消費者的目光緊緊鎖定在其最新發布的NAS系列產品上。
不過在營銷推廣中,綠聯的一些做法引發爭議,有業內人士透露,綠聯在推廣過程中,竟然讓測評博主在沒有實際體驗產品和系統的情況下,就為其全品類產品站臺。
營銷的鋪天蓋地并不能掩蓋產品本身的缺陷。當用戶們滿懷期待地打開包裝,卻發現綠聯新品并非如宣傳中那般完美。散熱問題、軟件BUG等一系列硬傷逐一浮現,用戶的口碑如同多米諾骨牌一般倒下,負面評價在網絡上迅速蔓延。更讓人失望的是,新系統中的CPU溫度顯示異常、賬戶注冊異常等問題,讓用戶在初次接觸產品時就感到困擾,大大降低了初次使用的體驗感。
面對好評率低于50%的情況下,綠聯選擇了下架產品和緊急公關致歉,不過從各個APP中發現,更多用戶仍然選擇了退貨退款。
新系統BUG頻頻,一邊道歉一邊“畫餅”?
探尋綠聯這次下架產品的原因,新系統bug頻頻是一大緣由。對于NAS產品,系統是最為核心的,是NAS的生命。綠聯新系統的推出本來給了不少老用戶帶來了希望,因為綠聯舊系統已經長時間沒有更新。結果新系統卻反手給不少老用戶“上了一課”。
首先,新系統的升級過程就是用戶的一大挑戰。升級步驟的繁瑣和缺乏明確指引,使得許多用戶在操作過程中感到困惑。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升級過程中需要對硬盤進行格式化,這不僅意味著用戶必須放棄寶貴的數據,還可能面臨數據遷移的繁瑣工作。這種升級方式無疑增加了用戶的使用成本和門檻,也讓用戶對新系統的接受度和信任度大打折扣。NAS系統的價值在于其穩定性和可靠性,而新系統的升級過程卻讓用戶對這些核心價值產生了懷疑。
同時,在實際使用上,新系統也暴露出了不少問題。例如,部分產品CPU溫度顯示異常,負載過高,這可能影響系統的穩定性和硬件的壽命。用戶賬號注冊異常、聯網超時以及蘋果手機相冊備份失敗等問題,進一步加劇了用戶的不滿。盡管相冊備份問題已得到解決,但不支持迅雷下載功能和Docker功能出現bug等問題,仍然讓專業玩家感到失望。
此外,更讓用戶難以接受的是綠聯的致歉信,明明很多問題還沒有解決,綠聯卻仍然在給用戶畫餅。預計能夠給到更好的體驗、預計6月底上線、預計更強版本等模糊性用語讓不少用戶提出疑問,問題到底有沒有解決?怎么解決?
編者按:在NAS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綠聯科技本應以其獨特的創新和技術優勢,為用戶提供卓越的產品和服務。然而,近期的一些營銷策略和產品發布節奏,似乎未能完全滿足市場的期待,從而引發了一些質疑和反饋。
面對這些挑戰,綠聯通過致歉信向用戶表達了歉意,并承諾將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改進,不過仍然有不少用戶擔憂,如果綠聯在NAS業務上無法盈利,可能會選擇縮減團隊甚至撤銷該業務,讓用戶自行承擔后果。這種擔憂也并非空穴來風,因為今日產品下架的決策,或許預示著明日業務的不穩定。
作為消費者,我們也期望綠聯科技有能力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服務優化,克服當前的困難,重新贏得用戶的信任和支持。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