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水潭資產負債率310%:持續虧損12.5億,消費者屢屢投訴退款難快訊
國內電商SaaS ERP領域知名度較高的服務商聚水潭第二次向港交所發起了沖擊。
《港灣商業觀察》施子夫
國內電商SaaS ERP領域知名度較高的服務商聚水潭第二次向港交所發起了沖擊。
3月21日,聚水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水潭)遞表港交所,聯席保薦機構中金公司和摩根大通。聚水潭的第一次IPO發生在2023年6月。天眼查顯示,聚水潭的國內運營主體為上海聚水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01
三年虧損12.51億
聚水潭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SaaS產品和服務。其中,聚水潭ERP是公司的核心SaaS產品,服務并滿足商家客戶在電商平臺上處理電商訂單相關的關鍵需求。聚水潭ERP提供的主要功能包括訂單、倉儲、采購及分銷在內的管理系統。
除了電商SaaS ERP產品,聚水潭另有少部分收入來自其他電商運營SaaS產品。
從2021年-2023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聚水潭實現收入分別為4.33億元、5.23億元和6.97億。其中,公司電商SaaS ERP產生收入分別為3.74億元、4.57億元和6.00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的86.2%、87.4%及86.1%;其他電商運營SaaS產品產生收入分別為2450萬元、4080萬元和6960萬元,分別占總收入的5.7%、7.8%及10.0%。
主要運營指標方面,報告期內,聚水潭的SaaS客戶總數分別為3.31萬名、4.57萬名和6.22萬名,SaaS產品流水總額分別為7.16億元、7.41億元和10.48億元,SaaS收入轉化率分別為26%、27%和29%,每位客戶的SaaS月平均收入分別為1千元、900元和900元。
不過,《港灣商業觀察》注意到,在凈客戶收入留存率方面,聚水潭出現了先降后升的趨勢,期內分別為122%、105%和114%。盡管2023年度有所回升,但凈客戶收入留存率仍未恢復至2021年時水平。
此外,兩次遞表的聚水潭還是未能擺脫虧損的困境。報告期內,聚水潭年內虧損分別為2.54億元、5.07億元和4.90億元,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1.37億元、3.79億元和2.06億元;凈虧損率分別為-58.7%、-96.9%和-70.3%,經調整凈虧損率分別為-31.6%、-72.5%和-29.5%。三年時間,聚水潭已虧損達12.51億元。
02
資產負債率持續飆升310.07%
對于經營虧損的原因,聚水潭也在招股書中作了說明。“主要歸因于大量的財務成本(主要包括對投資者的金融負債的利息開支。于2021年及2023年,隨著公司的業務增長,公司的銷售成本、銷售及營銷開支、一般及行政開支以及研發開支不斷增加,導致同期的經營虧損、凈虧損及經調整凈虧損(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有所增加。”
詳細來看,報告期內,聚水潭的銷售成本分別為2.14億元、2.50億元和2.63億元;銷售及營銷開支分別為2.35億元、3.14億元和3.44億元,一般及行政開支分別為6841.4萬元、9807.9萬元和1.31億元,研發開支分別為1.92億元、2.34億元和2.34億元。
同時,由于累計虧損,聚水潭的負債情況也在持續擴大的狀態。報告期各期末,聚水潭的流動負債總額分別為6.61億元、10.13億元和12.91億元,負債凈額分別為10.33億元、15.13億元和36.73億元,流動資產凈值分別為1.34億元、-2.27億元和-1.42億元,資產負債率分別為170.24%、203.74%和310.07%。
聚水潭表示,負債凈額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確認對投資者的金融負債(指若干投資者持有的附帶優先權的實繳資本)及發行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將于上市后終止)。公司預期于上市完成后,資產凈值降為正數,其后對投資者的金融負債以及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及認股權證將從負債轉為權益。
同時對于2022年末、2023年末曾錄得流動資產凈值為負,聚水潭也表示,預計流動負債凈額狀況將得到改善,因為公司預計盈利能力增強將進一步改善經營現金流。
同時,需要強調的是,報告期各期末,聚水潭的流動資產總值分別為7.95億元、7.86億元和11.49億元。以2023年度為例,該年度公司錄得流動資產11.49億元,而流動負債總額達到了12.91億元,流動資產無法覆蓋流動負債,已出現“資不抵債”。
截至2024年1月31日,聚水潭的流動資產總值為8.97億元,流動負債總額為10.57億元,負債凈額-1.60億元。通過計算得知,流動比率為0.84,小于1,償債能力略弱。
不過稍許樂觀的消息是,報告期各期末,聚水潭的經營活動所得現金凈額分別為-2380.5萬元、7871.1萬元和2.10億元,年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5.35億元、4.27億元和8.97億元,出現回暖態勢。
03
規模較同行有所差距,消費者投訴當重視
聚水潭所在的電商SaaS領域市場份額較為分散。根據招股書顯示,按2023年相關收入計算,聚水潭是中國第三大電商SaaS提供商,占市場份額的5.7%。除聚水潭外,外界熟知的電商SaaS提供商還包括微盟(02013.HK)、中國有贊(08083.HK)、光云科技(688365.SH)、悅商等。
從營收規模的角度看,根據各家披露的公開信息顯示,2023年度,微盟實現營收22.28億元,有贊實現營收14.5億元,光云科技實現營收4.77億元。聚水潭2023年度的營收略高于光云科技,但較微盟、有贊等同行仍有差距。
同樣于該年度,微盟、有贊及聚水潭的毛利率分別為66.1%、69.2%和62.3%,聚水潭的毛利率表現要略低于微盟、有贊4個百分點以上。
業績面外,聚水潭的C端用戶表現同樣值得關注。根據黑貓投訴平臺顯示,截至4月17日,搜索關鍵詞“聚水潭”共計有133條投訴量,近30天投訴量11條,消費者投訴問題包括惡意拖欠貨款、退款難、霸王條款、欺詐客戶等,其中退款難等問題被多次提及。
在知乎等平臺,有關聚水潭“虛假宣傳、不給退款、訂單延遲”等問題也被多次提及。
在持續虧損的情況下,上市“補血”無疑迫在眉睫。而除了業績方面的考量,已是第二次沖擊港交所的聚水潭,解決用戶“痛點”同樣關鍵。(港灣財經出品)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