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攻伐”的智己汽車,能走出銷量“焦慮”嗎?快訊
只不過,成立就比別人晚了很多的智己汽車,尚未實現后來居上,換個依舊已經失去先發優勢的賽道,就能追趕上來嗎?
圖片來源:度哥
2023年11月攝于廣州車展
隨著7月份的到來,新勢力“半年考”成績相繼出爐。從已公布的數據看,今年上半年新造車企業的競爭格局發生了不小的變化,由華為領銜的鴻蒙智行穩穩拿下“銷冠”,理想、埃安則退居第二、第三。
而同樣的競爭環境下,《車圈能見度》注意到,“國家隊”的新能源“創二代”們似乎弱了很多,上半年銷量排名前五中只有廣汽的埃安和吉利的極氪擠了進去,東風的嵐圖、長安的阿維塔、上汽的智己等仍在“車尾”掙扎。
其中,智己汽車今年1-6月累計銷量僅23267輛,月均不足4000輛,只完成年度12萬輛銷量目標的19%左右。不僅遠遠落后于“蔚小理”、問界、極氪等品牌,還已被嵐圖、阿維塔甩在了身后,目前只比“難兄難弟”的極狐好一點。
尤記得今年4月,智己汽車在L6發布會上曾雄心勃勃地要“狙擊”小米汽車,結果卻因為不該出現的參數錯誤而再三低頭認錯,丟了面子換了流量卻還是沒能迎來銷量爆發。作為上汽集團的“1號工程”的智己汽車,怎會一直扶不起來?
近日有媒體消息稱,智己汽車將在2025年一季度發布一款對標理想L7的增程式SUV車型。該車型作為智己的首款增程汽車項目,早在2023年下半年便已經立項,這會成為智己汽車對抗銷量焦慮的“靈藥”嗎?
1
尚未等來“爆款”
資料顯示,智己汽車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品牌,背靠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團“三棵大樹”,于2020年12月25日正式成立,目標是成為“智能時代出行變革的實現者”。
曾有消息說,在上汽內部,智己汽車被稱作“1號工程”,是集團近年來業務的集大成者。因此一誕生便讓業內外充滿期待,一度認為其是上汽在高端新能源市場打開局面的“救星”。
然而事與愿違,智己汽車成立至今已有三年半,相繼推出了智己L7、LS7、LS6、L6四款車型,整體銷量和在市場中的地位卻頗為尷尬,未能有一個爆款出現。
數據顯示,2022年4月智己汽車正式上市了首款純電動中大型轎車智己L7,6月啟動全國用戶交付,但當年該車累計銷量僅有5000輛,相當于月均不足千輛,放在一眾新能源產品中基本是“吊車尾”的存在。
接著2023年2月,智己汽車又迎來了第二款量產車型,定位為智能純電中大型豪華SUV的智己LS7,該車共推出6款不同配置車型,官方指導價區間為30.98萬元-45.98萬元。本以為換道SUV,智己汽車銷量會突飛猛進,結果智己LS7依舊表現平平。
2023年下半年,隨著旗下第二款純電SUV智己LS6的正式上市和交付,智己汽車整體銷量終于有所起色,一度在去年12月突破萬輛大關,共銷售新車1.04萬輛。其中,智己LS6功不可沒,貢獻了9878輛。
當外界覺得智己汽車終于看見“爆款”的曙光之時,沒想到智己LS6也只是“曇花一現”。按照懂車帝數據,到了今年1月,智己LS6的銷量直接砍半,來到4612輛,然后2月-4月分別只有1491輛、2630輛和1456輛,5月份甚至直接掉到了483輛,熱度冷卻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如今,智己汽車最新的希望是5月份才正式上市的“超級智能轎車”智己L6。新車指導價21.99萬-34.59萬元,疊加上市權益后為19.99萬-32.59萬元。這一價格頗具誠意,也讓業內外重新燃起了對智己汽車爆款的期待。
不過,智己L6好像心有余而力不足,目前從銷量數據上尚未看到其有多大的突圍潛力。根據官方信息,截至6月25日,智己L6交付數量為4100輛,不算特別出彩。對比來看,其所對標的小米SU7在今年6月的交付量已經超過了1萬輛。
盡管早在2022年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就表示:“智己L7這么一款實力勁爆的寶藏車,終有一天會成為網紅。”但直至今日,已經推出四款車型的智己汽車還在等待爆款中。
2
品牌爭議不斷
雖然有著強大的背景,但智己汽車一路走來也頗為坎坷,不只是銷量在行業中位置靠后,相關的爭議也是層出不窮。
比如在成立之初,由于入局相對較晚,所以在商業模式上和促銷方式上,智己汽車可謂另辟蹊徑。
首先是商業模式上,智己汽車拿出創始輪投資中的4.9%股權收益作為背書,針對用戶發行3億枚“原石”映射該部分股權對應的資產收益與紅利。承諾在未來企業發展的特定時間,會根據用戶持有的“原石”數量,按照約定規則和方式,將對應的股份權益反饋給用戶。
看上去又新穎又為用戶謀利,但當時獲得了很多人的不解,質疑其回饋方式為何不能簡單點。并且,這部分的收益可不是那么好拿的,要與車主的活躍度直接掛鉤。想獲得“原石”,就必須貢獻里程和多參與車主活動。
其次是促銷方式上,2021年4月起,智己汽車為預定智己L7的前3000名車主推出了“天使權益”促銷政策,這3000個名額也被稱為“天使輪席位”,享有“重磅天使輪用戶水晶福利”等多項權益。
能獲得限量3000個的稀缺資源本該值得慶幸,可結果在新車正式交付前一個月,有超100名智己“天使輪”車主聯合發布維權聲明,稱所謂的稀缺資源并不稀缺,上汽、阿里、張江的員工及其直系親屬獲得的權益反而更多。
此外,維權的車主們還懷疑智己存在升級激光雷達和高階能量電池的條件未明確、電池容量虛假宣傳、宣傳配置多項未兌現、App社區管理混亂等問題,要求智己官方對此作出回應。后面智己汽車方面不得不出來作出了解釋并道歉。
如果說起步摸索階段有些爭議也就算了,但最近大半年智己汽車依然風波不斷,導致領導層屢屢出來致歉。
像是去年底,有部分智己汽車用戶反饋車機系統出現故障,包括主界面不顯示車速、擋位、雷達不報警、流媒體后視鏡不顯示等,多見于LS6車型。與此同時,有大量車主在各大網絡平臺上進行跟帖吐槽。事發后,今年1月初,劉濤在微博發文道歉,并強調會銘記經驗和教訓。
這還沒完,今年4月,在智己L6發布會過程中,官方將產品對標小米SU7,本是件很正常的事情,現在哪家車企在發布新品時不拉幾個對標對象來“拉踩”一番,但由于團隊內容審核疏漏,有一處關鍵參數標注錯誤,給小米汽車造成了負面影響,引發輿論危機。
后續在小米汽車的強硬態度下,智己汽車通過聯席CEO微博、官方微博等進行了3次致歉。雖說“黑紅”也是紅,負面輿論亦能帶來潑天的流量,但這些事之后,智己汽車的形象恐怕還是受到了不小損害。
3
換道增程突破?
其實深究起來,智己汽車走過三年半依然沒能迎來銷量的大規模爆發,除了輿論風波不斷影響到了品牌形象之外,還與其頻頻降價傷害品牌調性,以及產品定位接近有互相“打架”之嫌有關。
先是去年12月25日,智己汽車啟動了一場限時優惠活動,活動時間為即日起至2024年1月31日。在此期間,預訂智己LS7全系車型的客戶可享受高達4萬元的現金優惠以及價值3萬元的配置升級權益,優惠后的LS7起售價僅為24.98萬元。
還有今年3月,智己LS6推出“春季限時購車權益”,3月1日-3月31日下定用戶,限時可享“現金立減禮+增換購好禮+豪華增配禮”,至高價值57800元。其中3月31日前下定,在官方指導價基礎上“限時立減10000元現金”。
即使是剛上市不久的智己L6,也已經有了下訂鎖單優惠。官方稱6月16日至8月31日,用戶下訂鎖單智己L6,即可享受“2000元預付款兌換價值17000元現金抵扣券”,相當于官方指導價直降1.5萬元。
這些動作對于潛在消費者來說是好事,但讓一開始走中高端路線的智己汽車,漸漸靠向了“性價比”。并且隨著車型的增加,各款車型所鎖定的目標用戶也越發不清晰,同為SUV車型,智己LS6就搶掉了不少LS7潛在用戶。
不過,現在有消息稱,智己汽車將在明年一季度發布一款對標理想L7的增程式SUV車型。知情人士透露,這款車型作為智己的首款增程汽車項目,早在2023年下半年便已經立項,期望用SUV定位打開市場。
若入局增程式消息為真,倒也可以理解。這兩年增程式電動車市場熱度持續提升,根據中汽協數據,2023年,我國增程式電動車銷售達64.2萬輛,同比增長181%,市場份額為2.9%。
另據乘聯會數據,今年一季度,在汽車動力類型方面,插混和增程式增長較快。其中,3月份純電動批發銷量50.4萬輛,同比增長10.6%;插混總體銷量22.9萬輛,同比增長84%;增程式批發7.6萬輛,同比增長高達103%。
而目前已經入局增程式的電動車品牌包括理想汽車、問界汽車、深藍汽車、零跑汽車等,在銷量上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智己汽車如果能在這個賽道實現突破,未嘗不可。
只不過,成立就比別人晚了很多的智己汽車,尚未實現后來居上,換個依舊已經失去先發優勢的賽道,就能追趕上來嗎?
作者 | 李李
來源 | 車圈能見度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