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本人同意開通流量包、辦卡后未使用卻被扣費,中國移動為何說好免費背后卻悄悄扣費?快訊
近日,濟南市民張先生致電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天天3·15維權熱線反映稱,自己辦理副卡后未曾使用,卻在使用半年后,突然開始扣費。
“去年3月我去移動營業點辦業務,他們的工作人員讓我辦張副卡,說是只要不使用就不會產生任何費用。”近日,濟南市民張先生致電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天天3·15維權熱線反映稱,自己辦理副卡后未曾使用,卻在使用半年后,突然開始扣費。
說好的免費,為何會變成收費?接到張先生的投訴后,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隨即展開了相關調查。
消費者投訴:
承諾不收費卻每月扣除10元
濟南市民張先生最近遇到了一件煩心事,自己的手機總是出現話費、流量不夠用的情況,“我每個月的話費基本上是固定的,最近怎么就不夠用了呢?”帶著疑惑,張先生咨詢了中國移動的工作人員,查詢過后才知道自己的話費賬單中多了一筆副卡服務費。
“去年3月份,我去移動營業廳打算辦一張新的手機卡,但工作人員極力推薦要贈送我一張副卡,并表示這張卡只要不使用就不會產生任何費用。”張先生告訴記者,想到這張卡不會產生費用,再加上工作人員熱情推銷,自己便開通了副卡。
然而,去年9月份這張卡卻開始產生費用,每個月會從主卡中扣除10塊錢,“辦理副卡的時候,明明說的是不使用就不會產生任何費用,現在又從主卡里面扣錢,這不是亂收費嗎?我感覺他們就是在欺騙消費者。”
據張先生介紹,自己一直沒有收到中國移動的扣費提醒,“他們為什么不提前告知我呢?每個月扣我10塊錢,扣這么長時間了都沒有收到任何通知,我如果沒有發現的話,是不是就要一直扣下去?”
中國移動客訴專員:
已向用戶副卡發送短信提醒
為進一步了解中國移動副卡是否會產生費用,產生費用前會否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通知用戶,記者致電中國移動官方客服,并聯系到了其客訴中心相關工作人員。
“套餐資費48元以上,可以帶兩張副卡,副卡在優惠期內服務費為每個月1分錢,期限是半年,到期后會從主卡中扣除10元副卡服務費。”據該工作人員介紹,副卡優惠到期后,中國移動會向用戶發送 提醒短信,用戶也可以再次致電其客服進行優惠延期。
“本來說的是免費,怎么就又收費了呢?而且我確實沒有收到任何優惠到期的提醒。”張先生堅稱自己從未收到過中國移動收費提醒短信。
對此,中國移動客訴中心相關工作人員稱,在系統內查詢發現,張先生副卡優惠在2023年9月1日到期,同年8月20日左右向其副卡發送短信提醒,且到期前三天每天發一次。
“我的副卡一直沒有使用,給我發提醒短信我也看不見,再說了是從我的主卡里面扣錢,不應該向主卡發短信提醒嗎?”張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中國移動客訴專員則表示,其公司已盡到提醒義務,是張先生沒有正常使用副卡導致漏掉相關提醒。據該客訴專員介紹,目前整個山東地區副卡扣費提醒均發送至副卡。該客訴專員表示自己會跟業務條線相關負責人反饋這一情況。
當記者提及張先生的訴求時,中國移動客服表示所扣費用可以返還給張先生。原本被告知免費的服務到頭來卻需要繳費、明明是從主卡扣費,卻將扣費提醒短信發送至副卡,這種行為是否合理?就此問題記者咨詢了山東齊鼎律師事務所一級合伙人、律師劉效宇。
劉效宇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依法享有對服務內容和收費標準的知情權,未經消費者同意,經營者不得變相額外收費。
消費提醒:
擦亮雙眼,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事實上,對于中國移動資費問題的質疑并非最近才出現,2022年曾有媒體報道稱,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一位消費者在將自己手機上移動卡的上網功能關閉,只開啟聯通卡的上網功能的情況下,仍然收到了中國移動的短信,提示產生了9.35MB 的流量。另外移動還在不經過他本人同意的情況下,幫他開通了所謂的流量“安心包”服務。
另外,記者在各大社交平臺上發現,有不少網友反映,除了套餐流量費之外,中國移動還存在很多不明收費項目。例如彩鈴、來電顯示、天氣預報等等,這些增值服務的收費比較混亂,有時候用戶只是開通了一個月的服務,但是在下一個月卻被繼續扣除費用。
針對這些亂收費的情況,有業內人士提醒,作為消費者,應該認真了解自己的手機賬單和收費項目,避免被收費亂象所坑騙。同時,我們也應該積極維護自己的權益和利益,向相關部門進行投訴和維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享受通信公司提供的服務,同時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張月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編輯 姜之賢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