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十年,途牛仍未走出虧損泥沼快訊
途牛的高光時刻停留在了2014年。
出品|華博經緯
途牛的高光時刻停留在了2014年。
2014年3月,剛剛憑借《爸爸去哪兒第一季》爆火的林志穎和KIMI父子一起在電視中喊出了“要旅游,找途牛!”的廣告語。緊接著,2014年5月,途牛赴美成功上市。可讓途牛及其投資者沒想到的是,途牛上市即巔峰,上市當年曾創出24.99美元/股高價的途牛在十年后股價不足1美元(截至2024年3月15日收于0.8美元/股)。不僅股價暴跌96%,途牛的業績也在疫情影響下一蹶不振。即使最新財報顯示其在2013年收入同比暴漲140.3%,但凈利潤連負十年仍顯得途牛前途未卜。
年報顯示,途牛全年凈收入4.41億元,同比增長140.3%,凈虧損為9930萬元,同比2022年虧損大幅收窄近48%,為上市以來虧損額度最小的一年。途牛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于敦德在財報電話會中表示,“2023年,旅游市場的強勁復蘇幫助途牛取得了強勁的業績表現”,“第四季度,我們的凈收入同比增長265.8%,而打包旅游收入增長1377.1%。途牛已成為度假領域值得信賴的品牌,因為我們長期致力于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為了反映我們業務的進展,我們很高興地宣布,公司實現了自 COVID-19 大流行以來的首次全年非GAAP盈利。這顯示了我們實施的嚴格成本控制措施的有效性。2024年,我們將繼續把握市場復蘇帶來的機遇,發揮途牛的核心優勢,提升業績,不斷向市場展示我們的增長潛力和盈利能力。”
巧合的是,途牛140%的收入同比增速與國內游客出游花費的同比增速幾乎一致。根據文旅部相關數據,2023年國內出游人次達48.91億,同比增長93.3%;其中第四季度,國內出游人次達12.17億,同比增長179.1%。此外,2023年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4.91萬億元,同比增長達140.3%。
雖然途牛的營收增速達到了行業平均水平,但是途牛的營收規模卻仍只有2019年22.81億的19.35%,不足兩成,恢復速度遠不及同行。以頭部OTA企業攜程為例,2023年攜程營收445.1億,已達疫情前2019年營收的124.78%。另一OTA平臺同程雖未公布2023年年報,但其2023年上半年54.52億的營收已經達到2019年同期的161.59%。
不少媒體將途牛的恢復緩慢歸結于出境旅游市場尚未恢復元氣,因為以出境游為核心的跟團游,是途牛相較于攜程、美團等的差異化優勢所在。然而據艾瑞咨詢數據,在出境游大“放開”的2024年1月,旅游出行類APP月度獨立設備數排名前五的是攜程旅行、去哪兒旅行、飛豬旅行、同程旅游、馬蜂窩旅游,其中仍無途牛的身影。
除了營收規模和市占率遠不及同行,在盈利方面,途牛連續十年為負的凈虧損也落后競對們不止一個身位。依然以攜程為例,自2014年至2023年,攜程除了2016年、2020年、2021年,其余年份均盈利,并在2023年凈利潤創下歷史新高,達到99.18億。
影響途牛扭虧為盈的是高企的費用成本。2023年,途牛的各項經營費用均出現同比增長,其中研發費用增長12.16%,營銷費用增長13.60%、其他營業費用增長90.74% 、營業費用增長31.95%。即使在營收只有1.836億的2022年,途牛也在營銷和行政上分別花了1.036億和1.089億。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內部外部均承壓,但途牛對2024年的業績仍持樂觀態度。在財報中,途牛預計一季度凈收入為1.011億至1.074億元,同比上升60%至70%。此外,財報發布前,途牛董事會還批準了一項股票回購計劃,根據該計劃,公司可能會回購最高一千萬美元金額的美國存托股票(ADS),并計劃使用現有資金執行該回購計劃。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