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在去哪兒訂房接連遭遇房型不符快訊
當下正值暑假出門旅行的好時機,但如果你發現自己預訂的“豪華酒店”被OTA(在線旅游)平臺方有意無意地降級、降檔,或者到酒店后才發現實際房況跟宣傳照比相差很大,你會如何應對?
當下正值暑假出門旅行的好時機,但如果你發現自己預訂的“豪華酒店”被OTA(在線旅游)平臺方有意無意地降級、降檔,或者到酒店后才發現實際房況跟宣傳照比相差很大,你會如何應對?
忠實用戶連續遭遇房型不符
深圳市民周女士是旅行平臺“去哪兒”的忠實用戶,前不久,她趁著暑假的工夫,一家三口遠赴埃及游玩,沿途酒店均于去哪兒訂購,卻連續遭遇房型不符、房間臟亂等情況,好端端的旅游變得十分糟心。
“我們在7月23日上午入住開羅的sama酒店,明明在去哪兒預訂的豪華帶陽臺雙人房,這是酒店最貴的房型,結果酒店說他們收到的預訂信息是不帶陽臺的房型?!敝芘炕貞?,酒店當時要求其補差價,等到正式入住時又發現已經滿房無法升級,最終,她選擇將就入住,并在去哪兒發起投訴。
“這一次還算是比較順利的,去哪兒核實之后就給補了5美元差價,酒店服務員也說要給補償,我說已經在平臺處理了?!敝芘勘疽詾檫@只是一個小插曲,沒想到數天之后,同樣遭遇再次上演。
7月28日凌晨2時許,周女士一家三口來到金字塔谷精品酒店辦理入住。令她心寒的是,這里不僅只是民房改建的旅行社,其所預訂的帶陽臺房型再次降級為無陽臺房型。
“房間沒打掃且甲醇味超大,跟酒店理論,酒店根本不理會,說圖片跟實際就是不一樣,如果需要住自己預訂的房間就必須加錢,態度非常惡劣?!庇捎跁r間實在太晚,手抱小孩和行李的周女士只好再次妥協入住。
溝通客服遭“捆綁銷售”式售后
“我嚴重懷疑去哪兒與海外商家合作時是否有實地考察過,入住酒店和網上圖片完全不一樣,這是欺詐消費者,誘導我們消費?!睆慕鹱炙染肪频晖朔亢螅芘吭俅蜗蛉ツ膬浩脚_投訴,這一次的結果令她大跌眼鏡。
“我最初的訴求是現金退回200元房型差價,但客服只愿意退回消費券,并且還強行打到我賬戶上,說系統限制退不回去了?!敝芘空J為,客服此舉有“捆綁銷售”的嫌疑。
無奈之下,周女士選擇向新快報報料,并正式要求去哪兒將賠償標準提高到“退一賠三”。
最終,經過連續幾天的談判,雙方達成“200元平臺消費券+712元現金賠償(相當于雙倍房費)”的售后賠償方案。
盡管如此,周女士跟新快報記者表示,對去哪兒的客服態度及流程非常不滿意。從一開始投訴時,系統會在事情根本沒協商完成就在到一定時間后從“問題跟進中”自動變成“處理結束”,到后來媒體介入后平臺方工作人員依然諸多推搪,不肯干脆承認平臺責任并給予“退一賠三”賠償,周女士最后也是不耐煩這樣的“拉鋸談判”勉強同意了最后的賠償方案。
“經過一連串的不愉快,自己大概率不會再用去哪兒平臺了?!敝芘空f。
去哪兒回應:平臺能力所限,會積極溝通賠付
去哪兒其后回應新快報記者時表示,經核查,消費者所述訂單存在“平臺聚合錯誤”問題,將豪華大床房聚合到了帶陽臺的豪華大床房。對此,他們已多次聯系消費者溝通賠付,并提供了免費入住的賠償方案。
“對于境外酒店,平臺能力所限,無法一一驗真,所以去哪兒平臺對代理商有嚴格的資質審核,消費者遇到類似問題我們會積極聯系,溝通解決,積極賠付?!?/p>
除此之外,去哪兒不愿回應為何不能第一時間回應消費者的“退一賠三”訴求,只是表示“目前境外酒店供給正在逐步恢復,但恢復程度參差不齊,請消費者入住酒店時遇到問題第一時間聯系平臺”。
廣東消委會微信公號上的一宗參考案例顯示,廣東消費者樵先生因為和家人要到北京旅行,在網上瀏覽北京的酒店時,發現了某平臺上掛的一家國際品牌酒店,名字后標有五顆星,樵先生認為這是一家“五星級”酒店,就預訂了房間。入住后,樵先生發現酒店硬件設施和服務水平較差,感覺達不到五星級標準。于是專門進行查詢,結果發現還真沒有這家酒店。樵先生認為,平臺虛假標注五星的行為構成欺詐,要求平臺退一賠三,共計27000多元。
最終法院審理認為,雖然被告網站未直接以文字形式宣傳涉案酒店為“五星級”酒店,但根據人們日常生活經驗及約定俗成的判斷標準,已足以誤導消費者,構成欺詐。鑒于樵先生已經入住酒店,所以對其退還住宿費6968元的請求未予支持,但支持了三倍賠償金的訴訟請求,法院審理判決平臺公司賠償樵先生20904元。
就周女士的經歷,知名IT行業專業律師趙占領指出,退一賠三的前提是構成欺詐,消費者所預訂的酒店貨不對板,首先構成合同違約。但是能否認定構成欺詐,還需要結合相關證據進行判斷。如果是平臺所為,或者是代理商所為但平臺向消費者事先做出退一賠三的承諾,則平臺應承擔該項責任。
在此宗投訴中,趙占領認為:“消費者提供了初步證據,平臺應該提供相反證據證明不存在欺詐。否則的話,平臺應該承擔責任?!?/p>
旅游消費投訴增多,平臺多將責任推給供應商
除了周女士的遭遇外,記者還發現,今年的暑期旅游旺季,行業相關的消費投訴有上升趨勢,而消費者往往處于投訴無門的劣勢。
例如,近日有消費者投訴,通過飛豬旅行、去哪兒等OTA平臺購買機票后,發現名下意外多出幾張非本人訂購的“機票”。這些機票像幽靈一樣,悄無聲息地出現,又悄無聲息地消失。甚至有消費者在飛豬旅行的本人賬號下,查到了陌生人的機票信息。
這讓消費者不由得擔心,“我的信息被盜用了嗎”“是否對個人信用產生影響”“平臺是否盡到隱私保護的義務”?
對于這類“幽靈機票”的存在,飛豬旅行和去哪兒都稱,出現這樣的問題與自己無關,是代理商繞過平臺監管違規操作,平臺會對損失進行賠付,同時基于平臺規則對代理商進行“嚴厲的處罰”。而對于何為“嚴厲的處罰”,又不愿多說。
但實際上,由于不少消費者認為“多出來的機票”并沒有給自己帶來經濟損失,也沒有影響原本的行程,就沒有深究,平臺自然也不用賠付。有個別較真的消費者,要求平臺就機票差價進行三倍票價的賠償,平臺最后也沒有兌現承諾。
有不愿具名的旅游平臺內部人士表示,退一賠三屬于欺詐,對平臺來說,出游服務體驗中出現的如航班延誤、導游服務低于預期這些,屬于供應商而不是平臺的責任,平臺肯定不愿退一賠三的,“一般都是最后由商家退一賠三,因為提供具體服務的是商家或者供應商,我們是平臺,主要是協調客人和商家之間的糾紛”。
采寫:新快報記者 鄭志輝
編輯:趙靜明
校對:池翠萍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