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務不給力,京東連續低增長快訊
從2022年四季度以來,京東集團(JD.O/9618.HK)已經連續4個季度營收增速保持在個位數,各大電商平臺業績增長分化之際,在資本市場也受到不同對待。
【財報季】從2022年四季度以來,京東集團(JD.O/9618.HK)已經連續4個季度營收增速保持在個位數,各大電商平臺業績增長分化之際,在資本市場也受到不同對待。
京東集團財報顯示,2023年三季度實現營收2477億元,同比增長1.7%,低于二季度7.6%增速,也大大低于去年三季度11.4%增速。
實際上,從去年三季度開始,京東集團營收增速持續低于10%,并在一季度和三季度增速不到2%,去年四季度則7.1%和二季度7.6%增速基本持平。這也導致京東營收在2000億元階段徘徊多個季度,無法沖破3000億元大關。
具體來看京東的業務構成,零售業務為基礎,三季度營收2120億元,同比去年2119億元,基本是零增長。至于前三季度,京東零售實現營收6777億元,同比去年6710億元,只有約67億元增量,即大約1%左右增幅,在數千億營收基數上,幾十億增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京東物流三季度實現417億元營收,比去年同期增長16.5%,達達業務營收也有大約21%增長,但是增量絕對值有限,只有大約5億元;新業務則從去年同期大約50億元下滑至38億元,減少24%,下滑幅度最大。前三季度,新業務營收11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70億元,下滑大約32%。
讓京東得到安慰的是,其凈利潤增速持續保持在高位,三季度凈利潤超過79億元,同比增長33%,并從2022年二季度以來,連續6個季度實現盈利。
和友商對比,比如營收量級基本相當的阿里巴巴集團,截至6月30日的一個季度,其實現營收2342億元,增長大約14%,明顯好于京東當季不到8%增速,且二季度有京東傳統大促618,反而被老對手阿里巴巴搶了“風頭”。
而在11月16日晚間大約8點時,阿里巴巴也也發布截至9月30日止的季度業績,當季實現營收2247億元,增長9%;經營利潤336億元,同比增長34%;凈利潤277億元,去年同期虧損大約206億元。阿里巴巴多項核心數據都優于京東。
辛利軍
在發布三季度財報的同時,京東也宣布了一項人事變動,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許冉出任零售業務CEO,原CEO辛利軍“另有任用”。這也被外界解讀為,辛利軍對零售業務增長乏力擔責。
許冉從出任京東集團CEO到兼任零售業務CEO,財務出身的她,如果不能在營收端增長找到利器,至少可以在利潤端增長找到方法。
二級市場上,京東集團在11月16日港股交易中漲約2%,最新市值3434億港元,阿里巴巴市值為1.66萬億港元;美股開盤前,京東市值455億美元,阿里巴巴市值2217億美元,拼多多市值1520億美元,京東大大落后兩大友商。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