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埃安股權融資爆雷:從“造富神話”到“債務陷阱”汽車
有消息傳出,廣汽埃安員工當初貸款認購的股權,如今估值嚴重縮水,從6月底起,員工就要開始償還本金,如果強制清退認購資金,只能拿回42%,算得上是最慘打工人了。
作者 李大川
廣汽埃安,大事不好。
有消息傳出,廣汽埃安員工當初貸款認購的股權,如今估值嚴重縮水,從6月底起,員工就要開始償還本金,如果強制清退認購資金,只能拿回42%,算得上是最慘打工人了。
想當初,廣汽埃安也曾是新勢力銷量一哥,估值一度超千億,目標沖擊科創板新能源汽車第一股,怎么如今竟淪落至此?
千億估值下的全員造富夢
2017年,廣汽埃安作為廣汽集團新能源轉型的“尖刀部隊”誕生,初期憑借AION S等車型在網約車市場快速崛起。2022年,其以全年27.1萬輛銷量登頂新勢力銷冠。
2021年8月30日,廣汽集團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子公司廣汽埃安混改及引入戰略投資者的議案》,開啟了廣汽埃安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股權融資的征程。
2022年10月20日,廣汽埃安在廣州產交所公開掛牌,實施增資擴股,完成A輪融資引戰。此次融資堪稱驚艷,共引入 53 名戰略投資者,融資額高達182.94億元,投后估值更是達到 1032.39 億元,創下近年來國內新能源整車行業可查最大單筆私募融資紀錄,成為國內未上市新能源車企中估值超千億的企業。
參與此次融資的戰略投資者陣容強大,包括人保資本、南網能創、國調基金、深創投、中信金石、廣州產投集團等,涵蓋了能源生態、電池資源、芯片制造、智能駕駛等多個領域。
在2022年廣汽埃安推動混改的過程中,實施了全員持股計劃。為了鼓勵員工積極參與,公司承諾將快速推進上市進程。有數據顯示,679名核心員工及115名科研人員以17.82億元認購4.55%股權,鎖定5年。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提供低息貸款,高管抵押房產認購形成示范效應,員工普遍認為上市后股權價值將翻倍,許多員工通過貸款甚至抵押房產,籌集資金參與認購公司股權。按照當時的協議,員工認購的資金需鎖定 5 年,在 2025 年 5 月前僅需支付利息,6 月底開始償還本金。
然而在過度樂觀之下,藏著一個危險的漏洞。管理層將IPO視為唯一退出路徑,未設置回購或內部交易機制,員工風險意識被“三年千億估值”的光環掩蓋。
從“單車變摩托”到“貸款打工人”
現實,給了廣汽埃安沉重一擊。
2023年,由于新能源資本市場整體遇冷,市場環境不佳,廣汽埃安錯失了最佳上市時機。
進入2024年,又遭遇比亞迪等競爭對手發起的價格戰,導致廣汽埃安銷量下滑嚴重。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廣汽埃安累計銷量為374,884 輛,同比下滑21.19%,僅完成年度最低目標70萬輛的 53.55%。
與此同時,其母公司廣汽集團也陷入虧損困境,2024年歸母扣非凈利潤虧損43.5億元。此外,2024年廣汽集團管理層換屆后,進行了戰略調整,如將營銷、研發等職能整合至集團層面,這一舉措使得廣汽埃安的獨立性喪失,上市基礎受到嚴重動搖。
最終,在2024年底,廣汽埃安決定終止獨立上市計劃。
隨著上市計劃的破滅,員工們發現自己當初的投資不僅無法獲得預期的回報,甚至面臨本金損失的巨大風險。
有消息稱,目前很多員工選擇了拒不還息,也不還款,員工內購股票基本處于爆雷中。據悉,公司一側,已經分批次約談員工,核心的意思是,如果再不交利息,就按違約處理,強制清退認購資金,按42%折扣退錢,這意味著員工手中價值100萬的股權,僅能拿回42萬,凈虧損58萬。
面對如此巨大的損失,員工們的不滿情緒迅速爆發。數百名員工逾期拒還利息,其中最新一期超 120 人未還款。員工們組建維權群,要求公司全額退還本金及利息,并質疑公司管理層獲得全額退款并補償利息的 “特殊待遇”,據傳,投資千萬級別的管理層獲得了全額退款,并且補償了利息。
資本退潮后的裸泳
據最新的溝通結果,廣汽埃安公司層面將本金償還延至2026年,計劃將員工持股轉售第三方,但危機遠沒有解除。
2024年底,廣汽集團在馮興亞的主導下啟動了三年“番禺行動”,集團總部遷至番禺汽車城,整合傳祺、埃安、昊鉑資源,推動研產供銷一體化,試圖扭轉頹勢,實現從“合資輸血”轉向“自主造血”。
但從埃安今年以來的銷量來看,只能說成效并不明顯。
廣汽埃安1-5月累計銷量9.73萬輛,同比下滑約11.77%。其中,1月銷量僅為7,965輛(同比-27.62%,環比-88.23%),創歷史新低;5月銷量雖爬升至26,777輛,但依然同比下降33.18%,環比下降5.38%,成同期唯一“同比環比雙降”的新能源品牌。
不止是埃安扛不住了,今年前5個月,廣汽傳祺銷量下滑了24.76%;而且合資品牌也不好過了,廣汽本田前5個月累計銷量同比下滑了28.2%,其中5月單月銷量同比暴跌58%。
唯一的獨苗就剩廣汽豐田了,前5個月銷量同比增2.88%,算是最后的體面了。
說回埃安,一直以來被扣上“網約車”的帽子,可以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換來了曾經的潑天銷量,但也限制了當下的寸步難行,C端品牌重塑需長期投入,短期內難以扭轉“廉價網約車”認知,況且網約車市場滲透率超87%,不少地方甚至提醒慎入網約車行業。
經過這一遭,埃安再難獲得融資的機會,畢竟母公司廣汽集團市值都跌破了900億元,投資者對埃安扭虧能力存疑,后續融資難度加大。
廣汽埃安爆雷事件,本質是資本狂潮退去后“裸泳者”的現形,當行業增速放緩、政策紅利消退、資本回歸理性時,這場“擊鼓傳花”的游戲便戛然而止——IPO失敗、銷量斷崖、債務壓頂,曾經的“造富神話”就淪為了“債務陷阱”。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