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2023年營收超6000億,背后仍有隱憂快訊
近幾年,騰訊游戲收入依然是其業務主要支撐。被看作是“全廠的希望”的視頻號,仍需要時間驗證。
導 語:近幾年,騰訊游戲收入依然是其業務主要支撐。被看作是“全廠的希望”的視頻號,仍需要時間驗證。
文 | 文婷
出品 | Tao財經
2023年,對于騰訊來說是特殊的,游戲雖然增長乏力,財報依然穩健,穩中有憂的是對于26歲的騰訊而言,新芽能快速成為集團高質量增長的重要環節。
財報顯示,公司全年營收累計6090.15億元,同比增長10%;凈利潤(Non-IFRS)為1576.88億元,同比增長36%。2023年第四季度,騰訊營業收入為1552億元,同比增長7%。而毛利、經營利潤和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5%、35%、44%,均超過營收增速。
大約是受到了游戲業務增長下降的影響,騰訊的營收和凈利潤利潤均低于市場預期。隨后騰訊宣布了1000億港元的回購計劃。
近幾年,一直有分析稱,騰訊想淡化游戲收入,但從財報來看游戲依然是其業務主要支撐。被看作是“全廠的希望”的視頻號,其商業化有了極大的進展,視頻號是否能如愿扛起大旗,走通熟人社交短視頻商業模式,仍需要時間驗證。
01
三大業務:游戲寡淡,廣告支撐
財報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騰訊營收為1552億元,同比增長7%,低于市場預期,這也是最近四個季度的最低同比增長率。這表明騰訊的營收增長依然承壓。
同期,騰訊游戲業務收入409億元,同比下降2%。而值得注意的是,扣除匯率波動后,騰訊國內外的游戲業務均出現了下降。騰訊的網絡廣告告別了2022年的低增長,在2023年一直保持較為高速的增長。第四季度,網絡廣告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1%至298 億元。財報顯示,第四季度,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二零二三年第四季的收入同比增長15%至544億元。服務收入維持雙位數同比增長,乃歸因于商業支付活動增加以 及理財服務及消費貸款服務增長。
騰訊新游難產的問題在這兩年尤其凸顯,2024年游戲仍然是影響騰訊基本面和估值表現的主要業務(其次是視頻號做電商)。但目前來看,市場對游戲預期還是偏向謹慎。對于2023年本土市場游戲的疲軟表現,騰訊控股管理層也大方承認,“2023年增長緩慢的原因是我們的兩大游戲,《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雖然在日活方面保持領先位置,但變現暫時停滯不前。”
在派對游戲賽道,騰訊方面還重磅推出了《元夢之星》,該游戲雖然實現了三個月全渠道新增注冊用戶1.29億,但無論是在收入或是活躍用戶數量上,與對手《蛋仔派對》均存在不小差距。
廣告業務增長主要受視頻號及微信搜一搜的新廣告庫存以及騰訊廣告平臺的持續升級所推動。除了汽車行業外,所有重點廣告主行業在騰訊廣告平臺上的廣告開支均有所增加。毛利率由去年的42%增長至51%,增長巨大!
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5%至人民幣2,038億元。金融科技服務收入實現了雙位數增長,主要得益于支付活動增加及理財服務收入增長。企業服務收入也實現了雙位數增長,主要得益于視頻號帶貨技術服務費的收取以及云服務的穩步增長。
02
視頻號電商賺錢不易
雖然,本次財報,騰訊沒有披露其用戶端的具體數據,包括使用時長的絕對值,只提到,視頻號總用戶使用時長翻番。但視頻號出現的次數更多了。財報提到,三大業務中除了增值服務業務(主要為游戲和社交網絡)之外的兩大業務,均在視頻號的驅動下實現收入增長。同時,視頻號也帶動利潤空間的改善,全年毛利率提升5個百分點。
在業績說明會上,騰訊總裁劉熾平表示:“視頻號確實不負眾望,增長非常迅速,潛力非常大。我們正在讓視頻號的內容生態越來越多元化,越來越健壯。”
劉熾平提到,盡管視頻號增長迅猛,貢獻了大量的廣告收入,但廣告加載率低于同行其他短視頻平臺,因此視頻號廣告還有很大的商業化空間;視頻號的直播電商方面,騰訊也正逐步打造視頻號的電商生態。
數據顯示,2023年視頻號GMV實現近3倍增長,視頻號訂單數量增長超過244%,商品供給數量增長約300%。另外,據市場消息稱,2023年微信視頻號電商的GMV在一千億左右。
如果視頻號的商業化路徑,依然離不開電商。
今年人稱“抖音一哥”的瘋狂小楊哥,東方甄選等也加入了視頻號。但視頻號還未孵化出頭部主播,和現象級出圈的案例,在吸引流量、用戶方面存在短板。
通過觀察還可以發現,不少賬號的視頻內容缺乏原創性,內容類型相對單一,不夠豐富。視頻號的整體內容質量有待提升,且對原創內容的保護存在不足。
從商業模式上看,視頻號和抖音都是一樣的信息流、一樣的系統推薦、一樣的流量變現。但行業不需要第二個抖音。但視頻號是馬化騰口中的熟人社交短視頻,其私域流量價值不言而喻。但隨著直播出圈,視頻號更應提升貨盤體量,著重發力運營,并不斷完善產業鏈路,從而提升復購率。
由此可見,視頻號背靠微信,廣告變現很容易,在電商上的挑戰顯而易見,商家側需要的主播和服務商生態還不完善。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