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互聯時代方啟,互聯網電視何以被唱衰?智能
回顧過去一年的電視市場,上游面板價格上升使得各大電視品牌的日子都不好過,甚至有媒體稱2017年電視行業經歷了十年來未有的寒冬。從銷量來看,據奧維云網數據,2017上半年電視銷量同比下跌11…
回顧過去一年的電視市場,上游面板價格上升使得各大電視品牌的日子都不好過,甚至有媒體稱2017年電視行業經歷了十年來未有的寒冬。從銷量來看,據奧維云網數據,2017上半年電視銷量同比下跌11%,不論國內外的傳統品牌還是互聯網電視品牌都受到這波影響。
同時,曾在互聯網電視行業以硬件免費、內容服務補貼一路殺進傳統廠商的樂視因步子一下邁的太大,蒙眼狂奔中將七大生態中最靠譜也有剩余空間的業務給“斃了”。不得不承認,“成也生態,敗也生態”的樂視去年一系列負面新聞的爆出,給整個互聯網電視行業蒙上了一層灰。但互聯網電視從誕生之初就并非簡單的硬件市場,眼下其承載著獲取用戶并持續讓用戶留下的大屏渠道,同時又肩負著家庭智能互聯中心的未來使命。大屏互聯時代方啟,互聯網電視何以被唱衰?
從人的日常生活場景來看,出行、工作、家庭主要與四塊屏打交道:手機屏幕、電腦屏幕、交通工具內的屏幕以及電視屏幕。互聯網自1987年進入中國以來已經深度滲透到了電腦和手機領域,但圍繞車載、家庭大屏的特色內容服務、智能物聯等領域還有許多可探索的空間,可以說,電視互聯網化定是必然。
2013年5月7日,身著黑色T恤的賈躍亭在北京五棵松體育館正式推出樂視TV超級電視,不得不承認這一舉動讓原本沉寂,基本不受關注的傳統彩電行業一下炸開了鍋。據甘薇所述,這個要把內容和硬件結合起來的創想,起初也受到了傳統電視行業的質疑和抵制,但毫無疑問,互聯網電視確實改變了人們觀看電視的傳統模式,就連起初質疑的傳統廠商也紛紛開啟了智能電視之路,或與互聯網企業合作,又或單槍匹馬,獨自開發系統。
傳統電視廠商或許有著供應鏈和渠道優勢,但在用戶體驗上卻往往不盡人意,賦以“智能”二字,憑借線下優勢將貴貨賣給四五線城市,讓智能電視或互聯網電視在部分用戶心中只剩噱頭,各種花式功能如同“雞肋”。不明所以的內容板塊,延時卡頓的操作系統,讓這一新物種的第一印象大打折扣,同時對消費者而言,付了高價,卻依舊只能當成傳統電視使用,無法真正感受互聯網電視帶來的優質體驗。
互聯網電視如今已進入第五個年頭,整個行業也更趨理性,同時消費升級態勢下,起初為殺入市場的“低價”策略不再成為優勢。據麥肯錫11月發布的《2017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中國消費者對高品質、高價格的產品接受度越來越高,并且也越加舍得在服務上花錢。同時出生在互聯網時代的“數字原住民”正在成為消費新引擎。因此互聯網電視能否熬過“五年之癢”關鍵看能否在高端升級上找到突破口,成為互聯網品牌中優質的代表,俘獲新一代年輕家庭的心。
2017年4月微鯨發布醉薄A系列,定位中高端市場、對標索尼推史上最薄互聯網電視
“一馬當先”的樂視不能“一騎絕塵”,且看剩余的玩家如何能在消費升級態勢下取得高品質、優體驗的好口碑。具有國資背景的看尚電視已顯疲態,一味追熱點的暴風在這場長跑中也并非腳踏實地,小米一直走“價格屠夫”策略,殊不知,專注創造新一代家庭娛樂的微鯨早已在在高端轉型探索上先行,不論硬件設計還是系統操作都獲得了業內認可及用戶好口碑。微鯨在第一代電視推出時就搭配了語音操控功能,同時先后斬獲IF設計獎、中國好設計金獎以及有著“產品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REDOT紅點獎,實現了產品設計獎項 “大滿貫”。截止2017年,已有百萬臺微鯨互聯網電視占據了年輕家庭的客廳和臥室,好評高達98%,開機率3倍于傳統電視,日均使用時長為同品類第一。
當電視互聯網化,這塊大屏才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電視不再僅僅是一臺電視,它可以成為與遠方家人視頻通話的大屏中介,可以成為語音點餐的智能助手,甚至可以成為家庭所有智能硬件的互聯中心。與其說樂視倒下會有多米諾效應,不如說整個電視行業更趨理性,大屏互聯時代方啟,能夠真正提供高品質、優體驗的產品才能俘獲新一代年輕家庭的心,真正扣響更多新中產家庭的大門。
來源: 太平洋電腦網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