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將迎“分叉”風波 國內兩大平臺擬暫停充值、提現金融
國內兩大比特幣平臺火幣網和OKCoin先后發布公告,宣布將在8月初停止比特幣的充值和提現。
國內兩大比特幣平臺火幣網和OKCoin先后發布公告,宣布將在8月初停止比特幣的充值和提現。公告稱,本次暫停充值和提現的原因是,比特幣社區可能在該時段出現分叉。
分叉是指,由于使用比特幣的人數和區塊鏈上的交易越來越多,直至1M區塊大小成為瓶頸,導致了比特幣網絡擁堵問題日益嚴重,制約了比特幣的發展。有人認為應該鏈上擴容,擴大比特幣區塊,以支持更多的交易并發;有人認為應該優化比特幣的數據存儲方式(segwit),并建立第二層網絡以支持更多的交易并發。
針對分叉后可能出現的情況,兩家平臺給出了相同的解決方案:如果沒有出現分叉,等網絡穩定以后,我們將恢復比特幣充值和比特幣提現業務;如果比特幣分裂為一種或多種比特幣,平臺將等額提供給用戶分裂后的所有比特幣,即用戶賬戶內同時存在對應數量的所有分裂的比特幣;如果比特幣明確有分裂為多種比特幣的風險時,平臺會逐步上線所有種類的比特幣的交易。
至于比特幣采用哪種方式進行擴容,目前比特幣圈內人士在5月23日達成了一項共識,同意將軟分叉激活門檻設為80%全網算力支持。需要說明的是,這意味著,代表全網算力80%的“礦工”同意的話,就可以實行軟分叉,反之則大概率硬分叉。這次投票從7月21日開始,31日截止。
至于本次由分叉給比特幣帶來的沖擊是否會對幣價造成比較大的影響,目前可以觀察到的情況是,自7月初起比特幣行情一路下行,直至17日才開始緩慢回升,但是在13日到16日4天之間,幣價波動達到了25%。
比特幣從2014年至今先后迎來了三波大漲,分別是在2014年5月、2016年6月和2017年1月。這三次的背景情況是這樣的:
第一次:準確來說應該是2014年5月和6月。對于比特幣而言,2014年應該是它躍入公眾視野后最難熬的一年。不論是Mt.gox公司(當時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的倒閉還是各國對比特幣的強監管態度,都讓幣價低沉到了極點,最慘的時候甚至跌到1000元/個。
分析認為,本輪比特幣價格上漲的原因是人們對于比特幣的認知逐漸提升,而當時主流投資市場疲軟,比特幣被人們當做避險資產購買,其中大部分的購買方來自中國。
第二次:2016年6月,英國通過脫歐公投,正式脫離歐盟。當日比特幣價格大漲25%,達到4750元。部分人士認為,比特幣在本輪上漲中發揮了類似黃金的避險屬性,英國脫歐所帶來的金融市場不確定性使得人們投身到比特幣中來。
另有分析認為,該次比特幣價格大漲原因可能是7月比特幣區塊獎勵將減半。部分投資者開始儲幣以待減半后的大漲。
第三次:2017年5月24日,來自全球21個國家的56個數字貨幣公司就比特幣擴容問題達成共識。當日比特幣價格價格最低從14400元漲至16651元。業內人士認為,本次比特幣擴容共識的達成帶動了國內外投資人士的做多情緒,從而帶來了一波大漲行情。
在本輪分叉完成后,等待比特幣的是新一輪大漲,還是歸于平淡,現在還不能輕易給出結論。
【來源:零壹財經 作者:東東】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