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副主席:非法集資和詐騙案網絡化給我們敲響警鐘金融
財富管理要明確金融要服務實體經濟,二是中國經濟轉型對財富管理提出了新需求,一是全球經濟變局對財富管理提出了新挑戰。
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不斷擴大。2016年中國人均GDP約8100美元,2020年將達1萬美元左右,東部地區和大中城市等形成了一大批中等收入群體,財富也在大量增加。 保監
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不斷擴大。2016年中國人均GDP約8100美元,2020年將達1萬美元左右,東部地區和大中城市等形成了一大批中等收入群體,財富也在大量增加。
保監會副主席梁濤指出,中國中等收入群體已達數億人,其財富與20世紀末相比增長了3倍多。財富結構調整帶來新需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將推動中國財富結構和財富管理重點領域發生新的變化。比如,中央強調“金融要服務實體經濟”,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就會引導資金更多投向實體領域,就會弱化房子的投資屬性、強化其居住屬性。
同時,技術的變革,如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對財富管理帶來了重大影響,但也隱藏著風險隱患,而且這種風險更加隱蔽、更加復雜、更具有傳染性和破壞力,對傳統的金融監管帶來挑戰。如一些非法集資和詐騙案件呈現網絡化趨勢,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梁濤由此提出,財富管理要明確金融要服務實體經濟,防止“脫實向虛”,防止自我循環、“金融空轉”;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理順金融發展、金融創新與防控風險的關系,防止違法違規、盲目擴張、激進經營。梁濤表示,保監會將進一步疏通保險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推動保險業加大對“一帶一路”、扶貧攻堅等國家重大戰略和基礎建設的支持力度,引導保險資金發揮長期投資優勢,堅持價值投資、穩健投資原則,使金融體系的資金供需在期限結構上更加匹配。2017年前4個月,保險業注冊的債權、股權投資計劃合計1191億元,這方面今后還有很大潛力。
以下為演講全文:
大家好!非常高興在仲夏時節來到美麗的海濱城市,參加2017青島?中國財富論壇。財富管理與國家、社會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古今中外對此探索研究頗多,如司馬遷的《貨殖列傳》、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青島開改革風氣之先,率先創立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在探索財富發展新路徑、創造財富管理新亮點、運用財富管理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在此,我謹代表中國保監會對歷屆論壇取得的成績和本屆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財富管理是老百姓非常關心和經常面對的現實問題,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穩定感直接相關。本屆論壇以“財富發展的新全球化時代”為主題,順應了當前財富發展趨勢,也與我國財富管理現狀十分契合。借此機會,我圍繞論壇主題,從“外部形勢、變化趨勢、獨特優勢、發展大勢”四個層面,談談一些看法:
第一個層面:就是財富管理面臨的外部形勢。財富管理作為廣義上的金融服務,自然會受到宏觀經濟、社會發展、技術進步等外部因素的影響。
一是全球經濟變局對財富管理提出了新挑戰。從經濟增長看,仍在深度調整中緩慢復蘇,雖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2017年全球經濟增速上調至3.5%,但長周期下行趨勢尚未改變,各國經濟走勢分化,向好基礎仍不牢固。從貿易發展看,雖然全球化趨勢仍在延續,跨境貿易和資金融通表現活躍,今年一季度全球貨物貿易總額環比增長1.4%,但各國貨幣和貿易政策呈現分化,一些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從地緣政治看,全球政治和社會環境總體穩定,和平與發展仍是主旋律,但恐怖襲擊等“黑天鵝”事件頻發,影響經濟金融市場起伏波動。從經濟治理看,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治理格局中獲得更多話語權,但治理秩序重構過程仍需磨合和適應。總體而言,全球經濟的諸多變局對財富分配和資產配置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增加了財富管理的不確定性因素。
二是中國經濟轉型對財富管理提出了新需求。包括:經濟總量增長帶來新需求。2016年我國GDP達74萬億元,折算約11.2萬億美元,相當于全球第3-6位的日德英法四國之和。國際咨詢公司預計,2017年底亞太地區私人財富總額將達42.3萬億美元,超過西歐地區的41.9萬億美元,并將于2019年超越北美,在2021年達到77.8萬億美元。中等收入群體擴大帶來新需求。2016年我國人均GDP約8100美元,2020年將達1萬美元左右,東部地區和大中城市等形成了一大批中等收入群體。有數據顯示,我國中等收入群體已達數億人,其財富與20世紀末相比增長了3倍多。財富結構調整帶來新需求。國家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推動我國財富結構和財富管理重點領域發生新的變化。比如,中央強調“金融要服務實體經濟”,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就會引導資金更多投向實體領域,就會弱化房子的投資屬性、強化其居住屬性。
三是信息技術變革對財富管理提出了新要求?;ヂ摼W、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對財富管理帶來了重大影響。比如:便利服務的要求。老百姓天天都在接觸新興技術,也希望通過新興技術獲得更加廣泛的投資渠道,增加財富管理的便利性,降低成本。精準對接的要求。金融機構通過新興技術,能夠更加有效區分不同資產規模、不同風險偏好,進而實現精準的財富管理服務。防控風險的要求。技術變革同時也隱藏著風險隱患,而且這種風險更加隱蔽、更加復雜、更具有傳染性和破壞力,對傳統的金融監管帶來挑戰。如一些非法集資和詐騙案件呈現網絡化趨勢,信息安全事件日益增多,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財富管理既要運用新興技術,更要注重防控風險。
女士們,先生們!
我國財富管理的市場是全球最具潛力和成長價值的市場,也是一個正在迅速發展變化的市場。面對新的外部形勢,我國財富管理自身也在經歷著深刻轉型,這就是第二個層面:財富管理自身的變化趨勢。
一是財富管理的理念正在深刻變化。隨著人們財富積累、政策環境和思想觀念的變化,財富管理在理念上也出現了三個明顯變化:單一到綜合,從個體的簡單理財轉變為綜合性、家庭性的財富管理規劃。小眾到大眾,從專注服務高凈值客戶群體,擴大到廣大中等收入群體等,增強了普惠性。短期到長期,從傾向于短期理財,轉變為涉及財富保全和代際傳承,甚至對家庭財富進行中長期的規劃管理。
二是財富管理的范疇正在深刻變化。從種類看,從金融資產延伸到其他資產。過去財富管理的標的主要是貨幣化資產,當前仍是以金融資產、房地產為主,但已經逐步擴大到文物字畫等實物資產和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從地域看,從境內延伸到全球。隨著對外開放的擴大、“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金融資產、創新技術、專業人才在全球流動加快,我國財富管理也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價值洼地,進行資產配置,以有效分散和對沖風險,滿足多元化需求。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