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在這樣闖入我們的生活 你感受到了嗎?通信
互聯網的熱門領域迭代更新迅速,而不管是區塊鏈、泛娛樂還是共享經濟這些火爆一時的領域,都無法掩蓋人工智能的鋒芒。
互聯網的熱門領域迭代更新迅速,而不管是區塊鏈、泛娛樂還是共享經濟這些火爆一時的領域,都無法掩蓋人工智能的鋒芒。人工智能與前者本質的不同在于它不只是一種業務或者一類模式,而是代表了一個未來時代,因此人工智能這個詞將伴隨我們未來很長一段時間。
在政府層面,"人工智能"已經連續兩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人工智能已上升為國家戰略。2018將會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發展智能產業,拓展智能生活。
投資者的嗅覺也相當敏銳,去年一年關于人工智能的融資近200起。根據騰訊研究院發布的《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書》顯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中國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已經達到592家;有20所高校已經將人工智能納入研究方向。
巨頭們更是磨拳擦掌在人工智能方面進行戰略布局。
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動作尤為顯著,在其他巨頭還在其他領域撒錢廝殺時,百度將大部分精力投入了人工智能領域,收緊了對其他領域的投資。2017年7月5日,百度首次發布人工智能開放平臺的整體戰略、技術和解決方案。其中,對話式人工智能系統,可讓用戶以自然語言對話的交互方式,實現諸多功能;Apollo自動駕駛技術平臺,可幫助汽車行業及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伙伴快速搭建一套屬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動駕駛系統,是全球領先的自動駕駛生態。
同年8月3日,騰訊公司正式發布了人工智能醫學影像產品--騰訊覓影。同時,成立了人工智能醫學影像聯合實驗室。10月,阿里巴巴成立達摩院,將在全球建立實驗室,設計人工智能多個領域,高調成立后,目前還未有什么進一步消息放出來。
點擊圖片進入瀏覽完整版報告
iResearch艾瑞咨詢根據中國人工智能現階段發展,對中國2018年整個產業進行梳理,對人工智能行業的基礎側、技術層、應用層進行細致分析,將目前人工智能產業化的各細分賽道清晰展現。
人工智能之關鍵在于落地
當下,人工智能產業出現九大發展熱點領域,分別是芯片、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機器學習應用、計算機視覺與圖像、技術平臺、智能無人機、智能機器人、自動駕駛。
而對于消費者來說他們只關心這項技術應用于產品好不好用,而產品背后人工智能技術有多高深、算法多復雜才懶得去理解。
當iPhone推出人臉識別解鎖手機時,被認為是一次安全的革新,終還是沒有替代掉指紋或者密碼輸入的解鎖方式,因為在晃動的情況下無法順利解鎖。
再比如時下探討的最多的自動駕駛,從概念上來說大部分人已經接受了這種變革。而目前能研究出的自動駕駛普遍在L3級,在應對激烈情況時仍需人為介入。自動駕駛的車輛上需要配有多個傳感器、雷達以及攝像頭,在理想環境下自動駕駛車輛可以順利行駛,但我們實際生活中的交通狀況十分復雜。要真正落地,還要解決當多輛自動駕駛車在一起時,如何避免雷達干擾、如何在多光源的復雜環境下精準判斷等等問題。
消費者的耐心很有限,他們不會給你太多的時間,不好用就會讓他們對這項技術失去興趣,因此如何讓人工智能應用真正的給人們生活帶來感受的到的便利,是科技企業正努力在做的,于是誕生了下面這些產品。
人工智能你感受到了嗎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利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通信、自動控制等技術,將與家庭生活有關的各種應用子系統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通過綜合管理,讓家庭生活更舒適、安全、有效和節能。
被視為智能家居入口的智能音箱,在2017年展開了"百箱大戰",多家企業推出自己的智能音箱,戰火一直在延續,在抖音上常能看到"性格"活潑的小愛調戲"老實"的天貓精靈。
目前智能家居行業主要朝三個方向發展:一是提高人類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適性,這會催生出很多硬件產品設備;二是解決一些社會問題,比如為居家養老提供助力;三是更大程度的智能化,"它不僅會學習人類的一些習慣,幫助你的生活,未來還有可能學習你的情感"。不過,目前智能家居產品之間的互聯互通仍是行業壁壘,更談不上實現真正的操控。
(所有融資數據均截止于2018年4月11日)
服務機器人
機器人是人工智能、電子制造、機械制造的結合。從工廠、物流到醫院,再到成為家政服務的一大幫手,各種各樣的服務機器人正在不斷突破"機械手臂"的范疇,"手腦并用",帶給人類更便捷的生活。
就當下而言,服務機器人在整個人工智能領域占據的份額不斷擴大,業內人士稱,作為人工智能領域中重要的一環,中國的服務機器人行業在未來5年內可能會出現幾何式增長。《中國服務機器人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72.9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44.6%,預計2019年的市場規模有望接近152億元。
服務機器人目前還面臨兩大挑戰:其一是機器人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結合還需多加努力,其二是機器人可能引發的法律法規層面上的矛盾。
智能網聯汽車
2018年以來,我國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發展,正從暢想大步走向落地。對于智能駕駛技術發展起到關鍵作用的路測,正在不斷放開。3月百度把"車子開上五環",日前騰訊的自動駕駛汽車也有上路的行動。
在政策方面對只能往聯汽車的支持力度也非常大。日前,工信部印發的《2018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提出,將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技術標準的研究與制定、推進汽車信息安全標準的制定等,智能網聯汽車的標準體系建設,正在有序進行。而標準化的提速,也將助推車聯網產業的迅速發展。
目前,北京、上海、重慶已相繼開放自動駕駛測試道路,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環境進一步成熟。
醫療健康
人工智能在醫療行業垂直發展的空間十分巨大,能夠在診療模式、數據處理方式、前瞻性健康管理等諸多方面進行的變革。
全球醫療保健開銷占全世界GDP的10%。龐大的市場吸引了很多創業公司以及IBM、谷歌等大公司嘗試通過人工智能改善醫療診斷。
盡管空間巨大,但距離真正的"人工智能+醫療"還有一定的距離。一方面,對于醫療行業來說,其本身是直接關系人類生命安全的領域,數量龐大的醫療數據涉及患者的絕對隱私,需要高度嚴謹的政策和法規進行監管。
金融領域
金融行業借助人工智能的高性能計算技術、大數據處理技術和機器學習等大數據建模方法,能夠提升投資效率、提升信貸風控水平、加強金融體系內內不監管和提升用戶體驗等。
人工智能在中國金融行業已經不是一個概念,在銀行、證券、保險領域已經開始陸續落地。金融行業的顛覆性改變指日可待。雖然大量運用了人工智能技術中的機器學習算法,但并非完全智能化,還是采取了人+機器的方式。
教育領域
隨著人工智能的逐步成熟,個性化的教育服務將會步上新的臺階,"因材施教"這一問題也最終會得到解決,可以極大的彌補優質教資源不足的問題。
目前的人工智能+教育已經繁衍出的六大主要應用:個性化學習、自動化輔導、智能測評、模擬和游戲化教學平臺、教育決策、幼兒早教機器人。
教育是強國之本,各國都開始將AI+教育提升到戰略高度。根據國際咨詢公司Technavio發布的"關于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報告顯示:人工智能+教育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0500萬美元。
手機及互聯網娛樂
在手機和互聯網娛樂方面,大家應該感受最多吧,我們的手機的解鎖功能,女孩子們喜歡的各種美顏和圖片處理軟件,還有有些手機通過攝像頭能夠檢測出拍攝人的年齡,這些都是計算機視覺、人臉識別、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鮮活應用。
比較有代表性的美圖公司,從一個做APP的公司轉型做手機,如今又轉型做人工智能,美圖的人工智能工程師已經超過150位。美圖所有的APP都跟攝像頭、影像有關,可謂是人工智能的"眼睛";而且美圖產品每天會產生超過2億張的照片和視頻,擁有極大的數據優勢。
據CBInsights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全年人工智能方面的融資占全球融資金額的48%,居世界第一。僅2018年剛開始的這三個多月,人工智能方面的融資就近百筆。熱錢不斷涌入再加上政策的支持,中國的人工智能像坐著火箭一樣飛速發展,擠身世界前列。
人工智能正在在各細分領域滲透進我們的生活,在零售、法務、工業等傳統領域也在發揮著作用。人工智能已經到了從技術到落地關鍵時刻,在帶來便利的同時如何保證數據和隱私的安全是當務之急,各個科技企業也不斷在算法、芯片和數據等產業核心領域不斷精進。
我國發展人工智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國擁有豐富的應用場景,是全球最多的用戶和活躍的數據生產主體,市場空間廣闊,據《人工智能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的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達12億美元,預測將在2020年達到91億美元的規模,這意味著在未來幾年內,每年的增長速度都達到50%。
盡管人工智能技術與人類的工作生活還需磨合,但龐大的市場空間和生產生活需求倒逼應用加速落地。統計顯示,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發明專利授權量已居世界第二。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日漸成熟,人類的生活將進一步提升,我們將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喜歡和更值得探索的事情。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