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區塊鏈項目,除了發幣還要做什么?區塊鏈
一個技術從發明到應用再到爆發,中間要跨越一個巨大的鴻溝,很多技術就死在了半路上。
一個技術從發明、應用到爆發,中間往往要跨越一個巨大的鴻溝,很多技術就是在跨越鴻溝時,死在了半路。
區塊鏈、AI、IOT,我們正在經歷的這些科技浪潮,終局是“死在半路”,還是可以真正走進我們的生活?
被視為可以改變生產關系的區塊鏈技術,它的核心價值究竟在哪里?
CSDN是全球最大的中文IT社區,我們做技術社區和IT服務許多年:從1999年建立網站、2000年建立公司,到現在已有將近20年的歷史。
所以,今天我想談談對社區發展和區塊鏈的認知。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保持了很強勁的增長,開發者越來越多,獨立注冊用戶有2300萬,日活是400萬。
很多社區都已經消亡或者是衰退了,為什么我們能夠一直堅持下來?
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技術人員永遠有新的技術產生。我們發現每隔十年,就會有非常大的技術變革。
1 我們正在經歷的技術變革
丘吉爾有一句話:“回顧得歷史越長,你能看到的未來也就越遠。”
所以我們還是回顧一下技術的變化,看我們正在經歷技術巨大的變革。
我們之所以能夠進入互聯網時代,是因為有了電腦。
1975年,喬布斯和斯蒂文開啟了PC時代,解決了我們辦公的問題,但是那時的電腦程序只有16K,非常小,以至于什么都做不了。
于是有一個天才的哈佛的學生,就做了一個軟件叫可視化計算器。
原來公司做報表非常麻煩,而這個軟件一出來,用技術產品,解決了在辦公中碰到的困難和問題。使得蘋果電腦賣出了100萬臺,并正真開啟了PC時代。
這里最大的贏家就是微軟,現在還活著的還有Adobe(產品設計軟件)、orcal(數據統計軟件)。
1992年,很快到了互聯網時代,因為一個叫tim(蒂姆·伯納斯·李,萬維網的發明者)的人,他發明了“WWW”。
再后來,一個叫安德森的20歲小伙子,他寫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瀏覽器——MOSAIC瀏覽器,跳轉很方便,能支持圖像,有很多很多的拓展(當然最早期是非常簡單的,只是最基礎的協議)。
從此就開始了互聯網的時代,于是出現了N多的網站,我們現在都活在互聯網信息的海洋里。
在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贏家都是信息高手。
比如谷歌匯集了全網的信息,它就很牛;淘寶把商家的信息匯集起來,它也很牛。
所以互聯網顛覆的是跟信息相關的產業,媒體是最先被顛覆的,而且一切可以被信息化的都被信息化。
2007年,到了移動互聯網,一個更小的電腦出現了,它可以上網,也可以打電話,這也是喬布斯開創的。
這個時代也出現了產品經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產品經理更加重要。為什么?
就是因為屏幕太小了,所以經驗性的東西對用戶的體驗、設計非常非常重要,這是在移動互聯網上有非常高價值的。
2 區塊鏈的核心價值在哪里?
現在我們正在經歷什么?下一個技術的浪潮是什么?有三大技術:AI,區塊鏈,IOT。
我今天想重點講一下區塊鏈技術。
技術社區是非常有價值的,“春江水暖鴨先知”,它的價值就在于它能發現技術的動向。
比如AR、AI技術、區塊鏈技術,什么時候才能真正的應用呢?
一個技術從發明到應用再到爆發,中間要跨越一個巨大的鴻溝,很多技術就死在了半路上。
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在技術社區,看開發者是不是在討論這個,是不是主動、自發的寫跟某些技術相關的文章,以此來判斷技術的動向。
為什么2013年程序員們開始討論比特幣?是因為比特幣那一天從100美元漲到了1000美元。
為什么2016年比特幣突然出現了六倍的增長?原因是以太坊技術被開發者認可和接受了,這是我們觀察到的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這一點很重要,以太坊技術在2016年獲得了開發者的積極擁抱和參與,也是因為它解決了一個很重要的市場需求——發行token和DAPP。
發行token是智能合約的一種應用,分為三個階段,這是美國的一個教授提出的。
數字貨幣時代是一場金融的實驗,它是一個可編程的貨幣,所以就變得非常有意思,我們可以在上面開發智能合約,這是對金融手段的顛覆。
每一家公司、每一個項目可以發行自己的token,這些都是通過以太坊的智能合約來實現的。
現在睡不著的都是古典投資人,你會發現你的投資跟原來不一樣了,這是以太坊帶來的巨大的沖擊。
還有一個問題是:公司發行token以后,發給誰呢?是發給公司的人嗎?是發給股民嗎?都不是,token是發給了利益的相關方。
所以下一個階段,就是通過token改變組織結構,改變利益分配,它會對現有的公司、企業、行業產生很大的變革和沖擊,這也就是所謂的區塊鏈3.0。
另一方面,我們對區塊鏈、對貨幣市場的認知也是經歷了這么幾個階段的變化。
第一個階段:炒幣階段。這個階段,幣值上升是大家唯一的希望,只要上升了我們就很開心。
第二個階段:分布式帳本。
分布式賬本可以改變供應鏈的關系,通過token進行確權,使信息不被篡改,所以原來鏈圈的人,很多都“投降”到幣圈里來了。
要變革一個行業非常非常痛苦的過程,token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但是發展是很慢的。
以太坊對社會產生巨大沖擊的,就是發行token。今年海外第一季度的ICO金額,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還在加速成長,也帶來了很多風險。
比如最近發生的美鏈事件,因為程序員代碼沒寫好,于是這個公司就徹底完蛋了。
我們要討論一下區塊鏈和發行token比較靠譜的價值是什么?
最經典的還是以太坊,這是一個三角架型的關系。就是在設計一個系統的時候,如何實現供需算法的平衡。
第一,任何區塊鏈項目,一方面需要有技術系統,不能只是說發幣本身,還要清楚你的技術方案是什么?你為什么要用區塊鏈解決你想面臨的業務和困難?
第二,要不要設計一套token系統?我認為是必須要設計的,不然它只是漸進式的革新,無非是一個分布式帳本,原來是單機數據庫,現在變成分布式數據庫,沒有太大的沖擊力。
所以設計token系統,是關鍵中的關鍵。
第三,token要發給誰?發給token的這些人能不能形成一個真正有創造價值的組織系統?
如何讓大家創造更大的利益,這需要學習技術,需要學習經濟,還需要學習組織學。
3 如何在區塊鏈時代找到發力點?
以太坊它不是炒幣炒出來的,它是全球最大的開發者社區,有1292個DAPP,活躍的有597個。
但是這個市場才剛剛開始,雖然現在炒幣很熱,但是最后還是要作出實際的應用。
所以我們需要程序員,也需要產品經理。產品經理在這個時代需要具備什么能力呢?
我認為得具備三個方向的能力,才能夠在這個時代找到自己的發力點。
第一,理解技術。
區塊鏈技術講了很多,核心就是如何建立一個共識算法。建立了共識,就能夠實現信息不可篡改、智能合約不可阻擋的執行。
但是這個很恐怖,因為它的錯誤也是很難被修改的。但是實際上,雖然智能合約一旦被確定就必須保證它的執行,但是它還是可以進行修改的。
所以就要理解如何修改的問題。所以產品經理要得懂技術,在設計時必須把這一點考慮進去。
所以,這是對產品經理一個巨大的挑戰,不懂這些技術,你就完蛋了。
第二,理解通證。
通證不是積分,也不是貨幣,它可以是一切憑證的代表,所以我們說區塊鏈是可編程的貨幣,token就是可編程的資產,所有被列為資產的都可以做token化。
有了token之后就可以設計很多所有權的分離、投票和轉移。將來甚至會包括一些金融的衍生品。這是金融經濟學領域的技術,我們也得學習。
現在可能一個程序一行代碼就搞垮一個公司,如果你設計的經濟系統有問題,就會出現問題,或者它的升值邏輯不存在,這點非常重要的。
包括我們原來第一步設計發行“C”幣時在想,我們有好幾千萬的收入,那我們的C幣是不是直接轉成token就可以了?
再深想的時候,我發現這個挑戰比想象的要深,就像移動互聯網剛出來的時候大家不知道怎么做,觸屏不知道怎么做,喬布斯還專門演示。
到底這些東西能夠產生什么樣新的應用和場景,需要我們要去挖掘的。
有很多新的東西要去學習,不管是對技術、產品還是運營人,都是巨大的挑戰。
因為它進入到一個新的世界,現在的去中心化應用還很少,只有500多個。(雖然發幣的有幾千個,但是真正跑起來的應用只有500多個。)
第三,理解分配。
在區塊鏈世界里,零次分配就是挖礦,但是也有人不挖礦,說創始團隊拿80%,剩下的誰做貢獻就發給誰,所以大家應該思考一下,到底應該怎么進行分配?
第一,token第一次發行時怎么分配?
第二,通過交易怎么讓大家形成一些行為去獲得利益;
第三,有沒有宏觀的調節和支付調節?有沒有稅收和基金會?
第四,是否有三次分配(類似于我們社會中的慈善)?
此外,分配完成以后,持幣的人怎么讓它升值呢?可以靠炒,但是歷史證明終究會爆破,所以一定要設計一個經濟系統,來解決增長問題。
而且,這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不能一來就增長十倍或者一百倍。
跟融資的道理實際上是一樣的,比如一個公司融資時可以說估值十億美金,但你的公司就值10億美金了嗎,不可能。
但是這種拉盤的現象現實中很常見,所以設置螺旋的上升過程是很必要的。
因為它是一個經濟體,經濟體只有讓生產力提升、生產要素增加,才會促進幣值的上升,這里必須要反應供需關系。
比如一些項目,一上來就要發10億枚token,而且是一次性預挖,這是典型的互聯網思維,想壟斷產生一切。
token實際上跨越了公司的邊界,還沒有一個方案可以教大家應該怎么做,這個方案是大家都可以去設計,我們也在這方面做一些研究工作。
最好的設計師、架構師給你做方案三個月就夠了,剩下的事情你自己可以發現。
但大量的人才被禁錮在大公司的手上,他們在大公司干一兩年邊際效應就降到零了,在不在也沒有什么價值,但是大公司愿意給他們付錢。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