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比亞迪員工因考核問題跳樓 高速發展下管理能力亟待提升快訊
近日,記者從多方信源處獲悉,比亞迪(002594.SZ)廣東深圳一員工在智慧家園小區附近跳樓身亡,跳樓原因疑似是在考核中被評為“待改進”,該“末位淘汰”制度自實施以來,存在較大爭議。
銷量與人員規模持續增長,管理能力更需齊頭并進
《中國科技投資》龍敏 李璟 李琬婷
近日,記者從多方信源處獲悉,比亞迪(002594.SZ)廣東深圳一員工在智慧家園小區附近跳樓身亡,跳樓原因疑似是在考核中被評為“待改進”,該“末位淘汰”制度自實施以來,存在較大爭議。
近年來,隨著銷量的快速增長和人員規模的持續增加,比亞迪已成為國內銷量最大的車企。據2024年半年報顯示,比亞迪上半年營業收入3011.27億元,同比增長15.76%,首次超越營收曾長期排名第一的上汽集團;凈利潤136.31億元,同比增長24.44%;扣非凈利潤為123.15億元,同比增長27.03%。
但比亞迪亦面臨國內汽車行業增速放緩、競爭加劇的局面,以及海外業務所帶來的不確定性。
比亞迪員工總數突破90萬
近年來,比亞迪業務和人員急速擴張。9月13日,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在社交媒體發文稱,比亞迪員工總數突破90萬,是5300多家A 股上市公司里員工人數最多的,比第二名還要多40多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據比亞迪2023年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末,公司在職員工數量為70.35萬人,新增招聘13.3萬人。其中,生產人員52.47萬,銷售人員3.75萬,技術人員10.4萬,行政人員3.42萬,財務人員3193人。
李云飛還表示,比亞迪90萬員工中,技術研發人員近11萬,是全球研發人員最多的車企。數據顯示,2022年比亞迪研發人員為6.96萬人,2023年比亞迪研發人員達10.28萬人,位列行業第一。
員工數量不斷成長的背后是比亞迪正推進產能擴張計劃。目前,比亞迪在深圳(坪山)、西安、長沙、常州、合肥等全國九大城市建立(含規劃)了9座整車工廠,規劃年產能共582萬輛,幾乎兩倍于2023年銷量。
在員工數量激增與產能擴張的背景下,比亞迪在薪酬政策方面設立了從公司層面到生產單位層面的各種獎項,包括公司立功授獎(總裁獎、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資金獎、車型獎、專利獎、質量基金獎勵、安環獎勵等。
據比亞迪年報,2023年共評選出總裁獎5個、特等功21個、一等功25個、二等功68個、車型獎18個、資金獎201個,共計338個獎項。此外,還頒發了集團文化宣傳獎、安環管理先進獎、金徽工匠獎、專利布局獎、專利榮譽獎、質量基金獎、優秀員工獎、最佳員工獎等多項榮譽,累計獎金發放總額超33億元人民幣。
除公司級的獎勵評優外,比亞迪還對2022年員工持股計劃中授予的股票進行了第一期解鎖并兌現了相應的獎金。這一舉措旨在持續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投入度以及凝聚力,從而提高公司的整體競爭力。
然而,在比亞迪高速發展過程中,記者從多方信源了解到,9月9日,廣東深圳一比亞迪員工在智慧家園小區附近跳樓身亡,跳樓原因疑似是在考核中被評為“待改進”。
有比亞迪員工稱,自從前段時間公司實行末位淘汰制度,每個季度公司都會強行評選10%的員工為“待改進”,而被評上的員工在季度績效考核中會少36%的季度績效工資,該舉措被認為是在逼迫這10%的員工主動辭職。
根據記者獲取的消息,如果員工被評為待改進,利潤獎、加薪、晉升、提拔均會變成“2年無”,而股權激勵也會2年內不新增授予。
行業競爭與風險并存
比亞迪八月份汽車銷量超37萬輛,繼續斷崖式領先。同時,公司半年報顯示,公司營收和利潤都實現了穩定增長。但汽車行業價格戰愈演愈烈,根據中國乘聯會數據,新能源車市場整體購買均價由2023年3月份的19.1萬元下降至2024年3月份的17.23萬元,新能源汽車售價在一年間同比下降了9.8%。
對此,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李書福此前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價格戰愈演愈烈,“內卷程度”全球第一。”廣汽集團(601238.SH)董事長曾慶洪亦表示:“內卷下去不是辦法。企業的目標是什么?是盈利。”
在行業內卷中,2024年上半年,比亞迪在技術與價格層面均有較大突破。5月,比亞迪發布第五代DM技術,作為插電式混合動力的研發成果,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可實現最高發動機熱效率46.06%、最低百公里虧電油耗2.9L和最長綜合續航2100公里,這些數據在全球汽車市場十分亮眼。
與此同時,9月9日,2025款比亞迪漢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9款車型,售價區間為16.58-23.58萬元。2025款比亞迪漢的起售價相比老款車型有所降低,同時,在配置上有所提升,油耗也有所降低。
根據懂車帝平臺最新銷量排行顯示,現款比亞迪漢DM車型與漢EV車型8月銷量總和超過15000臺,同級別的B級車型中,只有大眾帕薩特的銷量達到2萬臺以上,其他車型的銷量均不及漢DM和漢EV的總和。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年中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了“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的觀點,意在反對過度的競爭行為。針對同行和公眾對比亞迪“內卷”加速的質疑,在9月9日“2025款比亞迪漢上市發布會”上,比亞迪集團執行副總裁何志奇表示:“我們一起在新能源賽道你追我趕,結果是共同做大了市場蛋糕,從競爭中獲得了增量,這才是良性競爭,是反對‘內卷’的最佳詮釋,我們相信中國品牌將在良性競爭中持續發展壯大,越競爭越強大。”
一定程度上,內卷的背后是國內汽車行業的增速放緩。2024年7月中國乘用車零售市場的新能源車滲透率整月超過50%,市場整體增速已經從2021年的158%降低到2024年上半年的32%,比亞迪2024年上半年的銷量同比增速也降到了28.5%。
面對國內行業增速變緩,比亞迪亦積極推進出海業務。比亞迪在國內的銷量已穩居第一,在國外市場的銷量也保持快速增長。2023年,比亞迪乘用車出口銷量達到24.3萬輛,同比增長337%。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海外銷量超過20.3萬輛,同比增長173.8%,占整體銷量的12.6%。
然而,比亞迪出海業務亦面臨諸多風險。目前,歐盟對比亞迪額外征收17%的關稅,而加拿大和美國都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100%的關稅。同時,海外銷量在比亞迪月銷量中的貢獻度已從4月份的13.1%下降至7月份的8.8%。
記者就末位淘汰制度、行業內卷問題、海外業務發展等致函比亞迪,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