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公里二手車”炮制虛假繁榮,極氪公司戶銷量異常疑云難消汽車
在汽車市場沖刺銷量的激烈競爭中,極氪汽車被卷入一場利用“0公里二手車”炮制虛假繁榮的風暴。
在汽車市場沖刺銷量的激烈競爭中,極氪汽車被卷入一場利用“0公里二手車”炮制虛假繁榮的風暴。
記者調查發現,今年5月以來,作為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旗下的智能電動汽車品牌,極氪被指通過直營門店體系,將大量已投保過戶的庫存車輛當作新車,以“限時優惠”等話術兜售給不知情的消費者,引發大量投訴。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操作手法與極氪于2024年12月在深圳市和廈門市出現的公司戶銷量異常現象相互交織,不僅涉嫌欺詐消費者,更將“0公里二手車”這一隱秘手段推至前臺,充當起虛增銷量的違規工具。
記者從多家投訴平臺和消費者處獲得的信息顯示,極氪的這套操作在全國多地上演:貴州、重慶、廣州等地的消費者在支付定金、準備提車時,發現自己購買的“新車”竟已購買過交強險,甚至已完成過戶登記,淪為不折不扣的“二手車”。當他們要求維權退賠時,往往會遭到推諉或拒賠。
多地門店涉嫌違規銷售
為清理庫存回籠資金,扮靚企業產銷快報,部分廠商選擇將高庫齡新車突擊于某地上險上牌,然后分散至其他城市銷售,規避集中暴露的風險。這其中就包括極氪。
記者調查發現,今年5月以來,多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汽車質量投訴平臺陸續收到關于極氪的糾紛退賠案件。其中就包括貴州車主蔡建(化名)。
“銷售人員給我看的是2025年2月生產的車,現場也展示了現車資料截圖,結果交付給我的車卻是2024年12月生產的。”蔡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他在5月2日下定了一輛2025款極氪001 WE版95kWh四驅版車型,當日即向極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支付了5000元定金和另一筆4.62萬元的費用。他通過VIN(車輛識別碼)信息得知交付車輛為庫存車后,當即要求更換新車。極氪起初以蔡建疏忽為由拒絕更換,推諉10多天后才因投訴壓力,予以換車處理。
無獨有偶,程誠(化名)于2025年6月在重慶渝北區西南汽貿城極氪直營店支付5000元,預定了一輛2025款極氪007車型。“從始至終,極氪方面一直在刻意隱瞞和歪曲車輛信息。”程誠告訴記者,銷售人員先是表示該車為出口未果沒上過險的新車,后又改口免費贈送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以隱瞞上險事實。
“我明明是在極氪家線下直營店通過官方渠道購車并辦理貸款,但簽約主體是廈門奧瀚汽車有限公司,貸款銀行卻是中信銀行武漢分行。直到在網上查詢到類似案例,我才意識到極氪在向我兜售來路不明的0公里二手車。”程誠稱,此后她多次要求退賠定金,均遭拒絕。
來自廣州的李興(化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于2025年5月購買了極氪001車型,在付款交易過程中,他發現商家偽造了一個與極氪App極像的頁面,名為“限時購車平臺”,匯款賬戶赫然寫著“廈門歐行汽車有限公司”,同樣非極氪官方。
之后在辦理保險過程中,李興得知該車輛已于2024年12月繳納過交強險,保單顯示為交強險過戶。李興稱,銷售人員從頭至尾未告知實情,而是用“數量有限一口價優惠”的話術,掩蓋車輛投保后已淪為二手車的事實。
“我的群里有80多人遭遇了類似欺詐,來自全國各地。”李興告訴記者,期間他曾致電極氪汽車杭州總公司維權,客服的答復為:限時優惠車輛無異常。“他們是自知理虧的,以至于與我對接的銷售人員提出自掏腰包給予2000元現金補償。”
公司戶銷量異于往常
乘聯會數據顯示,極氪2024年產銷量分別為22.5萬輛和22.2萬輛。據此可推斷,極氪在2024年產量大于銷量,客觀上存在消化產量溢出的需求。
記者梳理2024年極氪各城市月度交強險銷量數據(所有權類別分為個人、公司,公司戶代表以公司名義購買)發現,極氪在當年12月份銷售2.92萬輛(官方交付數據為2.72萬輛),創出年內最高。其中,深圳市和廈門市銷量激增至4321輛和2767輛,分別環比增長377.5%和647.8%,走出了一條陡峭的增長曲線。其中,兩城市公司戶銷量分別達到3724輛和2508輛,占比超過86%和90%。
“2024年12月份,極氪在部分城市新車交付量異常,銷量環比增幅極高,這在汽車銷售領域中比較罕見。”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李顏偉告訴記者,銷量居前的兩個城市分別為廈門和深圳,與近期車主投訴上險“重災區”廈門出現了重疊。
另有不愿具名的合資車企銷售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上述約7000輛車在廈門、深圳辦完手續之后,不論是出口、賣給租賃或網約車公司,還是作為‘0公里二手車’賣給汽貿公司做業績,都有可能。單從數據來看,去年12月份極氪的公司戶銷量是大幅異于往常的。”
談及背后的動機,李顏偉表示,交強險數量會被第三方統計進去,這一數據將被行業、媒體,包括資本市場看作是一個車企銷量表現好壞的“風向標”。
事實上,車企通過“扮靚”區域銷量數據來推高估值或謀求上市并非孤例。2020年7月,哪吒汽車啟動科創板上市申報工作。折戟之后,在此后的2023年2月、2023年6月以及同年9月,又連續傳出IPO計劃。記者調查顯示,2022年哪吒汽車國內交強險銷量數據顯示,全年公司戶占比為8%;2023年,哪吒公司戶占比一躍升至63%,遠遠高于2023年國內乘用車交強險公司戶占比(11.3%)。
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在哪吒汽車銷量前20名城市中,有17個城市公司戶占比超過40%,11個城市公司戶占比超過90%。有資深汽車渠道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個別城市會做網約車、租賃車、公司集采車項目,所以車企公司戶數據偶爾異常是正常的。但哪吒在有直營店的城市出現如此大批量的數據異常,很難不讓人質疑其銷量真實性。
作為交叉驗證,記者從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處拿到了一組哪吒汽車2023年在邢臺的銷量數據:其中,單位銷量為14448輛,個人銷量僅為785輛,公司戶占比達到驚人的95.3%。“哪吒汽車幸虧沒有IPO成功,否則以目前掌握的證據,即便僥幸上市也難逃制裁。”上述分析師表示。
一位資深汽車銷售人士告訴記者,在市場競爭壓力下,部分車企為沖刺銷量數據,粉飾財務報表,把“0公里二手車”當作了制造虛假繁榮的工具,通過提前確認銷量和收入,讓資本市場對真實供需產生誤判。
私有化退市難掩渠道之殤
近期頻發的車主投訴與此前廈門區域的上險數據異動,都將矛頭指向了極氪的重要合作伙伴——廈門建發汽車有限公司。
建發汽車與極氪的合作模式為區域經營+金融合作。資料顯示,2024年8月,極氪與建發汽車在廈門長樂路聯手打造的極氪家門店正式開業;2024年11月,建發汽車獲得極氪光輝事業部授權,在廈門開展銷售、用戶運營及售后服務。
消費者投訴案例顯示,建發汽車以大客戶金融合作方身份,介入了極氪銷售流程。車輛通過建發汽車渠道完成上險、過戶,實現“新車變二手”的產權轉移。有車主反映,購車時簽約主體多為建發汽車或關聯公司,如廈門奧瀚和廈門歐行等。
在這套“金融過橋”模式下,第三方金融和渠道公司成為吞吐產銷數據和調控終端售價的“防火墻”。記者從極氪銷售人員處了解到,來自第三方公司或大客戶的車輛可以比一般車輛更優惠。而且,即便消費者購車合同與第三方簽署,購車款項付給第三方賬戶,銷售人員依然承諾,所購得的“二手車”可通過補充協議獲得首任車主權益——這種法律權屬與用戶權益分離的操作,也為后續糾紛埋下隱患。
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車分析師告訴記者,汽車品牌授權一級網絡在4S店、商超店和城市展廳賣車,合同售賣主體和商品車產權要么是直營或代理商,要么是門店經銷商。除此之外,如果是其他主體或金融公司,那就說明商品車產權已經發生了轉移。
“如果消費者是在被隱瞞或誤導的狀態下完成交易,這無疑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兆全對記者表示,消費者以全新車輛的市場價格支付購車款,實際獲得的卻是已登記過戶、法律權屬上屬于“二手車”的車輛。當消費者未來再次交易時,該車輛在法律層面將因二次過戶被認定為“三手車”,由此導致車輛殘值貶損,構成法律意義上的消費欺詐。
關于極氪,還有一些細節在向外傳遞著些許不尋常。2025年5月4日,極氪科技集團發布內部通知,宣布了管理層分工調整方案,由極氪科技集團副總裁、領克銷售公司總經理林杰接替極氪科技集團副總裁林金文,負責銷售工作。林金文則協助林杰管理極氪品牌國內“營銷服”,向林杰匯報。3天后,吉利汽車宣布計劃極氪私有化退市,時間點耐人尋味。
對于出于何種原因安排上述人士調崗,以及上述違規銷售行為是否已計入財報,是否會影響到公司美股私有化退市等疑問,記者向極氪進行求證,但截至發稿時,極氪方面未予以回應。
極氪發布私有化公告后,吉利港股應聲上漲;極氪與吉利官宣合并后,多家機構又爭相給出推薦評級。
然而,當公司財務和分析師忙著計算整合后的成本節約時,卻鮮有人追問那些散落在全國各地的“0公里二手車”;當林杰推動“直營+合伙人”渠道變革,計劃在四五線城市新增200家門店時,相關渠道監管細則也亟待重視補齊。
有業內人士表示,“0公里二手車”如同一面多棱鏡,折射出汽車產業高速發展光環下,新車銷售數據的灰色地帶、經銷商授權體系的重負,以及消費者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可能受損的隱患。受訪的行業協會人士建議,應徹查汽車行業公司戶銷量造假、“0公里二手車”流轉亂象及訂單注水問題,以防類似操作成為埋進企業財務體系的“未爆彈”。
來源:中國證券報
記者:龔夢澤 熊永紅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