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卜快跑引爆無人駕駛出租車賽道,武漢3萬司機強烈抗議:留條活路吧快訊
近日,一臺“蘿卜快跑”無人駕駛出租車在武漢街頭與行人相撞的事件上了熱搜。
近日,一臺“蘿卜快跑”無人駕駛出租車在武漢街頭與行人相撞的事件上了熱搜。本來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交通事故,但事件火遍全網引起熱烈討論的原因是,肇事車輛是一臺無人駕駛出租車。
7月8日,百度方面相關負責人回應稱:“車輛在綠燈亮起啟動之際與一名闖紅燈行人發生輕微接觸。”很明顯還是按老套路先撇開責任,但是作為無人駕駛汽車,對于環境的判斷的優先級應該高于綠燈,百度這個回應貌似變相承認了自己的技術有問題。
后續百度承擔了行人受傷的相關費用,資本趁勢也給予了認可。7月10日,百度集團股價大漲10.89%,對此,國泰君安認為:“一個主題升級為主線需要社會關注度的助推。”
蘿卜快跑今年5月在武漢一次性投入了1000輛無人駕駛出租車,上個月這1000輛車一共產生了60萬個訂單,平均每輛車每天跑20單。當你還在糾結敢不敢坐之際,蘿卜快跑目前累計已跑了600萬單,今年回本,明年開始盈利。
而且,這60萬個乘客并不是單純的想體驗科技,而是因為打蘿卜快跑實在是太便宜了:6公里僅需4塊錢,還不到打出租車費用的一半。在事故發生后也有人質疑,是不是在如此低的價錢之下,其安全風險也可以被接受了呢?
但單看數據,上個月完成了60萬個訂單,可以搜索到的相關事故卻僅有數次,其事故率貌似不高。而且從網上許多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實際體驗來看,蘿卜快跑的車子嚴格遵守交規之余,駕駛風格保守,有網友評論:“比99%的司機素質要高。”
除此以外,我們討厭的傳統出租車拒載、加價、繞路、異味、夜班難打車等等問題,在無人駕駛出租車上都能得以解決。
在蘿卜快跑嘗到甜頭之后,一定會有無數的后來者涌入,相信在今年年底之前,一二線城市將全面鋪開無人駕駛出租車,北京即將成為下一個試點,可能是“冬瓜快跑”,也可能是“番茄快跑”,誰知道呢。
這直接影響的是700萬出租車、網約車司機的飯碗,武漢范圍內,目前影響的司機接近3萬人,雖然武漢市860萬的勞動力里面,3萬人占的比例并不高,但照這樣下去,全國范圍內,至少三分之一的出租車、網約車司機將面臨失業,基數放在全國,那就是很大的一個群體了。
因此上個月,武漢有大量出租車司機發起強烈的抗議。近日有最新報道稱,廣州網約車司機一個月無休甚至吃住都在車里面也賺不到一萬元,對于他們來說,蘿卜快跑的鋪開無疑是雪上加霜。
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皮薩里德斯表示:“技術變革使就業帶來結構性調整。”去年麥肯錫也曾預測,人工智能在2030年至2060年間,將取代全球一半人以上的就業崗位。
他們的預測開始應驗了。
這700萬個司機何去何從?大開腦洞地猜測,目前緩兵之計是將無人駕駛出租車的打車費用增加到傳統出租車的水平,或更高,先穩住司機的收入。
別以為這是天荒夜談,現在網上不少人將蘿卜快跑的成本吹得極低,然而和傳統出租車對比,無人出租車雖然少了司機,但多出來的是無人駕駛出租車生產,和無人駕駛技術開發、維護的成本。目前打無人車費用這么低,全然因為百度和相關部門對此技術看好的態度,給試點大開綠燈也是無可厚非。
另一方面,長遠來看,網約車、出租車司機或許可以轉行,這里說的并不是重新上手一個新的技能,反而是擁抱被它們搶飯碗的人工智能。
司機們可以提前熟悉和了解無人駕駛出租車,在結構性調整之后,剛才所說的無人駕駛出租車的開發、維護崗位就可以交由他們擔任。
時代巨輪向前的步伐不會等人,你認為今后什么樣的崗位不會被人工智能替代?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