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公益組織!水滴系還能走多遠?快訊
3月26日,水滴公司(WDH.US)公布截至了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提起水滴公司,可能大家會感到有些陌生,但該公司的互聯網公益產品——水滴籌,大家一定都有所耳聞。
3月26日,水滴公司(WDH.US)公布截至了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提起水滴公司,可能大家會感到有些陌生,但該公司的互聯網公益產品——水滴籌,大家一定都有所耳聞。
01
業績股價雙下滑
自2022年扭虧為盈后,2023年水滴公司依然保持著盈利的業績。根據水滴公司發布的2023年業績報告,其2023年凈營業收入為26.31億元,歸母凈利潤1.67億元。
但對比水滴公司2022年的業績,其2023的表現有些“黯淡”了。
2023年凈營業收入從2022年的人民幣28.018億元同比下降了6.1%,水滴公司在公告中給出的凈營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保險相關收入減少,2023年水滴保險相關收入為人民幣23.409億元(3.297億美元),較2022年的人民幣25.592億元同比下降8.5%,主要由于保險經紀收入減少。
盡管水滴公司的另外兩項主營業務出現了增長,但還是難以扭轉營收下降的頹勢。2023年眾籌服務費為人民幣1.627億元(2290萬美元),較2022年的人民幣1.558億元同比增長4.4%。2023年數字臨床試驗解決方案收入為人民幣1.005億元(1420萬美元),較2022年的人民幣5950萬元同比增長69.0%。
不止營收下滑,水滴公司的凈利潤也出現了大幅下滑。2023年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1.672億元(2360萬美元),而2022年為人民幣6.077億元,同比下降了72.47%。
與此同時,水滴公司2023年運營成本和費用也在增長,2023年運營成本和費用為人民幣26.375億元(3.715億美元),對比2022年同期同比增長了13.5%,主要由于神蘭寶的財務業績合并產生了人民幣1.307億元的運營成本和費用。
2023年水滴公司除了并不好看的業績以外,資本市場的表現也令水滴公司的高管和投資者們感到頭疼。水滴公司的股價在前5個月出現了上升態勢后就一路往下走。不過,嚴格意義來說,水滴公司的股票行情好像一直不太好。
2021年5月7日,水滴公司正式登陸美國紐交所IPO,成為中國在紐交所上市的“保險科技第一股”。水滴公司的發行價為每股12美元,而這也是其自上市以來的股價最高點。此后,水滴公司就開始了美股大“跳水”。
截止4月9日撰稿時,水滴公司的股價來到了1.29美元美股,對比發行價,暴跌了89.25%,市值蒸發了超過3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2億元。
02
“不是公益組織”
出現在朋友圈等社媒平臺的水滴籌捐款鏈接,是大部分人對水滴公司的第一印象。這也讓很多人認為,水滴公司是一個互聯網公益性組織。其實不然,水滴公司曾回應過,“水滴籌不是公益組織”,而水滴公司也不只是做水滴籌這一項業務。
水滴本質是做保險業務的。水滴公司主要分為三大業務板塊,即水滴保、水滴籌和翼帆醫藥。從水滴公司的三個運營部門來看,就是保險:主要包括水滴保險市場、神蘭寶保險市場及技術支持服務;眾籌:主要包括水滴醫療眾籌;其他:主要包括數字臨床試驗解決方案和其他新舉措。
保險相關收入包括保險經紀收入和技術服務收入。保險經紀收入是指從保險公司賺取的經紀傭金。技術服務收入來源于向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代理公司提供客戶關系維護、客戶投訴管理、理賠審查、用戶轉介等技術服務。
保險業務也撐起了水滴公司2023年的主要營收,水滴公司2023年保險營收為人民幣23.41億元,占比營收高達89.02%。
截至2023年底,水滴平臺向客戶提供了1357款保險產品,較2022年增加582款,增幅達42.89%。
根據水滴公司的財報顯示,自2016年上線至2023年底,累計有約4.5億用戶通過水滴籌向超過310萬名患者捐贈626億元。水滴籌為水滴公司帶來了所有互聯網公司運營的根本——流量,截止目前,水滴籌的主要流量入口還是水滴籌。
光大證券研究所非銀金融分析師王一峰認為,“通過水滴籌在社交平臺上以滾雪球的方式獲得大量內部流量,這是水滴獨特的引流方式,該部分消費者保險意識強,對平臺產品興趣高,易留存成為重復購買客戶。”
根據南方周末的報道,這種“水滴籌沖鋒在前,水滴保收獲在后”的互聯網保險商業模式在過去的5年內確實成效顯著。根據水滴公司招股說明書,水滴公司在2019-2020年投入25.36億元,獲得了1750萬付費保險用戶。中信里昂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2019-2020年,水滴公司單個付費保險用戶的獲客成本為每客144.91元,而此時眾安、泰康、易安3大互聯網保險獲客成本區間在每客164-642元,水滴的獲客成本明顯更具優勢。
據水滴公司披露的數據顯示,2019-2021年,通過水滴籌發起眾籌項目的病患數分別為80萬人、170萬人和240萬人,增速明顯放緩。而同期通過水滴籌進行捐款的用戶分別為4億、3.4億和3.94億,捐款用戶數量難創新高。
水滴公司想做到了依靠水滴籌實現穩定的流量來源,但在水滴籌引發一系列爭議的背景下,用戶增速明顯放緩,水滴保的流量模式進入了瓶頸期。
03
爭議不斷
2016年4月,沈鵬從美團辭職創立了水滴公司,水滴籌應運而生,用沈鵬的話說,希望將“中國傳統的職工互助會或民間互助社群“互聯網化,以解決用戶重疾醫療資金問題。
水滴籌自上線起,實實在在的為不少病患家庭解決了燃眉之急,使得無力承擔高昂醫療費用的患者得以繼續接受醫療救治,從而挽救生命。水滴籌如今已為國內前排的大病籌款平臺,在互聯網背景下,普羅大眾的善意是水滴籌此類平臺得以存在發展的根本。
但水滴籌卻不止一次陷入詐捐風波,被網友們詬病“消費愛心”。
此前就有媒體報道,用淘寶買來的假病歷可以在水滴籌發起眾籌,不僅假病歷可以通過水滴籌平臺的審核,甚至眾籌文案也可以由淘寶上的個人商家代筆。而且,發起人通過掃描代筆者提供的二維碼,可以跳轉到水滴籌微信平臺發起眾籌。
2019年5月德云社相聲演員吳鶴臣突發腦血栓住院。治療近一個月后,5月1日,其家人在“水滴籌”平臺中發起上限百萬元的籌款,最終籌得14.8萬元。隨后有網友提出質疑,“吳鶴臣家在北京有兩套房一輛車為何還來眾籌”?
據央視網報道,2023年遼寧省阜新市海州公安分局偵破一起利用偽造水滴籌鏈接騙取籌款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斬斷了一條偽造水滴籌網站鏈接、收款接口和發布虛假籌款信息黑灰產業鏈條,該案為全國首例。
據水滴籌公眾號顯示,無力承擔醫療費用的大病患者可以發起籌款,籌款材料主要需要發起人信息、患者信息、求助說明、醫療證明材料和家庭經濟情況等。但具體有什么審核標準,不得而知,此前大家所詬病的也一直是水滴籌作為官方平臺對于籌款不加以審核,使得不少詐捐案例出現。
此外,有媒體曝光水滴籌中介抽成最高達70%引起了爭議。但隨后水滴籌發出公開聲明,強調籌款中介為第三方商業組織運作,以及水滴籌將持續打擊惡意推廣行為和水滴籌的服務費僅為3%。
公開信息顯示,2022年4月開始,水滴籌宣布試行收取服務費,用于維持平臺正常運營,收費標準為籌款金額的3%,單個籌款項目收費最高不超過5000元,此外,第三方支付通道收取0.6%的費用,任何超過3.6%的收費,都不是由平臺收取。
同時,水滴籌上線至今并未盈利,根據財報顯示,2023年水滴籌的運營虧損約2.46億元,虧損幅度有所收窄。收窄的原因是,自2022年4月水滴公司開始收取一定比例的眾籌服務費。該部分2023年的收入為1.627億元,同比增長4.4%。
在黑貓投訴上,最新一條關于水滴籌的投訴就是“水滴籌調查不實,隱瞞客戶財產,幫助客戶籌款”,籌款人名下有車有房但平臺信息不予披露,水滴籌的信息審核一直被質疑但好像并沒有改善多少。此外,關于水滴籌捐款后強制水滴保,也是消費者們投訴的主要內容之一,水滴公司“強買強賣”誘導消費已經是很久之前就有媒體報道的內容了。
盡管水滴公司不是公益性組織,但依靠水滴籌這個眾籌平臺起家的水滴公司,需要在公益與盈利之間找到平衡點。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