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首款新車亮相,為何股價反映平淡?快訊
從“性價比”邁向“高端化”的小米,將走過一段充滿不確定性的路程。
從“性價比”邁向“高端化”的小米,將走過一段充滿不確定性的路程。
官宣造車1003天后,小米集團(1810.HK)于12月28日正式發布了首款新車——SU7,預計將于2024年上半年銷售。
創始人雷軍表示,公司的目標是制造一輛媲美保時捷(P911.DF)、特斯拉(TSLA.O)的汽車,希望經過15-20年努力,成為全球排名前五汽車廠商。
SU7為純電動汽車,共有兩款車型:一種是后輪驅動版,行駛里程達到668公里;另一種是四輪驅動版,續航里程可達800公里。對比來看,特斯拉Model 3、Model Y、Model X和Model S的續航里程分別為713公里、688公里、664公里和672公里。
小米SU7外觀圖
來源:小米集團
本場發布會號稱“只發技術,不發產品”。現場,雷軍介紹了HyperEngine超級電機、CTB一體化電池、9100t超級大壓鑄、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等核心技術。雷軍稱,SU7 Max零百加速可達2.78秒,最高車速達265km/h,兩項成績超過了保時捷Taycan Turbo。
上述技術顛覆了受眾對小米“性價比”的傳統印象,旨在為高端電動汽車市場競爭奠定基礎。目前,分析師普遍認為SU7的售價在20-30萬之間。
根據華泰證券統計,今年1-9月,國內20-30萬純電轎車市占率排名為特斯拉Model 3(26%)、比亞迪(002594.SZ、1211.HK)漢EV(19%)、極氪001(12%)、海豹EV(11%)等。
“市場正在博弈SU7低配定價下探至20萬以下,或是維持在25萬以上,明年上半年公布定價是核心看點。”華泰證券指出。
在工信部12月26日發布的《減免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一批)中,兩款小米SU7在列。也就是說,小米購車者可享受最高3萬元的免征稅款。
相比發布會的熱度,資本市場反映卻較為平淡。當日,小米股價小幅下滑0.25%,截至12月29日收盤下跌4.18%至15.6港元。年初至今,公司股價上漲42.6%。
2021年3月宣布造車計劃以來,小米不吝資金投入。雷軍表示,公司第一輛車投入了3400名工程師、100億元研發資金,力度是一般車企的10倍以上。不過,這些投入能否最終轉化為產品銷量、帶動業績增長,才是投資者更為看重的。
小米并非唯一押注“手機+汽車”賽道的企業。例如今年9月,蔚來(NIO.N、9866.HK)推出NIO Phone手機,起售價為6499元;12月,華為問界M9正式發布,起售價為46.98萬元,預計2024年2月開始批量交付。
在智能手機增量見頂、新能源汽車激烈競爭的大背景下,消費電子與汽車產業的聯合,有望幫助企業找到業績增長的第二曲線,在現有紅海市場中形成差異化優勢。這也是小米期望看到的“人車家全生態”閉環。
隨著SU7發布,2024年的新能源市場也將出現新的變數。從“性價比”邁向“高端化”的小米,同樣將走過一段充滿不確定性的路程。
文 | 《巴倫周刊》中文版撰稿人 曹妍
編輯 | 喻舟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