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華榮“扛大旗”,阿維塔仍“扶不起”快訊
如今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內卷”嚴重,而在高端市場的競爭同樣慘烈。而承載著長安汽車電動化轉型和高端化升級重任的阿維塔,如今已經走在了“十字路口”。
如今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內卷”嚴重,而在高端市場的競爭同樣慘烈。而承載著長安汽車電動化轉型和高端化升級重任的阿維塔,如今已經走在了“十字路口”。
首先從銷量來看,阿維塔在今年上半年的整體表現依然難言出彩。據悉,在剛剛過去的6月份,其共交付新車4682輛,同比增長了167%,而這也是建立在去年同期基數較低的情況下。而上半年其累計銷量僅為2.9萬輛,單月銷量不足5000輛。而盡管今年阿維塔的銷量目標下調至9萬輛,但是要想完成目標,下半年平均每月的銷量也要超過1萬輛。
對比來看,其上半年的整體銷量不及理想、問界等品牌單月的成績,要知道蔚來汽車如今的月銷量已經穩定在2萬輛以上。而即便是在長安內部對比,阿維塔的表現也十分不理想。據悉,長安啟源上半年交付了7.3萬輛,深藍汽車上半年交付了8.38萬輛。
要知道,阿維塔自成立之初就集長安、華為、寧德時代眾多資源于一身。長安汽車董事長更是直言:“只要阿維塔需要,長安就全力支持,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技術給技術。”而在去年12月份阿維塔還宣布,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擔任阿維塔科技董事長。而這一人事變動,在外界看來是長安汽車集團將給予阿維塔更豐富的資源傾斜。
不過由于銷量不及預期,阿維塔的經營壓力還在不斷加大。根據財報顯示,阿維塔在2022年的凈虧損為20.15億元,而到了2023年進一步擴大83.22%至36.93億元。而在今年年初舉辦的長安汽車全球伙伴大會上,朱華榮也表示,阿維塔是所有長安汽車品牌中“失血”最嚴重的板塊。
雖然說阿維塔是要錢給錢,要人給人,但是持續的虧損情況下,其不得不在營銷渠道上進行變革。
此前阿維塔表示,僅在一線核心城市門店保留直營模式,其他城市逐步改為經銷商合作模式。阿維塔總裁陳卓在北京車展期間曾表示,2024年阿維塔將擴充120家門店,年底門店預計會達到470—500家左右。盡管取消直營模式能夠讓阿維塔減少支出,剝離這塊重資產“包袱”。并且通過經銷商模式可以快速擴大門店范圍,但是以當前阿維塔的銷量規模,能否支撐起500家門店的經營依然是個大大的問號。
同時,阿維塔也將改革的目標直指管理層。據悉阿維塔管理層內部將發起薪酬變革,也就是說管理層月度收入將與銷量直接掛鉤,并增加浮動比例,且管理層年終銷量目標額外加壓1萬輛,今年阿維塔的銷量目標將達到10萬輛。
除此之外,阿維塔在產品價格方面也進行了松動。其中阿維塔11的售價門檻已經從34.99萬下降到30萬元。而阿維塔12更是不再固守30萬元的基準線,起步價為26.58萬元,同時進入7月份阿維塔12還給出了2.2萬元的優惠政策。
此外阿維塔在保持純電車型同時,也將推出增程版車型,其中阿維塔07將在今年下半年上市,而阿維塔E16車型有望四季度上市,也將提供純電和增程雙版本。這樣一來,售價還將進一步拉低,以便實現銷量的提升。但是在增程版車型的賽道中,已經有理想、問界、零跑等品牌布局,姍姍來遲的阿維塔能否打開局面,依然是個未知數。
而盡管阿維塔還有華為、寧德時代的技術加持,但是阿維塔只是華為、寧德時代合作的伙伴之一,無論是智駕技術還是電池技術都不具有唯一性和稀缺性。再加上偏高的售價以及過于個性的外觀設計,因此這也是阿維塔近些年一直不被消費者認可的主要因素。
如今汽車市場的競爭局勢愈加復雜,有恒馳、高合這樣面臨退市局面的品牌,也有小米這樣的上市即火爆的品牌。而對于阿維塔和朱華榮來說,雖然近些年并未出現過較大的產品質量和經營策略的問題,但是如何提振銷量依然成為一大難題。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