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屠夫比亞迪,為何成“全民公敵”?快訊
也許是槍打出頭鳥,也許是別人壓力釋然,也許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仿佛一夜之間,銷冠比亞迪就成了“全民公敵”。
也許是槍打出頭鳥,也許是別人壓力釋然,也許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仿佛一夜之間,銷冠比亞迪就成了“全民公敵”。
從2022年開始登上國內銷冠寶座的比亞迪,在享受鮮花的同時也面臨著各種爭議。
6月以來,在各大公開場合上,針對“卷價格”這一行業現狀,多位汽車大佬都進行了或明或暗的批評,明里暗里地將矛頭直指比亞迪。
例如扶持問界成為新勢力銷冠的華為余承東表示,車企更應該去“卷價值”,而不僅僅是“卷價格”。無形中,他將比亞迪的優勢只歸結于“卷價格”這一個維度上。
在早前的在2024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更是有多位汽車大佬提及比亞迪的“卷”。
吉利李書福指出,中國汽車工業的內卷程度全球第一,價格戰層出不窮,這既是好事也是壞事,有可能會致偷工減料、造假售假等無序競爭。
其中以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的發言最為引人注目,他直接批評比亞迪“這樣‘卷’下去不是辦法,企業目的是盈利,為社會做貢獻”,同時呼吁“堅持長期主義,著眼長遠發展”。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比亞迪的確堪稱“卷王之王”,就連余承東都親口蓋章認定,全世界No.1的卷王應該是比亞迪。
2021年,比亞迪以一己之力引爆插混市場,以超強的產品定義和定價能力殺出合資品牌的重圍。
2023年比亞迪率先喊出“油電同價”的口號,并同步推出多款備受消費者瘋搶的爆款車型。這一年,比亞迪爆賣302萬輛,成為國內名副其實的銷冠,而且還躋身全球十大車企行列。
進入2024年,比亞迪“卷上加卷”,推出多款榮耀版車型,宣告車市進入“電比油低”新時代。
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其他車企,尤其是諸多還以傳統燃油車為主的合資品牌,一時之間風聲鶴唳,市場份額大幅下滑。
曾慶洪的反應為何那么激烈?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廣汽集團銷量的大幅下滑。
今年前5個月,廣汽集團總銷量還不到70萬輛,同比大跌近25%,其中廣汽本田下滑24%,廣汽豐田下滑27%,廣汽埃安下滑38%。
就連余承東都不得不承認,“不是我們不想去卷成本、卷價格,是沒這個能力”,而比亞迪之所以成為“卷王”,是因為它有超低成本的能力。
比亞迪的這種能力,主要得益于兩個方面:
其一,比亞迪以技術驅動為理念,幾十年來深耕新能源核心技術,構建了深不可測的“技術魚池”,撈出一條條讓行業位置震撼的技術大魚:刀片電池、e平臺3.0、DM-i超級混動、云輦、易四方、璇璣架構等。
其二,比亞迪具有其他任何一家新能源車企,都無可比擬的規模效應。上述兩個優勢疊加,讓比亞迪的價格下探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數據顯示,比亞迪營收不是最高,凈利率也不是最高,但卻是國內最能賺錢的車企。
2023年比亞迪凈利潤超300億元,是排名第二的上汽集團的兩倍還多。盡管上汽營收比比亞迪高出1400多億元,但其凈利率只有2.76%,遠低于比亞迪的5.20%。
另外,凈利率高于比亞迪額理想、長安、北京汽車,營收均未突破2000億元,體量不及比亞的三分之一,凈利潤就更難以望比亞迪項背。
所以事實就是,那些打不過比亞迪,在自由市場中已經沒有能力與比亞迪競爭的企業,才會將比亞迪定義為“全民公敵”。
而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上,非常歡迎“價格屠夫”比亞迪“卷價格”。因為只有這樣,消費者才能獲得更多實惠,以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好的產品。
更何況,如果在國內都沒有競爭能力,還需要國家介入才能生存,遑論走出國門,與歐美日韓大型跨國車企競爭呢?
如果中國汽車這樣永遠甘做“溫室花朵”,中國就不可能成為汽車強國。反而,我們需要更多比亞迪這樣勇于競爭且擁有超強競爭能力的車企。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