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點第三次上市征程挑戰重重:高虧損與高依賴快訊
繼此前遞交上市申請材料“失效”后,近日多點DMALL再度遞表、逐夢港股。
多點DMALL上市征程第三次被“激活”。
繼此前遞交上市申請材料“失效”后,近日多點DMALL再度遞表、逐夢港股。
作為張文中的“二次創業”,多點DMALL主要為本地零售業提供零售數字化解決方案,包括零售SaaS、營銷及廣告增值服務及即時電子商務服務等。
此次聆訊資料主要更新了2023年的業績數據。2023年多點DMALL實現收入17.5億元,同比增加16.6%;凈虧損6.55億元。
而從披露的聆訊資料來看,多點DMALL這次仍是“帶病闖關”。一方面,公司對物美集團等關聯實體越來越依賴,業務獨立性存疑;另一方面,公司營收增速不斷放緩,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累計虧損66.02億元。
3年累計虧損超33億元,深陷虧損泥潭
雖有“中國最大、亞洲領先的零售云解決方案服務提供商”之稱,但多點DMALL上市之路卻一波三折。
2022年12月和2023年6月,多點DMALL曾兩度向港交所遞交聆訊資料,但均因申請滿6個月無明顯進展而“失效”。如今,多點DMALL再次啟程。
聆訊資料顯示,截至目前,張文中通過物美科技、CelestialLimited、OdorNiceLimited及其它實體合計控制多點DMALL58.36%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2022年,張文中卸任多點DMALL董事會主席,目前僅擔任公司高級顧問。張文中的外甥張峰為公司聯合創始人,擔任其執行董事兼總裁。
2021年-2023年,多點DMALL營業收入分別為10.45億、15.01億和17.50億,凈利潤則分別虧損了18.25億、8.41億和6.55億,經調整虧損分別約為9.59億、2.96億、1.40億元。截至報告期末,多點DMALL累計虧損分別約為51.99億、60.08億、66.02億元。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近些年來,多點DMALL開啟了省錢模式,放緩了研發和營銷的投入。報告期內,公司的研發開支由6.14億元降低至5.51億元,占總收益比重從58.8%到31.5%;銷售及營銷開支分別由6.08億元降低至1.80億元,占總收益比重從58.2%到10.3%。
對于持續虧損的原因,多點DMALL在聆訊資料中表示,公司于整個往績記錄期的虧損狀況乃由于隨著業務增長及發展而產生的開支以及綜合電子商務服務的物流成本。
拆解來看,零售核心服務云是公司營收的主要來源,目前占比超七成,但是該業務的毛利率卻大幅下滑,由2021年的59.3%下降到2023年的41.7%。
公司的營業成本增長較快,由2021年的6.87億增長到2023年的10.37億,2年時間中增長了51%。其中,外包及其他勞工成本由507.3萬快速增長到了4.65億。
此外,公司的償債壓力也在不斷增長。2023年,多點DMALL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只有5.33億元,
相比2020年底的11.35億元已近乎砍半。而公司短期借貸及長期借貸當期到期部分為2.02億元,長期借貸為3.21億元。
收入依賴物美,成立9年仍未獨立
關聯交易問題依然是多點上市最大的攔路虎。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在2023年5月證監會對多點DMALL上市的問題反饋中,就主要提到關聯實體在業務、資產、人員、機構、財務等方面的獨立性,以及關聯交易的真實性、公允性和可替代性等。
作為物美“一手養大”多點DMALL,雖從2015年成立以來,多次強調多點和物美是相互獨立的兩家公司,但多點仍以“物美系”作為收入關鍵來源。貝殼財經記者發現,多點DMALL最新披露的聆訊資料中出現超300次的“物美”。
根據聆訊資料,2021年-2023年期間,多點來自關聯客戶的收入從7.09億增加到了13.1億,占營收比重從67.9%提升至74.9%。
具體來看,多點DMALL的關聯客戶主要是“物美系”,包括物美集團、麥德龍中國實體、重慶百貨集團、銀川新華集團及百安居實體。其中,來自物美集團的收益分別4.73億元、6.62億元、9.27億元,分別占總收益的45.3%、44.1%及53%。來自麥德龍中國實體的收益占比分別是9.6%、17.3%及14.9%,來自重慶百貨集團的收益占比分別是9.4%、7.9%及3.7%,來自銀川新華集團的收益占比分別是3.6%、2.0%及3.1%,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內,多點提高了操作系統的平均抽傭率,由2021年的0.3%增加至2023年的0.4%。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三年,多點DMALL的凈收益留存率(衡量公司在一段時間內留住及擴大其現有客戶群的能力,并表明客戶忠誠度水平及彼等繼續為公司的產品付費的意愿)也出現了大幅下滑,分別為208%、140%及114%。
多點DMALL表示,“2023年,多點的整體凈收益留存率與2022年相比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若干客戶選擇自營O2O電子商務業務導致O2O平臺服務費減少;通過公司的O2O平臺為若干零售商客戶處理的商品交易總額及下達的配送訂單數量減少;及廣告客戶減少廣告部署。”
海外市場收入僅占7%,第二增長點難尋
據頭豹研究院的《零售SaaS報告》,越來越多的中小型企業愿意為零售SaaS服務付費,預測零售SaaS的市場規模將于2027年達到689.91億元,2023-2027年復合增長率為34.93%。
而當前,零售SaaS大多面臨持續虧損的困境。從上市的零售類SaaS產品提供商微盟集團和中國有贊的財報來看,2021年至2023年,微盟集團虧損分別為8.53億元、19.19億元、7.61億元,中國有贊的虧損則分別為32.93億元、6.45億元、0.50億元。
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告訴貝殼財經記者,SaaS行業在中國發展壓力巨大,目前來看很難成為獨立的可盈利的商業模式,要么成為電商平臺的附屬,要么建設完整的銷售渠道或平臺幫助商家提升銷量。
多點Dmall也在計劃擴大及多樣化客戶群。前不久,多點DMALL與胖東來簽約,為胖東來提供數智化系統和智能物聯服務。聆訊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末,多點Dmall已為677家客戶提供服務,較2021年的352家增長近五成。
“盡管我們計劃擴大及多樣化我們的客戶群,我們仍然預計在可見的未來依賴我們的主要客戶。特別是,我們預計物美集團將繼續占我們收益的絕大部分。”公司在聆訊資料坦言。
此外,多點Dmall也將目光轉向海外市場。2021年-2023年,多點Dmall來自外部客戶的海外收入占比有所提升,分別占總收入的1.9%、5.4%及7.0%。海外收入由2021年的2030萬元增加至2023年的1.23億元。
對于本次IPO的募集資金用途,多點Dmall表示,主要用于開發新應用程序及新服務模塊,尋求增長策略互補的戰略合作、投資及收購等方面。
此外,多點Dmall還稱,將推動海外擴張,并計劃于2024年進入文萊及印尼市場。對于海外擴張,多點Dmall表示,將用募集資金聘請約500名具有海外行業經驗的研發人員開發模塊,以支持公司在東南亞、歐洲、中東及非洲等海外市場發展。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趙方園 編輯 陳莉 岳彩周 校對 柳寶慶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