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拉拉五戰港股IPO:營收增長19% 但估值跌回四年前快訊
貨拉拉非會員傭金率已調降至15%,其中貨運平臺服務是貨拉拉的核心業務,貨拉拉的營收分別為10.36億美元、13.34億美元、15.93億美元。
【TechWeb】4月16日消息,在同城貨運賽道激戰多年,貨拉拉第五次叩響港交所的大門。
近日,貨拉拉母公司“拉拉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更新了招股書,第五次沖擊港股IPO。在此之前,貨拉拉分別于2023年3月28日、2023年9月28日、2024年4月2日和2024年10月2日申請在港交所上市。
根據最新披露的招股書,2022年至2024年,貨拉拉的營收分別為10.36億美元、13.34億美元、15.93億美元,總體呈現逐年增長態勢,復合年增長率為24%。

相對應的,同期內的經調整凈利潤分別為-1210萬美元、3.91億美元、5億美元,已連續兩年保持盈利。
不過,亮眼的財務數據并未提振資本市場信心。胡潤研究院數據顯示,貨拉拉估值從2023年的900億元降至2024年的650億元,跌回2021年水平。市場對其業務模式的可持續性和增長潛力仍存疑慮。
招股書顯示,貨拉拉的營收主要來自三大板塊,貨運平臺服務(51.7%)、多元化物流服務(33.1%)和增值服務(5.9%)。其中貨運平臺服務是貨拉拉的核心業務。
該業務板塊采用混合變現模式,收入主要來自司機會員費以及司機完成訂單后,向他們收取傭金。也就是說,司機是最大的營收貢獻者。但近年來貨拉拉卻深陷“壓榨司機”的輿論風波。
據不完全統計,2021至2023年三年間,貨拉拉遭遇交通運輸部約談12次,指向的問題包括隨意調整計價規則、多重收費、惡意壓價競爭、抽成比例或會員費過高等。
最新招股書披露,貨拉拉非會員傭金率已調降至15%,一級、二級、三級會員的會員月費分別調降至209元、499元和709元,對應傭金率為11%、8%和5%。
此外,貨拉拉業務高度依賴國內市場,2024年90.7%的收入來自中國境內,境外收入僅占9.3%,海外業務拓展尚未有明顯成效。
業內認為,盡管貨拉拉的盈利能力持續優化,但圍繞其國際化拓展、業務機構以及平臺與司機之間的矛盾等問題,外界的質疑與爭議一直都在。貨拉拉能否在這次IPO中打破困局,仍有待時間檢驗。(周小白)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