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魏:我們能不能在深圳建立一個區塊鏈的特區?區塊鏈
“歷史是一個很長期的過程,同樣偉大的創新需要社會的呵護和寬容。區塊鏈的創新特別需要深圳特區支持。”
2018年6月8日至10日,“2018(第二十屆)中國風險投資論壇”在深圳五洲賓館隆重召開。本屆論壇由民建中央、廣東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廣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王巍出席此次論壇,并在“區塊鏈新時代”主題論壇致辭并發表主題演講。
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王巍
王巍理事長在論壇致辭中首先表示:我代表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做一個簡短的致詞,2015年11月份在北京成立中心,2016年在浙江建立第二中心,2017年在上海做了第三個中心,最近兩個月在迪拜和硅谷成立兩個中心,7月1日將在深圳落地第六個中心,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是國內第一批從事區塊鏈研究和應用的機構組成的,此次論壇在場的有五、六位理事,我們希望在區塊鏈比較熱的時候,大家有秩序的陸續形成行業的共識,我們在道德、技術和標準下,共同形成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從底層推動向區塊鏈應用的方面努力,也希望大家一起祝賀今天的會議成功。
隨后,王巍理事長發表主題為:“我們需要一個區塊鏈特區”的主題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大家早上好!中央政府當年給深圳一個經濟特區的待遇,于是40年來,在無數年輕人的奮斗下,在監管部門的寬容與呵護下,我們看到深圳成為中國的一個重要的典范,經濟改革開放的領袖。深圳不僅僅是中國的領先城市,也是全球的一個發達的城市。今天的區塊鏈大潮剛開始,我們希望在這里討論,能不能在深圳建立一個區塊鏈的特區。
第一,區塊鏈為什么這么火?
空前的財富效應。這個對中國人具有獨特的吸引力,在過去幾十年野蠻生長中,對財富的追求很狂熱,對于一個曾經極度貧窮的民族而言,也是可以理解的。區塊鏈給相當多的人帶來空前的財富,而且是在非常短的時期,這獲得傳媒、商人和普通大眾的關注,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其次、85和90后所謂的“硅基人類”,他們在互聯網上接受觀念的方式和社會行為與傳統一代完全不同,不僅是打破了傳統的金融或者產業的界限,而是從底層各個角度來顛覆現有金融的體系。同樣,新的互聯網生態瓦解了整個產業的格局。在區塊鏈我們有了礦圈、幣圈、鏈圈和投資圈。區塊鏈的概念用在幾乎所有的行業,從產權到音樂、出版,我們今天看到的區塊鏈概念彌漫著所有的產業,很難定屬于什么產業,應該由誰監管和由誰制訂規則,這是今天的困難的地方。
金融啟蒙和金融監管的嚴重滯后。金融在中國是壟斷產品,在西方,金融是經過幾百年的市場演變形成的,金融是所有人達到監管底線就可以參與,是一個自由發展的市場。在其發展過程中有太多失敗、淚水甚至血,因此西方投資者和消費者對金融基本常識是理解的。在中國,金融是官方的高度壟斷,民間就一定會高度的陰謀化,大家不了解金融。突然開門之后,特別是互聯網空間上,所有人都在做金融,不了解金融的基本底線。大眾的金融愚昧是一個深厚的社會土壤。
同樣管制也一樣,早期的金融監管的干部很多是部隊的轉業軍人,政治素質高,進入金融財政這些國家的保密部門,接受金融的啟蒙和教育也很少,邊干邊學。監管與市場機構之間沒有互相博弈的關系,一旦出現問題,先把你打死,不存在討價還價的關系。這一方面擴大了監管權利,另一方面也使得監管非常的脆弱,缺乏一個和市場磨礪的關系,互相提升的過程。這也導致今天區塊鏈監管是一方面非常壓抑,另一方面是非常抵觸,關系緊張,缺乏應有的互相尊重和妥協。
還有一個火的原因是全球金融市場的創新,全球各國同樣面臨一個新的領域,都在爭奪的創業者,幾十個甚至上百個主權國家都在非常亢奮的討論區塊鏈,特別是一些小國,希望作為立國之本,例如瑞士,這種情況特別多,越是小國沒有什么可損失的。
最后,貨幣工具的革命改變了整個人類交換的媒介,從早期的貝殼、金屬幣、到信用卡,到中央銀行貨幣,到今天的比特幣,整個的支付手段和交易的工具發展的根本的革命,每一次的革命都會導致生態革命,我們正在面臨全球金融革命的突破,誰將成為領袖,誰將被淘汰,這是所有人都焦慮的。從國家角度來說,誰能留住這批年輕人,留下了創新動力,誰能給他們充分的條件和這個機制,是一個國家的競爭,所以我們非常關注下一場金融革命在哪一個國家發生。
第二,區塊鏈是不是需要監管?
這本來不是問題,但是現在出現了大的問題,相當多的年輕人在談區塊鏈并不需要監管,認為區塊鏈本身有自己監管的功能。這是錯誤的看法。所有的公共空間和所謂的經濟學的外部效應,都需要監管,公共場所的大聲喧嘩都是需要監管的,比特幣交易直接影響到主權貨幣的權威,影響到現存國家貨幣交易之間的規則,當然要接受金融監管,這是不需要討論的。
另外,還有一個道德和法律的底線,現在加密貨幣領域出現的詐騙、洗錢、走私、傳銷等等都需要監管。2008年開始的比特幣首先就從貨幣的點對點支付開始創新,后來出現的加密貨幣交易所等,都是立志要去中央銀行化,去金融中介,得到金融監管的關注是自然的。早期創新者都比較的天真,我記得在4-5年前在座的鄧迪理事長給我推廣比特幣貨幣的時候,讓我安排中央銀行官員討論,和他們合作。我當時告訴鄧迪,這是與虎謀皮啊。今天中央銀行也在做數字貨幣,這和你們說的區塊鏈貨幣完全不是一回事。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濫用一定會危急中央銀行甚至政府功能,懂的人都懂,無論你如何花言巧語來掩蓋,都會涉及監管。
所謂的區塊鏈的自我監控,社區信任等,我叫它是金融烏托邦主義,聲稱區塊鏈可以自己約束自己,加強內部信用,從來沒有出現過。我們當年都了解圣西門傅立葉歐文等建立的社會主義烏托邦社區,沒有外力和規則,僅僅是所謂共識是無法維持的。你可以把所有的歸結為算法,認為算法決定一切。就像前年一本書叫人類簡史,用故事可以解釋人類的歷史,這只是一個學者的角度而已。人人都可以不同角度解釋歷史,文明除了故事,還有武力和政權解決。你可以偏執地堅持你的立場,但世界上除了算法,還有其他的立場,所有立場之間的妥協才成為今天的社會,算法不會決定一切。
大家喜歡故事,聽故事會把問題簡單化。許多人講500年前復式記帳法改變了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和威尼斯的信用體系,于是整個社會改變了。今天區塊鏈的分布算法與500年前記賬革命一樣偉大,當然這是非常好的故事。我看不能這么簡單的理解,記帳法僅僅是一種工具,會幫助股份公司形成、處理市場的復雜交易,但是比這更強大的是軍事力量和政治力量。當年法國大革命的直接爆發點是攻打巴士底獄,更直接原因是法國國王把當時的財政部長奈克給開除了,因為他公布了財政報告,讓公眾看到國王的腐敗,導致法國三個等級一起開會,然后出現大革命。這個非常的復雜的過程,也可以簡單地說是法國大革命起源于財務報表。歷史可以娛樂,但不完全是這樣簡單的。我堅定的相信區塊鏈有巨大的前途和變革,但不能一意孤行,以為區塊鏈算法可以改變一切。
最后,文明的基礎是交易和規則,交易很重要,但是交易需要有規則,算法和區塊鏈可以幫助形成新的規則。我們一定要關注改變規則的所有變化,這會改變文明,因此我們必須今天高度的關注區塊鏈對規則的創新,同時也要尊重現有的規則,在平等博弈中妥協和發展。不要主攻金融,打正面戰,多關注非金融領域應用,保存實力,避免過早犧牲。
第三,誰來監管區塊鏈?
區塊鏈算法有很多技術的機制,分布式、無法篡改、可以溯源,這都是內部機制,有自己糾正自己的功能,不可篡改,可以自我監管。區塊鏈成長中也有監管,是競爭出現的監管,這種博弈的過程都會形成這樣的條件。區塊鏈的商業競爭,包括應用、盈利和能不能合作,又形成市場的監管。此外,還有道德監管、不作惡,求共識。還有金融的監管,用自己的錢和用別人的錢這是根本不同的兩種方式。用自己的錢,也要有投資的資格監管,用別人的錢更必須有復雜而嚴厲的金融監管。
最后一個,區塊鏈應該在深圳有獨特的機會,深圳可以形成區塊鏈特區。歷史上看,區塊鏈創新與當年的輪子發明、電話和汽車等發明一樣,都有共同的幾個規則。
所有的創新都會破壞現有規則和秩序,因此社會要文明和寬容。所有的創新都會破壞原來的規則,都會遇到抵御,所有的創新都會惡意牟利,哪一個行業和哪一個時代都有所謂的壞人,這是正常的。不僅僅是區塊鏈,在互聯網、地下錢莊都有壞人。很多好人,動機和過程都好,但時運不濟,失敗了,結果成了壞人。也有很多人是自私的,甚至蓄意詐騙,結果卻成功了,成偉人了。歷史上這種例子太多了。我覺得歷史和社會對創新的寬容很重要。所有的創新都會被壓制、有犧牲,一定注意跑長跑,不要一意孤行,吐血去跑,跑長跑要有接棒的準備,起跑的不一定會沖線。
偉大的創新需要視野、學習和妥協。區塊鏈圈了很多人突然暴富,以為自己成功了,很自信偏執,以為不需要學習了。在互聯網范圍中,馬云也是不斷失敗,后來才不斷學習成功的。不要太相信自己的天才視野,歷史是一個很長期的過程,同樣偉大的創新需要社會的呵護和寬容。區塊鏈的創新特別需要深圳特區支持。昨天深圳金融辦負責人告訴我很多令人振奮的深圳現象,特別印象深刻的是,深圳人的平均年齡32歲,這么年輕有為的城市!在深圳創業的年輕人太有福氣了,希望在深圳形成區塊鏈特區,大家一起努力!謝謝大家!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