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8也可以無線充電了 和Note 8相比會如何?通信
眾所周知,三星從Galaxy S6起便開始全面推廣無線充電,今年新款旗艦Galaxy S8、Note8當然也支持無線充電功能。而隨著iPhone 8系列的發售,蘋果手機現在終于也用上了Qi標準的無線充電。不少網友…
眾所周知,三星從Galaxy S6起便開始全面推廣無線充電,今年新款旗艦Galaxy S8、Note8當然也支持無線充電功能。而隨著iPhone 8系列的發售,蘋果手機現在終于也用上了Qi標準的無線充電。不少網友認為,蘋果這么晚推出無線充電技術是為了更完善的準備,因而蘋果的無線充電技術優于三星似乎成了理所應當的事,但根據外媒最近的測試,事實似乎并非如此。
對于無線充電技術的飛速發展,不少用戶表示無法充分體驗到其優勢所在。
其實很簡單,受限于各種不同接口以及數據線的干擾,手機充電的體驗并不好。無線充電的應用可以快速解決各種數據線和接口不兼容的問題,同時解放手機充電的最后一米距離,提升手機充電的便捷性將成必然。
巨頭紛紛加入無線充電,同為旗艦手機iPhone8和Note8誰的技術更好?
在了解iPhone8無線充電之前,先看下行業一直以來的踐行者——三星。首先來看看三星的無線充電發展史。
三星無線充電器從誕生起,就一直在功能和形式上不斷進化。 2015年初,三星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新設計,將無線充電集成電路嵌入Galaxy S6和S6 edge中,力使每一位智能手機用戶觸摸到科技所帶來的便捷生活體驗。2016年,三星又創新性以無線充電臺(EP-NG930)增強體驗,它可讓用戶在充電時更方便地查看通知或觀看視頻,同時它還具有兩個嵌入式線圈,允許手機在水平或垂直位置上進行充電。
到了Galaxy S8,新的無線充電器已然成了S8的時尚輔助工具。其新穎的創新設計使其可以充當充電墊和支架,垂直或水平放置手機,讓你在充電時還能以舒適的視角觀看手機。當定位為支架時,設備允許用戶與他們的手機進行交互,例如打電話,查找歌曲或查看他們的通知,而不會中斷其充電。而且它非常容易折疊,更加易于攜帶。
一個是最新配備無線充電技術的iPhone8,一個是早已成為三星標準配置的Note8,兩部各自品牌內最新的旗艦手機在無線充電技術上到底哪個更加成熟,哪個充電更快也一直是我們所期待的。
近日就有外媒做了相關的測試,來對比iPhone8和三星Note8這兩部手機之間的無線充電速度,按照充電百分比來進行記錄
按照外媒的測試結果,無線充電15分鐘后,三星Note8和iPhone8的充電百分比分別為11%和10%,兩者之間的差距并不明顯。而在無線充電1小時后,三星Note8和iPhone8的充電百分比分別為40%和32%,這時候三星Note8的無線充電速度優勢已經開始體現出來,高出iPhone8充電量的8%。無線充電1.5小時后,三星Note8和iPhone8的充電百分比分別為59%和46%,三星Note8的無線充電速度遠遠高于iPhone8,充電白分別領先13%。無線充電2小時后,三星Note8和iPhone8的充電白分比分別為79%和59%,三星Note8的無線充電速度遠遠高于iPhone8,充電白分別領先20%。
而三星Note8電池容量3300mAh,完全充滿電需要耗費時間為2小時41分鐘。iPhone8電池容量為2691mAh,完全充滿電需要耗費時間為3小時54分鐘。
不得不承認,在無線充電的速度方面,三星Note8還是以絕對性的優勢勝出,iPhone8盡管是今年才使用上這個新技術,還是被三星Note8甩了幾條街。一向如此“任性”的蘋果一直到現在才加入無線充電技術,卻依然不盡人意。已經多年沒什么創新的蘋果,恐怕只能靠iPhoneX來打這場翻身仗了。
在后智能機時代,手機創新越來越集中在外觀方面,尤其是終端無孔化將會是iPhone外觀推崇的最終目標。根據蘋果近年的設計來看,從只有一個Type-C接口的New Macbook到iPhone7取消3.5mm耳機接口采用無線耳機Apple AirPods可以看出,蘋果是要干掉所有有線,回歸無線。未來,蘋果甚至有可能取消Lightning接口,而終端無孔化則需要建立在無線充電的基礎上保證續航。
iPhone 8無線充電成唯一亮點 和Note8比呢?
盡管如今還是有線充電時代,但iPhone一向都是其它手機廠商的跟風對象,隨著iPhone8標配無線充電,無線充電技術很有可能將從“可有可無”變成“中高端機標配”,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未來3年內將會演進成有線無線并用,有線充電和無線充電的行業分水嶺必將隨之而來,而后必然是手機無線充電的時代的來臨。
來源:天極網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