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IPO招股遭滑鐵盧?10萬投資者參與 9倍超額認購通信
有消息稱,目前李嘉誠、馬云和馬化騰都以個人名義認購小米股票,金額在數千萬至上億美元不等。但這些消息未得到證實。
6月28日中午,香港市場首家“同股不同權”新股小米(01810.HK)為期4天的招股截止。
盡管之前屢傳小米被投資者取消認購,但接近小米IPO的中介人士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小米公開認購非但沒有遇冷,數據比預期要好很多。截至6月28日12時,共有超10萬投資者參與小米的散戶認購,認購總額超10.3億股。根據港股市場中央結算中心的時間因素,這一數據暫未包括散戶今日半天提交的認購數。
據小米招股書顯示,小米香港公開發行股數為1.08億股,發行價區間17至22港元。
也就是說,即使不包括6月28日散戶提交的認購數據,小米現在公開認購已達9.5倍。
有說法稱,小米此次散戶認購是港股2011年以來發行規模50億美元以上IPO中,認購倍數最高的,也是今年以來全球認購散戶規模最大的IPO。不過,相比較閱文集團、平安好醫生等一批2017年在香港上市的新經濟股超過600倍的認購倍數,小米認購倍數并不高。
小米的IPO認購過程一波三折。
6月25日至6月28日,小米在香港上市招股,但前兩天的認購情況低于預期。
截至6月27日中午,14家券商累計借出?I展(保證金)逾97億港元,相當于超購3.06倍,低于5到10倍的預期。更有香港媒體報道稱,時富金融及輝立證券被投資者抽飛(取消認購)約17億港元。此外還有港股基金經理透露,很多機構都是以限價的方式在18港元認購。
有分析稱,這與香港股市情況情況不佳有關。小米于香港公開招股首日,恒生指數跌破29000點關口,失守250天牛熊分界線。此外也受到外圍市場影響,近期受到貿易摩擦影響,美國科技股大跌。
除了市場面的因素,發行定價才是小米招股熱度的關鍵。
小米此次在香港首次公開招股每股招股價將在17-22港元,此價格區間對小米的估值為539億美元至690億美元。按照2019年調整后預期盈利計算,小米市盈率達到27-34倍,而蘋果目前市盈率為18.34倍。
外界認為,小米的盈利模式尚未被證明,但市盈率已經超過國際上頂尖的高科技公司,包括蘋果、特斯拉、阿里巴巴、騰訊等擔心缺乏盈利支撐導致估值虛高,上市后的動力也可能不足。
對此,小米創始人雷軍6月23日在香港的投資者推介會上回應稱,“可能很多人很糾結,小米是硬件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過去一個星期我們跟投資者反復地溝通,大家發現小米是全球罕見的既能做硬件,也能做電商,也能做互聯網的全能型的企業,這種企業在今天的市場上非常罕見。”他認為市盈率不能和其他硬件或互聯網企業相比。
界定小米僅僅是硬件公司,還是一家互聯網公司,會對小米的估值產生較大的差異。在香港上市的很多新經濟公司都還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市場吸收雷軍的概念還需要時間。
談及市盈率的問題,小米首席財務官周受資表示,從估值的角度,核心在于公司的增長速度,小米在快速增長,去年的收入比上年增長67.5%,今年一季度加速增長,增速達到了89.5%。此外,小米的市場機會很大,手機市場還能持續增長,還有新品類和國際市場的拓展;小米走的是高效的性價比路線,所以也能持續增長。
在香港舉行完上市推介會后,這兩天,小米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和一行高管又分頭前往美國紐約、波士頓、舊金山、芝加哥、新加坡和倫敦路演,為小米成功IPO繼續奔走。
有消息稱,目前李嘉誠、馬云和馬化騰都以個人名義認購小米股票,金額在數千萬至上億美元不等。但這些消息未得到證實。
小米預計將于6月29日定價,7月9日掛牌。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