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實用主義:小國的區塊鏈之路區塊鏈
從目前來看,區塊鏈市場未來具有極強的不確定性,它有可能會歸零,但同時也有可能摧毀并替代現在的某個成熟領域市場,則具有先發優勢的小國自然占盡優勢。
“區塊鏈”是08年由中本聰首先提出的,這是一項結合了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具有“去中心化”、“數據難以篡改”、“信息安全性高”等特點。經過10年的發展,目前區塊鏈技術已經發展到3.0時代,影響的領域和人群越來越多,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忽略這項新技術。
但各國政府對待區塊鏈技術的態度并不相同,總體來說,傳統大國對于區塊鏈采取的是“謹慎推進”的政策,而很多小國則大膽的多,對區塊鏈產業開了“一路綠燈”,用業內的話來說就是“All in”區塊鏈。
為什么大國和小國對待這項新技術的態度如此不同?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需要將區塊鏈應用分成兩類:A類是區塊鏈 技術,類似互聯網 ,就是利用區塊鏈技術與傳統行業結合,達到提升傳統行業的效益或降低成本的目的;B類是區塊鏈發行加密貨幣,即采用區塊鏈技術為了融資發行的各類加密資產及其交易市場。
一般大國會鼓勵A類應用,而對B類應用采取謹慎對待甚至是禁止的態度。
以中美俄為代表。美國作為全球科技創新最發達的國家,一直對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持積極地態度。2017年2月美國亞利桑那州通過區塊鏈簽名和智能合約合法性法案。同月,美國國會宣布成立國會區塊鏈決策委員會,美國醫療保健部門ONC舉辦醫療保健黑客應用開發馬拉松,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醫療保健領域當中。國會行政部門也承認了區塊鏈的潛力,呼吁發展區塊鏈技術在公共部門中的應用。但同時,對于加密貨幣的交易,美國制定了較為嚴格的政策,很多區塊鏈項目的白名單申請和投資者認證中都明確表示不接受美國公民投資。
中國和俄羅斯政府對區塊鏈的態度十分類似,一方面嚴厲禁止本國公民交易加密貨幣,而另一方面大力支持區塊鏈技術的落地。
俄羅斯在2014年就禁止了比特幣在國內的一切活動,但同時普京在某次講話中又提到,“俄羅斯需要區塊鏈技術,石器時代的終結不是因為缺石頭了,而是因為出現了新技術?,F在的區塊鏈發展如同賽跑,一旦落于下風,會很快地被賽道中的領先者碾壓。”中國的做法也是一樣,2016年10月,工信部發布了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大力推動和支持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但同時對國內加密貨幣交易進行了嚴厲監管,去年9月4日,中國發布《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完全禁止了“愛西歐”行為,并責令相關虛擬資產交易中心停止法幣與虛擬資產的兌換業務。
而一些小國,如塞舌爾、柬埔寨、新加坡、委內瑞拉、格魯吉亞、列支敦士登、馬耳他、菲律賓、阿聯酋、蒙古等,因為政策上的寬松,反而在區塊鏈行業中出盡風頭。
早在2013年,歐洲小國塞浦路斯的尼科西亞大學就已允許用比特幣交學費,并成為全球首個接受虛擬貨幣的大學;馬耳他是首個將區塊鏈技術寫進國家戰略的國家,被稱之為“區塊鏈之島”;柬埔寨組建了區塊鏈行業發展協會、數字貨幣監管協會、區塊鏈全球媒體聯盟等機構,并成立了柬埔寨國際數字資產交易所(BTK),意圖成為“區塊鏈CBD”;而在我國去年禁止了加密貨幣相關交易后,之前國內三大交易中心的火幣搬到了新加坡,幣安和OKEx則落戶馬耳他。
小國之所以如此“優待”區塊鏈,主要有政治和經濟兩方面原因:
短期經濟收益:之前有人估計,幣安每天的手續費收入超過了上交所與深交所的總和。據幣安官方透露,幣安在18年一季度的利潤達到1.5億美金,超過了德國最大的銀行——德意志銀行(2018年第一季度的利潤為1.46億美元)。吸引具有超強賺錢能力的區塊鏈公司在本國開展業務,可以分享行業利潤帶來的各項稅收;
長期經濟收益:從目前來看,區塊鏈市場未來具有極強的不確定性,它有可能會歸零,但同時也有可能摧毀并替代現在的某個成熟領域市場,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具有先發優勢的小國自然占盡優勢。
政治原因:以委內瑞拉、伊朗為代表,這兩個國家一直面臨美國經濟制裁的大棒,國內經濟面臨崩潰。無奈發行法定加密貨幣,試圖緩解國內經濟危機。
最后,“去中心化”是區塊鏈技術很重要的一個特點。大國一般具有成熟的金融和治理體系,并在國際競爭中占盡優勢。而小國則不然,對于他們來說,接納以區塊鏈為基礎的世界,和以傳統技術為基礎的世界,沒有太大區別,甚至有可能在新技術的推動下提升自己的國際地位,何樂而不為?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