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銀行業績雙增長,人均薪酬大幅上漲至45萬元觀點
長沙銀行業績雙增長,人均薪酬大幅上漲至45萬元
文:向善財經
近日,長沙銀行公布了2024年報。
老實說,2024年的業績對于長沙銀行而言,意義與往年有點兒不同。
首先2024年是長沙銀行實施“新十年戰略”元年,俗話講,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戰略上明確講到第一階段要努力實現“業務突破、能力提升、風險出清”。
如今的業績公布就是對戰略完成的第一次檢驗。
其次,去年9月份,長沙銀行首位女行長張曼上任,擁有一個開門紅的成績,對于行長來講,也是一個好的領導開始。
所以,長沙銀行2024年的業績表現到底如何呢?
業績增長放緩,長沙銀行如何突破業績天花板?
2024年,長沙銀行實現營收259.4億元,同比增長了4.57%;實現歸母凈利潤78.27億元,同比增長4.87%。
僅從這兩組數據來看,長沙銀行業績整體上漲,勢頭良好。
不過拉長時間線來看,業績就不容樂觀了。
2021年至2024年,長沙銀行營收同比增長分別為15.79%、9.58%、8.46%、4.57%。
同期歸母凈利潤增長分別為18.09%、8.04%、9.57%、4.87%。
數據呈現的很明顯,無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增長,2024年都是其近幾年增速下滑最大的一年。
把四個季度拆分,四個季度歸母凈利潤環比增長分別為29.34%、-3.14%、1.89%、-20.61%。
由此見,業績放緩,第四季度凈利潤增長大幅度下滑要承擔重要責任。
說實話這有點兒尷尬,畢竟,新行長張曼去年9月17才被選為長沙銀行行長,結果第四季度就恰好出現了業績大變臉,這很難不讓人有點擔憂和質疑。
不過好在2025年第一季度,長沙銀行歸母凈利潤為21.73億元,同比增長了3.81%,穩住了業績下滑的趨勢。
但是3.81%的增長,依然是近五年一季度增長最低水平。
可見,長沙銀行未來還是面臨些許挑戰的。
從盈利能力上看,2024年,長沙銀行凈息差為2.11%,相比2023年下降了20個bps。
相應的,長沙銀行利息凈收入增長也放緩,2024年利息凈收入為205.6億元,同比上漲2.68%,與往年10%左右的增長相比,差了不止一星半點。
不過凈息差下降不意味長沙銀行盈利能力弱,如今低利率環境,整個城商行都呈現下降趨勢,所以長沙銀行面臨的問題不是個體,更多的是外部承壓所致。
橫向看,長沙銀行的凈息差依然能保持在2%以上,甚至超過了頭部城商行江蘇銀行和寧波銀行們,妥妥的優等生了。
長沙銀行能保持住這么高的凈息差,離不開其在對公業務上大力押注“縣域金融業務”。
像其縣域業務占比持續提升,縣域存貸款新增在全行新增中的占比分別為45.64%、59.21%。
縣域企業一般都是中小微企業,這些企業收益潛力相比城市企業更大。
不過短板也很明顯,抗風險能力弱,這也為長沙銀行風險把控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在零售貸款上,2024年,長沙銀行個人貸款利息收入為107.73億元,同比減少了6.78%。
截止2024年末,長沙銀行個人貸款余額為1895.17億元,相比年初增長了2.57%,增長較慢,其在總貸款中比例由2023年的37.84%,降至如今的34.77%。
規模增長慢,利息收入下滑,對利潤貢獻也自然更少。
分析完利息收入,再來看非息收入成績。
2024年,長沙銀行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13.92億元,同比減少了9.15%。
主要由于年內該行對非標產品產品的持續壓降,以及代理保險業務受行業政策及費率調整因素影響所致。
投資收益為31.109億元,同比減少了24.18%。
整體說,非息收入沒能扛起大旗是業績放緩的重要原因。
在低利率時代,非息收入是降低利率風險,增加收入多樣性,提升盈利能力的法寶。
適度地依賴非息收入,能更好地幫助銀行穿過行業周期。
如果接下來利息收入增長不斷放緩、非息收入又再度下滑,照此趨勢下,恐怕接下來長沙銀行很快就能見到業績天花板。
從投資者角度來講,這并不是件好事兒,意味著長沙銀行的想象空間到頂了。
而且一直以來,長沙銀行分紅比例又不高,2024年分紅比例僅為22.49%,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業績增長有到頂趨勢,分紅也少,也難免有投資者不樂意。
湖南興業作為大股東近年不就斷減持長沙銀行的股份,截止2024年,12月31日,其已經退出前十大股東。
在資產質量上,長沙銀行的不良率為1.17%,相比年初上升了2個bps;撥備覆蓋率為312.80%,下降了1.41個百分點。
這也不是一個好的苗頭。
具體業務來看,零售貸款質量下降是一大原因。
截止2024年末,長沙銀行的個人不良貸款率為1.87%,相比上一年上漲了35個bps,個人不良貸款金額相應地增加了7.43億元。
此外,長沙銀行的關注類貸款余額在激增,相比上一年末增加了88.68億元,同比上漲了61.45%,關注類貸款率提升了81個bps。
關注類貸款是最有可能向下轉化為不良貸款的,長沙銀行上漲幅度如此大,不免讓人擔心其未來資產質量會不會進一步承壓。
面對本身存在的資產質量就有壓力,與此同時,長沙銀行還存在大量與股東關聯方及子公司的關聯授信業務。
2024年,該行向6家關聯方提供總計103.26億元的預計關聯授信額度。
據天眼查APP顯示,授信額度較高的長沙房產集團與五八消金都與其有關聯關系。
其中長沙房產集團是其第五大股東,被給予21.85億元的授信額度。
長沙銀行也向子公司五八消金提供了66億元貸款額度。
在此前,長沙銀行就由于對當時的二股東新華聯建設提供大額度授信而踩雷,引起市場對其關聯授信風控的質疑。
在此背景下,長沙銀行或許應該更加審慎。
特別關于其子公司長銀五八消金,這已經是第三年為其提供大額授信。
而且去年長銀五八消金業績并不理想,營收及凈利潤分別為29.86億元、0.34億元,同比分別下滑了7.64%及95.02%。
當然,這背后也不排除長沙銀行對其情況有著知根知底的了解,對其未來也自然有著更大信心,畢竟,現任行長張曼曾經是長銀五八消金的籌備辦公室主任。
增速雖放緩,但長沙銀行或將迎來破局拐點?
在業績增長放緩時,許多銀行一般會選擇降本增效。
所以,長沙銀行也開始逐漸放緩了費用上的投入。
在業務及管理費用上,雖然相比上一年依然有所增加,但僅增長了6.44%,屬于近四年最慢的增長。
其中,長沙銀行人均薪酬反而迎來大漲,截止2024年末,長沙銀行在職員工總數為9779人,相比上一年增長了195人,職工薪酬總額為43.3億元,同比上漲了7.4%。
平均下來,長沙銀行員工年均薪酬為44.6萬元,相比2023年的38.3萬元,增幅高達16.4%。
在業績放緩時,長沙銀行還投入這么多錢為員工們謀福利,屬實讓人羨慕了。
這樣做短期內會造成費用增加,但長期有好處,員工工資漲了,工作也自然會更賣力,對公司歸屬感更強,也便于公司內控管理,為接下來市場競爭做鋪墊,屬于是長期價值主義投資了。
而且業績放緩,長沙銀行反而給員工漲工資,足以看出長沙銀行管理人員面對未來還是有信心的。
在去年4月,長沙銀行更是提出新目標,力爭2033年達到資產4萬億元、營收1000億元、利潤總額400億元三大目標。
但長沙銀行還真有這么大的市場空間夠其挖掘嗎?
要知道城商行一哥、背靠長三角的江蘇銀行如今資產規模才僅僅到四萬億元。
如今長沙銀行也僅站穩萬億線之上,接下來九年要翻兩倍才能實現,目標不可謂不宏偉。
財報顯示,長沙銀行的主要陣地在湖南省內,在去年湖南省內,貸款和墊款金額為5367.58億元,占據總金額98.47%,其中長沙地區貸款金額占比為47.66%。
相比于長三角地區,湖南省雖不是工業強省,但事實上,長沙還作為網紅消費城市,在制造、消費等領域有較多的信貸投放,既有基建這類大型企業項目,也有小微和縣域經濟項目,同時在零售業務方面的擴張也相當地多元豐富,未來成長潛力肯定還是有的。
不過遺憾的是,在這樣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下,長沙銀行的非息業務表現卻并不算亮眼,甚至是理財子公司申籌也遲遲不見更多進展。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長沙銀行的長遠市場優勢是有的,但就是如何將其轉化成業績增長,或者說實現對財富管理等中收業務的新突破,可能還需要進一步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內容和已公開的資料信息,展開評論,但作者不保證該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及時性。另: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與否須自行甄別。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