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包圍城市”?解讀積木時代背后的商業邏輯金融

當前,我國實體經濟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和挑戰。
當前,我國實體經濟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和挑戰。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增大,實體經濟虧損面有所增加,甚至會陷入困境,而我國小微企業多具有輕資產性的特點,企業的財務數據不夠完備,加之針對小微企業的社會征信機制不健全,導致傳統銀行難以為小微企業提供充足的貸款資金支持,數據顯示,只有10%的小微企業可以從銀行獲得貸款。沒有充足的資金供應,小微企業發展失去了重要的推動力,對實體經濟整體的發展也產生了抑制作用。
積木時代通過互聯網創新,持續深耕三四線城市,小微企業、夫妻店,甚至線上經濟并不發達的廣大農村地區,解決其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那么積木時代為什么要發力這些領域?又將如何發力呢?
“動脈”很粗,“毛細”羸弱:助力普惠金融發展
提到互聯網金融,大家的印象中大多是一二線城市的需求比較多,因為離互聯網金融比較近,可以更快的接收到互聯網金融的各種信息,比如借貸兩端的技巧、竅門。就人群來講確實比三四線城市學習能力強、有學習環境 。在三四線城市,討論更多的可能是生活類話題,金融離他們還是有點遠,或者說沒有學習和討論的環境。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消費升級,三四線城市、小微企業、夫妻店包括廣大的農村地區對于互聯網金融的需求日益增長。積木時代能夠率先在這片新土壤中扎根立足,也必將有一套獨特的商業邏輯。
據積木時代CEO彭少新透露:業務上,由于借鑒和改良了德國IPC微貸技術,許多在其他資產端平臺看來的難題,對于積木時代來說反而可以轉化為優勢。以農戶為例,在信息搜集方面,有時候到農戶那里去做調查和搜集,能夠通過線上尋找或者大數據查詢到的農戶信息比較少。這就導致一些新介入這個市場的平臺嫌它小,都忽略了。但這片市場是相對干凈的,很多農戶根本沒有接觸過貸款,征信報告是空白的,相較于一線城市中的許多亂象來說,恰恰是一個好的現象。在電子化這方面,還是需要依賴大環境,比如開銀行帳戶很不方便,不過支付寶、微信的普及,很好的促進了公司在農村市場的發展。
相較于進入農村的傳統金融機構,積木時代的效率更高,可以很快的反饋信息,農戶一般不到三天就能得到網絡撮合資金。同時,針對農戶客群,積木時代會更主動控制費率,因為他們對費率比較敏感。農村做生意本來就比較脆弱,收入能力有一定的限制,費率太高也很難接受。
而近期的強監管風波,對于最為重視合規和風控的積木時代來說,則是持歡迎態度的。彭少新表示:希望監管能把這個行業帶回到“重合規、強風控”的發展道路上,這樣整個行業才能健康發展。“這個行業本是好的東西,政府層面也是鼓勵認可的,比如去年提出的要求幾大行整合普惠金融事業部,我們現在做的就是普惠金融的事。”積木時代的初衷就是讓更多人享受到更便捷的信貸服務。國家是鼓勵的,監管不是想打壓,而是希望把這個行業清理好。
圖注:養了3萬只肉雞的黃興斌借款主要用于前期購買雞苗和飼料的周轉
仔細打磨“內功”:由“人才”到“器術”的全面發力
積木時代能夠一直穩健發展,走普惠金融的路,其中一點就是得益于公司對人才的選拔和培養機制。
在積木時代,每一個員工都是優秀的精英,從入門到管理,環環把控。彭少新提到:對于招聘員工方面很慎重,基本學歷至少大專,還會看重員工背景,把握員工的道德風險。“他如果不是一個講誠信的人,我們就不敢用。”新員工的面試也是至少兩個人面試兩輪才能確認,對于信貸員還需要考察金融知識和簡單的心里學。“雖然招人速度很慢,但是招一個他就不走,并且他經驗是積累的,積累半年以上他完全達到了很成熟的程度,并且穩定性很好。”
公司在管理方面更是大力推崇家文化體系,讓員工有一種到家的感覺,員工風控意識的培養,團隊的協作,團隊精神,都特別重視,通過參與各種活動和各種培訓影響他們。據彭少新透露,公司對員工投入也特別大,公司提供的五險一金和各種福利,包括給員工費用上的資助來幫助員工在職稱、學歷上的成長和IPC技術的培訓,這樣一定程度上提高公司員工歸屬感。
除了用心的人才選拔機制和管理機制,積木時代對于員工的待遇和晉升方面,也是跟別的公司有所差異。跟激勵體系有關的,客戶經理知道未來每個客戶都需要常年維護,維護過程中客戶穩定回款,他們才會拿到相應獎金激勵。“所以他們不會把一些資質差的、或被包裝的客戶推薦進來”,彭少新介紹,“我們強調全流程的風控體系,即每個業務人員都肩負著某種層面的風控的職責。在體系下越久,員工的收益也會越多,和公司的融合度也會越來越高。”
一家公司的行事風格與員工素質、企業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透過積木時代在選人、管理、企業文化方面的發力,也可洞察出積木時代對客戶的認真負責的堅定信念。
針對下沉市場的經濟特征和客戶特點,積木時代將德國IPC技術進行本土化,將實地專業盡調、信審信息采集與先進的大數據應用技術、反欺詐手段和互聯網技術相結合,設計了一套適合國內小微借款行業現狀的量化風險評估體系。值得一提的是,積木時代是國內一直堅持做IPC或類似風控模式的企業之一,也正是通過這項技術來立足于這片新土壤的。
圖注:積木時代荊州門店的員工正在對客戶提交的資料逐一的進行整理核實
以點連線,徐徐攻之:“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價值凸顯
總的來看,積木時代走的是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但每一處新市場的開辟本身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畢竟存在著南北差異,每個地方有著不同的本地化需求,因地制宜是最基本的要素。積木時代則通過信貸員的實地考察,結合數據整合和信息的交叉驗證,著手解決這一痛點,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在戰略方向上,積木時代運營副總裁陳超表示:“我們三年前定了一個計劃,即完全差異化,現在三年后這個效果就出來了,當別人遇到風波的時候,我們扛過去了,因為我們的客戶夠優質,人員本地化夠優質。所以說我們嘗到了甜頭,這個戰略還會延續。”
聊到未來積木時代是否會涉足一二線市場時,陳超并不排除這種可能性,“我們已經從三四線和農村包圍到了地級市。下一步會在管理幅度上、范圍上進一步精細化,并有可能把管理中心放在地級市的中心。那里不只是放一個管理部,而是說把精兵強將,有經驗有能力的人會放到這兒來做業務,因為他們有抗風險的經驗,可以更好的適應復雜的市場環境。”
積木時代一開始就繞開了金融的主戰場,從傳統金融機構影響薄弱的地方下手,利用信貸員成熟的風控能力和類IPC技術的助力,在三四線城市,小微企業、和農村地區深耕細作,占領這片體量龐大的藍海市場可謂指日可待。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