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行被罰2.2億!合規風險與客訴量齊升,催收費率高達37%快訊
2023年已接近尾聲,中信銀行卻大新聞不斷。
拾鹽士 | 出品
作者|多面金融工作組
2023年已接近尾聲,中信銀行卻大新聞不斷。
繼原行長孫德順因受賄高達9.795億余元,被判處死緩和終身監禁引發銀行界“地震”后,中信銀行又收到了一張超過2億元的巨額罰單。
12月1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公開22張罰單,對于多家涉違規的銀行機構、理財公司及保險機構罰沒總金額3.25億元。其中,罰款金額最高的是中信銀行,因在56項違法違規事實被共計罰沒22475.18萬元。
行業專家認為,此次被重罰說明中信銀行的金融合規風險已經到了不可忽視的成都,可能會對中信銀行的財務狀況會造成一定壓力,也可能會影響中信銀行的聲譽和公眾形象。
涉56項違法違規!
中信銀行收2.2億巨額罰單
在今年以來強監管風暴之下,銀行機構被罰并不算罕見,但中信銀行超2億元的罰單卻也難得一見。
據行政處罰信息,中信銀行因存在56項主要違法違規事實,總行被罰款15242.59萬元、沒收違法所得462.59萬元,分支機構被罰款6770萬元,罰沒合計22475.18萬元。
中信銀行存在的主要違法違規事實包括:違反高管準入管理相關規定、關聯貸款管理不合規、重大關聯交易信息披露不充分、統一授信管理不符合要求、貸款風險分類不準確、并購貸款“三查”失職、違規發放并購貸款收購保險公司股權、發放大量貸款代持本行不良、流動資金貸款業務未嚴格執行貸款“三查”要求、利用空存空取規避信貸資金監控、理財資金被挪用等56項之多。
罰單內容還指出涉中信銀行及分支機構多位高管的違規行為并追責。
例如時任中信銀行重慶分行副行長兼風險總監宋柯,對違規發放并購貸款收購保險公司股權負有責任,被警告并罰款6萬元;時任中信銀行廈門分行副行長兼風險總監陳鷹,對違反集團授信相關規定、形成不良負有責任,被終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
對此中信銀行回應稱,此次處罰所涉問題均發生在2019年及以前年度,已根據監管意見全部完成整改,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嚴肅處理,對于本次行政處罰的決定,該行誠懇接受、堅決服從、堅定執行。
事實上,今年以來中信銀行因多項違規行為頻繁收到罰單,其中不乏超過百萬、千萬元的巨額罰單,金融合規壓力凸顯。另據不完全統計,從2018年至今,中信銀行每年都收到超過2000萬元的罰單。
10月2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黑龍江監管局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因貸前調查不到位、貸款合同管理不到位,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分行被罰款30萬元。
今年6月份,中信銀行更是連接3張罰單。一是因為寧波分行“預售資金監管不審慎、按揭貸款發放不合規”;二是因為北京分行違反規定辦理結匯、售匯業務;三是因為旗下深圳分行出現“擅自提供對外擔保行為,未按規定辦理經常項目資金收付行為”。其中,深圳分行被處罰款1175萬元。
一位銀行業內人士認為,中信銀行多次受到監管部門的大額罰單,說明該銀行內控機制存在缺陷,管理不善、業務漏洞頻出。
也有業內人士評價稱,其實被罰也不是目的,換個角度來說,捕捉到被罰背后的信息,對于中信銀行接下來的發展和合規管理的提示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合規風險遠高于同業水平
客訴量飆升、催收費率高達37%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信銀行共計56項違法違規事實中,涉及到授信和貸款違規的占比達到三成。可見授信貸款業務是中信銀行違規的“重災區”。
事實上,中信銀行這方面違規頻發也與其“落馬”前行長孫德順此前的違法行徑息息相關。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此前通報指出,孫德順限制、壓降制造業貸款;違規向貸款客戶借用房產,由他人支付應由其本人承擔的費用;不按規定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在職工錄用中違規為他人謀取利益;違規經商辦企業,為本人及親友攫取巨額利益;把貸款審批權力作為謀取個人利益的籌碼,與不法商人勾肩搭背,大搞權錢交易,在貸款授信、審批等方面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利,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
由此可見,中信銀行在內控管理方面確實存在諸多漏洞,合規風險遠高于同業股份行。
除了監管層面的壓力,中信銀行的合規風險還體現在業務層面。根據監管層通報,2023年一季度,在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涉及信用卡業務的投訴中,涉及中信銀行的共有1632件,占比高達65.2%。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中信銀行投訴量超過1.7萬條。主要問題包括涉嫌虛假宣傳、未激活扣年費、強行辦卡、泄露個人信息、暴力催收等等。
其中,有不少用戶提到了中信銀行工作人員在推薦信用卡升級業務時含糊其辭,卡未到先扣2000元年費。按照《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規定,信用卡未經持卡人激活,是不得扣收任何費用的,而中信銀行的做法是有違管理辦法的。
除此之外,還有多名用戶反應遭受中信銀行的“暴力催收”。值得注意的是,在中信銀行發行的兩期不良資產ABS中,也暴露出催收費率過高的問題。
按照其中一期ABS披露的信息,中信銀行信用卡不良貸款外包給了4家催收服務機構,但一般行業內費率在5%-24%之間,極少超過30%,中信銀行的處置費率卻高達37%,是工行的2.6倍,建行的3.5倍,遠遠超出了行業正常水平。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