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種草”到“挖坑”,小紅書平臺亂象調查:已淪為“騙子集散地”?快訊
近年來,小紅書作為一個主打“種草”和分享的社交平臺,受到了大量年輕用戶的青睞。然而,在這個看似美好的“種草”世界里,卻暗藏著各種精心設計的騙局。
近年來,小紅書作為一個主打“種草”和分享的社交平臺,受到了大量年輕用戶的青睞。然而,在這個看似美好的“種草”世界里,卻暗藏著各種精心設計的騙局。
從虛假投資到免費漲粉,從假冒商品到詐騙退款,騙子們正利用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快速致富的渴望,在小紅書上挖下一個個陷阱。
憧憬海島蜜月,卻陷入詐騙泥沼
今年5月至6月期間,一家名為“E-compass環球出行”的小紅書店鋪大量銷售境外旅游套餐,但在用戶出行前夕卻突然失聯。據統計,受影響的用戶超過100人,涉及金額超過170萬元。
“E-compass環球出行”店鋪通過精美的圖片和誘人的價格,吸引了眾多旅游愛好者。店鋪主要銷售東南亞、歐洲等熱門目的地的旅游套餐,聲稱提供“超低價”的機票和酒店,以及“小眾且地道”的行程。
據浙江電視臺教科影視頻道《小強熱線》欄目報道,來自北京的張女士也是受害者之一。2024年5月,剛剛新婚的張女士在小紅書平臺上瀏覽到,“E-Compass環球出行”推出了一個赴太平洋島國帕勞的5天4晚跟團游套餐,原價12456元,聲稱線下付款還能享受5%的優惠。
被優惠吸引的張女士通過微信支付了11834元。商家隨即發來一份電子合同,收款方顯示為遼陽十一方國際旅行社。張女士的行程原定于6月18日開始,商家承諾會在出發前3天出票。
隨著出發日期臨近,張女士加入了一個小紅書群,里面都是已經付款的顧客。6月6日晚,群內突然出現多起報警信息:數組前往馬爾代夫的游客抵達機場后發現機票未訂;有游客已到達馬爾代夫,卻發現沒有酒店安排,也無法前往預定的島嶼。最關鍵的是,旅行社方面完全聯系不上,仿佛人間蒸發。
意識到情況不妙,張女士于6月7日申請退款。起初,商家還有回應,表示可以退款。然而,到了6月21日前后,商家突然徹底消失,所有客服都聯系不上。
警方調查發現,在5月至6月期間,該店鋪共計詐騙了100多名用戶,涉案金額超過170萬元。受害者遍布全國,年齡從20多歲到50多歲不等,多為白領和小企業主。
在該起案件中,騙子們精心設計了店鋪頁面,發布大量精美的旅游照片和看似真實的用戶評價。此外,還偽造了旅行社資質證書和與知名酒店、航空公司的合作協議。更有甚者,他們還設立了“售后服務”團隊,在客戶付款后積極回答問題,發送旅游攻略,讓客戶完全放松警惕。
小紅書相關人士告訴時間財經,平臺高度重視“E-Compass環球出行”店鋪未核銷訂單無法退款的問題。該店鋪已處置下架,平臺將通過法律手段對商家追責。為優先保障消費者權益,平臺正在先行墊付退款費用。用戶可在站內信查收《退款申請函》,簽署后24小時內會有人工客服致電再次核實收款賬號,確認后用戶即可收到墊付退款。截至10月9日,已為252位用戶推送退款申請函,已收到217用戶憑證。按照訂單維度,為用戶申請賠付321筆,總墊付金額為2,189,536元。
騙中騙:尋求“專業幫助”反被二次詐騙
據賀州融媒報道,近日,該市一名化名小美的學生遭遇詐騙后在小紅書上求助,結果又被假冒的“專業人士”騙走3200元,上演了一出“二次詐騙”的悲劇。
10月7日,小美在QQ上收到一條來自“假”同學的消息,稱急需用錢,請小美進QQ群給其朋友發紅包。小美轉賬后,“假”同學立即消失,這時她才意識到被騙了800元。
在向警方報案后,心急如焚的小美在小紅書上發布了一則求助信息:“求助!關于我被騙了800元這件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條信息發布僅僅幾分鐘后,就有一位自稱“月月”的陌生網友私信小美,聲稱可以幫助找回被騙資金。
“月月”首先向小美分享了自己曾經被騙后又成功找回資金的經歷,隨后向小美推薦了一位QQ好友“1”(昵稱),稱這是可以幫助小美找回被騙資金的“專業人士”。信以為真的小美立即添加了這位“專業人士”為QQ好友。
之后,這位所謂的“專業人士”先是要求小美提供轉賬記錄,然后聲稱可以通過“爬蟲技術”入侵騙子的賬戶,將小美被騙的錢轉入“安全平臺”。但這一切都需要收取10%的“手續費”。
小美心想:“花100元,找回800元,不虧!”于是,她立即掃描對方提供的支付寶二維碼支付了這筆“手續費”。隨后,對方稱已成功找回小美被騙的資金,并發送了一張“波幣提現”的截圖。當小美欣喜若狂地詢問如何提現時,對方卻表示需要先充值才能提現。
為了盡快拿回被騙的800元,小美在對方的誘導下,通過QQ發紅包和支付寶掃碼的方式多次轉賬,總計3200元。然而,她很快發現對方所謂的“充值”就是一個“無底洞”,無論怎么充值都無法提現。這時,小美才意識到自己再次落入了騙局,最終選擇向警方報案。
賀州八步公安在接到小美的報案后,對案件進行了深入調查和分析。警方指出,這類騙局利用了受害人真實的受騙經歷和急于追回被騙錢款的迫切心理來實施“二次詐騙”。不法分子往往會以“網警”、“黑客”、“律師”、“安全專家”、“追損專員”或“受騙者聯盟”等身份與受害人聯系,承諾可以幫忙追回被騙資金,然后以各種名目誘導受害者繼續轉賬。
戀愛投資兩不誤?小心“殺豬盤”
今年8月,浙江省內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詐騙案。據杭州市上城區反詐中心,單身女性宋某于7月中旬在小紅書上結識主動搭訕的王某。王某自稱為部隊現役軍官,雙方隨后發展為戀人關系,后王某稱有穩賺不賠的內部投資平臺,因工作原因讓宋某代為操作平臺賬戶。宋某按照指令操作發現盈利可觀,在王某的慫恿下也注冊賬號開始投資。
在小有盈利后,宋某開始不斷加大投資,王某又稱通過購買黃金交給平臺指定上門收取人員的方式可以獲得更高的返利,宋某于是多次購買價值人民幣1850萬余元的黃金,均直接交給上門到其家中收取的陌生男子。直到8月2日宋某因無法提現才發現被騙,共計損失1900余萬元。
無獨有偶,據淳安婦聯發布的消息,浙江一名女性在小紅書上掛房屋出租信息,卻被騙子以租房為由加了微信。騙子自稱是上海黃金交易所內部人員,可以指導投資。在建立親密關系后,受害人逐步加大投資,最終被騙439萬元,其中個人存款約60萬,其余為銀行貸款和網貸。
這種通過社交軟件建立感情,再誘導受害人投資的騙局被稱為“殺豬盤”。騙子們利用人們對愛情的向往和對財富的渴望,精心設計騙局,讓受害者在不知不覺中傾家蕩產。
“免費漲粉”的誘惑:一步步跌入深淵
對于許多小紅書用戶來說,增加粉絲數是一個值得努力的目標。然而,這種努力也成為了騙子們的突破口。
據首都網警,去年12月24日,北京一名10歲女孩小徐,在家長外出時使用手機瀏覽小紅書。之后小徐收到一條私信,承諾免費增加1000個粉絲。好奇的小徐掃描了提供的二維碼,隨后看到了賬號可能被封禁和罰款的警告信息。
此時,一個自稱“客服”的人聯系了小徐,聲稱可以幫助解決問題。在慌亂中,小徐按照“客服”的指示進行了一系列操作,包括輸入個人信息和轉賬“驗證金”。當父母回家時,他們發覺銀行賬戶已被轉出超過8萬元。
警方調查發現,這是一起針對年輕、缺乏經驗的網絡用戶的精心設計的詐騙。這種騙局通常分為三個步驟:首先設置“免費漲粉”的誘餌,然后制造“違規封號、拘留罰款”等危機,最后提供“解決方案”,誘導受害者轉賬。
興趣愛好成“誘餌”:虛假商品詐騙手法揭秘
小紅書上的虛假商品騙局涉及多個領域。據溫嶺市公安局,2024年4月,林女士在小紅書上購買了一本心儀已久的絕版書籍,結果不僅沒收到書,還被要求支付各種名目的額外費用,最終損失500余元。
林女士是一名文學愛好者,一直在尋找一本絕版的詩集,之后在小紅書上發現一個自稱是“退休圖書館管理員”的賣家正在出售這本書。賣家提供了詳細的書籍信息和照片,看起來非常可信。
林女士以500元的價格購買了這本書。然而,在支付完成后,賣家開始要求額外的“包裝費”、“保險費”等。當賣家以“海關查扣”為由要求“解凍費”時,林女士才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
與林女士的遭遇類似,據澎湃新聞報道,一名葡萄酒愛好者在小紅書上被一名自稱葡萄酒專家的博主朱某騙走100余萬元。2024年1月8日,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檢察院以合同詐騙罪對朱某提起公訴。
上海市民吳先生在小紅書上關注了一位自稱是葡萄酒專家的博主。這位博主經常發布高端葡萄酒品鑒和米其林餐廳用餐的內容,展現出專業和品位。
建立信任后,博主開始向李先生推薦“特價”的頂級葡萄酒。起初,李先生確實收到了幾瓶不錯的酒,這更增強了他的信心。
隨后,博主朱某聲稱有機會以極低價格購入一批名貴葡萄酒,但需要大額資金。李先生被美酒和利益沖昏頭腦,多次向博主轉賬,總金額超過100萬元。當吳先生想要退出時,博主卻突然消失了。
這兩起案件反映出,騙子們正越來越多地利用人們的特定興趣和愛好來實施詐騙。無論是文學、美酒,還是其他領域,我們都需要在追求愛好的同時,保持理性和警惕。
美麗的陷阱:6萬粒違禁減肥藥橫行市場
10月8日,據中國甘肅網報道,嘉峪關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查處了一起通過小紅書售賣“韓國處方減肥藥”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查獲含有麻黃堿和咖啡因成分的減肥藥6萬余粒。
據報道,一個名為“韓國小姐姐減肥日記”的小紅書賬號引發了這起大案。賬號運營者自稱是在韓國留學的中國女生,經常分享使用“韓國處方減肥藥”成功瘦身的經歷。她聲稱這種藥在韓國醫院開具,效果顯著且無副作用。
賬號通過大量前后對比照、詳細的體重變化記錄,以及韓國街拍和美食視頻,吸引了大量想要快速減肥的用戶。隨后,博主開始在賬號中售賣“韓國處方減肥藥”,價格從幾百到上千元不等。
然而,一些服用者開始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如心悸、失眠、焦慮,甚至出現幻覺和抑郁傾向。當用戶反映問題時,卻被告知是“正常的減肥反應”,并建議繼續服用。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一位醫生的舉報。他的患者服用該藥后出現嚴重心律失常,化驗發現藥物含有高劑量的麻黃堿和咖啡因,這兩種都是我國明令禁止用于減肥產品的物質。
警方調查發現,“韓國小姐姐”其實是廣東的一個銷售團隊,從未去過韓國。所謂的“韓國處方藥”是在國內地下工廠生產的假藥。
警方一舉搗毀了這個銷售網絡,查獲違禁減肥藥6萬余粒,涉案金額超過500萬元。經統計,受害者遍布全國28個省市,年齡主要集中在18-35歲之間,其中不乏一些網紅和短視頻博主。
這起案件反映出,在追求完美身材的過程中,許多人容易被夸大其詞的廣告和看似真實的個人經歷所迷惑。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這種心理,通過精心設計的營銷方案,誘導消費者購買potentially危險的產品。
案件發生后,小紅書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對健康類內容的審核,嚴厲打擊違規銷售藥品的行為。同時,平臺也呼吁用戶理性看待網紅減肥方法,如需減肥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已淪為“騙子集散地”?多起案件暴露平臺監管漏洞
時間財經分析發現,在“旅游詐騙案”中,騙子主要手法是利用低價誘惑吸引消費者,偽造旅行合同與旅行社資質,并在收取費用后失聯。
該案例揭示出平臺在商家審核和資質認證上的漏洞。大量受害者的集中受騙表明,平臺缺乏應急預警機制來及時發現和制止此類事件。
在“二次詐騙:假冒專業人士”中,騙子利用了受害人的急切心理,揭示出平臺上不法分子對用戶情緒和信息的精準把控。平臺無疑需要對用戶的求助信息進行更嚴格監控,以防進一步詐騙。
在“殺豬盤:戀愛與投資結合案”中,騙子通過建立情感關系,逐步誘導受害人進行投資,并以巨額返利為誘餌騙取資金。
此類案件利用人們對愛情與財富的渴望,詐騙金額巨大,且受害者傾向于繼續投入資金,直至騙局敗露,反映出平臺在識別長期存在的詐騙行為方面仍有不足。
此外,未成年人防范意識較低,容易成為騙子的重點目標。平臺應針對未成年用戶制定更完善的監控與保護機制,并加強教育引導。在“免費漲粉騙局案”中,騙子就以免費漲粉為誘餌誘導未成年人支付費用,并進一步騙取其賬戶資金。
“高端葡萄酒騙局案”則展示了通過構建信任感實施詐騙的典型模式。顯然,平臺需要加強高價值商品的交易審核,避免用戶因盲目信任而遭受損失。
騙局頻發無疑給小紅書帶來了負面影響。有用戶表示,“最近小紅書上清一色是這種帖子,本來只想找些有用的信息分享,結果一邊看還要一邊分辨真實性,是不是托,越看越累,消耗精力,還害怕被騙,看半天也沒收獲下次也不想再看了。小紅書平臺再不重視,不整頓平臺亂象,勸退的用戶會越來越多。”
部分觀點也認為,小紅書平臺目前已淪為“騙子集散地”,是滋生騙子的“溫床”。針對上述疑問,時間財經致函小紅書方面,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