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不需要伊梅爾特式的數字化區塊鏈
出售GEDigital數字化業務并不意味著GE放棄數字化。GE新任董事長兼CEO約翰·弗蘭納里比他的前任更擅長資本運作,也更懂得如何塑造一個華爾街投資人想要看到的GE。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就在我國工信部大力提倡發展工業互聯網,提出“到2020年培育十家左右的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和一批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區域的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時,大洋彼岸傳來了最新消息: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以下簡稱GE)準備出售工業數字相關資產。待出售的數字資產中包括了被譽為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標桿產品——Predix。
7月31日,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稱,GE正在計劃出售位于加利福尼亞圣拉蒙的GE Digital資產。這其中包括工業互聯網平臺Predix、MES軟件、APM軟件及ServiceMax。
Predix
Ass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PM) software
ServiceMax, a field service solution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s (MES) software
這一舉措,讓部分業內人士認為,GE數字化業務將要被割舍,工業互聯網平臺路線也被動搖,GE新任董事長兼CEO約翰弗蘭納里同樣違背了他剛上任時的豪言壯語:“GE絕對不放棄數字化戰略”。
據外媒透露,GE新任董事長兼CEO約翰弗蘭納里在四月開始,就已經在削減GE Digital部門的預算,并遣散了部分員工。
并非放棄數字化路線,而是不再采用伊梅爾特的戰略
但結合GE近月來的種種舉措,筆者認為,出售GE Digital、變賣工業互聯網平臺Predix,并不意味著GE已經放棄了數字化這一根本戰略。只能說,弗蘭納里開始推翻帶有前任杰夫伊梅爾特風格的數字化產品,一改伊梅爾特式不計成本投入、打造獨立的“數字化”、“軟件”品牌的戰略,開始重塑一條更聚焦、更細分的GE數字工業路線。
彭博評論員同樣認為,GE很有可能偏向于引入財務或戰略投資者,而并不傾向于將上述產品獨立拆賣。
證據有很多個。
其一,就在幾個月前,弗蘭納里依然在堅定地對外宣稱,GE的數字化道路不會動搖。
許多言論認為,出售GE Digital資產是新任掌門人言而無信的表現。但翻看過弗蘭納里本人的簡歷就可知,弗蘭納里在GE醫療集團成功地將GE醫療轉型成為數字醫療,利用數字化戰略為醫療供應商帶來了顛覆性的解決方案。這樣一位領袖,能不清楚數字化工業的未來?
在上任GE公司第十任董事長、第十一任首席執行官之前, 弗蘭納里是 GE 醫療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任職期間成功實現了價值 180 億的集團業務轉型,2016 年業務運營收入增長達到了 5%,利潤提高了100 基點。他奠定了醫療業務集團以核心影像技術為主導的成功地位,開創了數字平臺以及解決方案、通過生物工藝解決方案拓展生命科學業務,并為細胞治療系統業務增加了關鍵技術。他還負責主導發布了可持續醫療解決方案,為新興市場的醫療供應商帶來了顛覆性的技術。
其二,GE在數字化上的步伐并未減慢,僅在七月就有數項大的舉措。
7月16日,通用電氣與微軟達成合作協議,發力工業物聯網。這也是兩家公司到目前為止進行的最大規模的合作。7月24日,GE宣布投資工業物聯網安全公司Xage,旨在利用區塊鏈技術提高能源行業中工業系統的網絡安全性。
更重要的是,出售Predix也并非沒有端倪,更談不上是“言而無信”。
回頭翻看2017年11月13日弗蘭納里在投資者大會上的首次發言,當時,這位新掌門人就已經提出,要加速GE的瘦身行動,使其成為規模更小、業務更簡潔的公司。“GE未來將會進行總額超過200億美元的資產和業務剝離,包括運輸、工業解決方案(GEIS)、電流和照明以及若干中小業務板塊。”
剝離GE digital部門并非一時心血來潮。在伊梅爾特的帶領下,GE Digital不斷大肆擴張,收支難以平衡。而眼下GE的首個目標,應該是適應“細分為王”的時代,從擴張的道路上徹底調整方向,以穩定而又充沛的現金流重新挽回投資者的信任。
但顯然,整個GE Digital的運行軌跡是弗蘭納里所設想的“數字化”背道而馳。可以說,GE digital已經被業界公認為,是一個“燒錢”而非賺錢的部門,已經無法獨立承載起通用電氣帝國的“數字化”夢想。就在2016年秋天,GE Digital部門還花費了4.95億美元并購機械分析公司Meridium,又斥資9.15億美元收購了加利福尼亞州普萊森頓的ServiceMax公司(這家公司也出現在了待售列表內)。
但“出售”舉動,也并非意味著要徹底拋棄GE Digital,更有可能是意在引入可以攜手共進財務或戰略投資人,來緩解GE日漸沉重的財務壓力,注入新鮮血液。
因此,出售GE Digital應該是這是GE數字化升級之舉,而并非“直接拋棄”。
但這背后也揭露了一個令人難以忽視的事實——最早提出工業互聯網這個概念,并將之產品化的工業巨頭,也不得不尋求互聯網科技公司的幫助。
失去光環的明星產品Predix
作為工業互聯網的標案產品,Predix誕生于2013年,GE投資PaaS廠商Pivotal,并在當年推出工業互聯網平臺Predix。2014年,Predix宣布開源開放。2015年,2015年,GE推出Predix 2.0,推出開發者平臺Predix.io開發者平臺,第三方開發者可以利用平臺來開發軟件。同年,GE整合軟件和IT資產,成立數字部門GE digital,Predix是GE digital的重要產品之一。
Predix原本是為服務GE內部的離散型工業業務而開發出來的,后續隨著不斷完善和擴大,也有許多合作者和開發者在Predix平臺上開發軟件應用。
誕生過程也決定了,Predix最早期是一個PaaS平臺,隨著不斷對該平臺的完善和延伸,成熟的Predix已經包括邊緣 平臺 應用三部分。
邊緣端(從設備上進行數據采集),Predix不直接提供實現數據采集的硬件網關設備,但是提供了一個網關框架——Predix Machine,以實現數據的采集和連接。由Predix提供Predix Machine的開發框架,支持開放現場協議的接入,合作伙伴可以通過開發相應的設備進行接入。
平臺端Predix Cloud則是整個Predix方案的核心,通用電氣首席技術官Drumgoole也曾對媒體表示,通用電氣超過 90% 的新應用軟件都是在公有云中運行的。
應用端可以對應各種設備、運營細分類型的應用場景。
截圖自GE Predix官方網站
可以說,如圖所示的GE Predix工業互聯網平臺架構,給業內提供了一個規范的模板。
但這一產品同樣存在數項被詬病的缺點:
1,投入巨大,水花很小
建設Predix和整個數字化工程,GE花費巨大。但整個GE Digital部門在年的收入僅為5億美元,還處在虧損狀態。在現金流壓力下,Predix成為了一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產品。
2,中心化的平臺結構,令物、網脫節
GE的Predix平臺仍然是針對離散型的工業類型。它設計的主要思路是針對大的行業類型、設備類型。而工業企業,有許多“只存在某一個工廠內”的特征性問題,碰到這種問題是,Predix平臺勢必要碰壁。
物、網脫節帶來了認知不匹配。
GE一貫將Predix定義為一個可以解決問題的模塊化服務型產品,強調互聯網公司風格,但互聯網目前解決的僅僅是簡單的消費場景,模式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并不能匹配所有類型的生產線。而考慮到GE又是一家極其重視流程、規范的制造業企業,他的Predix產品也要求企業需要按照制造業的思路、模式走,而不是從運營者的流程走,物(生產線)與網(互聯網平臺)脫節,這一點就讓Predix產品很“難用”。
3,作為制造商,未掌握核心運營數據
GE作為設備商和平臺商,很難接觸到用戶實時的核心運營數據,沒有數據的滋養,工業互聯網的生命力比較有限。GE是設備的生產制造商,一旦將產品賣給運營商,它其實并不掌握核心數據,例如對于設備維護,往往只能根據歷史數據做出概率性的建議,而無法根據實時設備運營數據來給出明確的指令。
4,售價昂貴,產品難賣
自媒體“知識自動化”作者林雪萍在文章中也表示,GE內部大區銷售經理透露,GE公司過于追求互聯網的做法,使得Predix的銷售業績,充滿了巨大的 考核壓力,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使命。這也使得大量的GE中層干部紛紛選擇離開。
弗蘭納里式的數字化會是什么樣的?
每個大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其掌門人的執政風格,GE也不例外。比起杰克韋爾奇的快速擴張式的開拓者,杰夫伊梅爾特繼承了前任的“大手大腳”卻又不得不瘦身的過渡者,金融出身的約翰弗蘭納里更符合一個改革者的身份,也更懂得華爾街的人們想看到的是怎樣的一個GE。
曾負責領導過縮減GE金融集團業務、拆分 Synchrony 金融公司上市以及出售 GE 家電業務等關鍵項目的弗蘭納里更擅長大刀闊斧的改革,而自他繼任以來,GE便踏上了瘦身的快速路。
2017年6月8日,宣布出售照明業務
2017年8月,關停部分傳統照明業務,關閉萊克星敦燈廠(傳統照明)和薩默塞特玻璃廠(LED照明設備)。
2017年9月25日,26億美元出售GE工業解決方案業務(GEIS)給ABB集團,整合進ABB的Electrification Products部門
2017年9月30日,32億歐元出售水處理及工藝過程處理業務。
2018年5月21日,111億美元出售機車制造業務給Wabtec公司。
6月,32.5億美元出售工業燃氣發動機業務給安宏資本,涉及Jenbacher與Waukesha兩個品牌。
6月26,獨立拆分醫療保健事業部
6月26日,出售油服貝克休斯持股
7月30日,出售GE Digital。
擅長資本運作的弗蘭納里,當然也會更傾向于利用投資更少、回報更高的方式去發展數字化工業。既然他希望GE變得更加簡潔,這也就意味著,GE要重新回到垂直細分領域的板塊稱王。事實上,在醫療集團的改革已經讓弗蘭納里嘗到了甜頭。他在逐步將GE重新聚攏到“電力、航空、醫療”三大細分領域,并將數字化變為工具,一步一步將它溶解到細分領域出去。
回顧Predix的失利,這樣的政策更符合時代的需求。
華爾街日報也稱,約翰弗蘭納里擴展支持通用電氣數字化的使命。他計劃把數字化的重點放在軟件的現有客戶和核心業務,而不是迎合其他行業。“弗蘭納里先生今年早些時候表示,他預計Predix產品收入今年將增加一倍至10億美元左右,他希望通用電氣數字到2020年收支平衡。”
然而,無論是哪種路線,弗蘭納里治下的數字化GE,面臨的是“前有豺狼后有虎豹”的激烈競爭局面,一方面要接受來自老牌工業對手西門子等大廠的壓力,另一方面,還要接受科技公司的挑戰。而遠在大洋彼岸,工業互聯網之火正在星星燃起。工信部數次發文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大型央企也正在摸著石頭過河,例如華能集團,已經推出了一個可以像查殺電腦病毒一樣,靠機器學習直接診斷出工業設備問題的工業互聯網平臺KXM。這一場工業數字化路線之戰,談論勝負還為時過早。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