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業靠燒烤,輕工業靠喊麥,東北的振興猝不及防金融
當時的上網用戶多為城市白領、大學生,他們并不欣賞MC石頭的歌詞,也看不上數來寶的旋律。但他們喜歡嘲諷MC石頭的“殺馬特”發型、網吧攝像頭的低劣畫質,和“here we go”念成“黑喂狗”的川式…
在直播網紅的路上,野生派東北藝人和傳統派慢慢攀上了關系,互相導粉,共同掙錢。重工業燒烤,輕工業喊麥,東北產業轉型來的猝不及防。
雖然網絡直播行業的燒錢巔峰已經過去,但網絡主播日進斗金的傳說仍然在互聯網上流傳。
流傳更廣的是他們對東北人和網絡直播的偏見:YY語音養活了一半東北人,剩下一半去了海南。
為什么直播、喊麥的都是東北人?他們到底有什么天賦異稟?
被遺忘的喊麥天王
但如今秀場主播里最紅火的項目喊麥,最早的起源并不在東北。
從技術上來說,“喊麥”是DJ和MC的簡易混合,這兩個來自英語的縮寫詞,在中文中并沒有正式的對應。
DJ是disk jockey的縮寫,直譯就是“唱片操作員”。這是起源于歐美夜總會的一個工種。DJ們通常會使用一些特定的設備來開展工作。比如說拼接不同的曲目,調整節奏,增加鼓點,讓客人們隨著音樂起舞。
而在70年代美國黑人的嘻哈文化崛起后,DJ利用唱針和唱片剮蹭產生的噪音來炫耀自己的“打碟”技巧。
MC則是master of ceremonies的縮寫,意為典禮主持人。但近些年也有人認為它的意思是microphone controller,意為掌控麥克風的人。
在說唱領域,MC經常作為“說唱歌手”的同義詞來使用,說唱歌手們的強項在于編寫歌詞,再以快速而復雜的節奏把歌詞念出來。說唱歌手通常會起藝名,有些人就在自己的藝名之前加上“MC”作為前綴。
MC和DJ有時候會作為搭檔,DJ播音樂,MC配著音樂進行說唱。這樣的表現形式,在中國的大城市有相對比較正統的本地化版本,然而在大城市之外,它完全生長成了另一種模樣。
80年代以來,中國的農村青年大量涌向大城市的城中村和郊區,在工廠里工作。夜店蹦迪是他們在高強度勞動后放松身心的最佳選擇。
在農村青年鐘愛的低端夜店里,DJ們沒有那么強的創造力,他們通常只是把流行歌曲配上強烈簡單的鼓點,在歌曲切換的時候,說上一句“各位朋友們你們好嗎?”——這正是“喊麥”的雛形——總之能讓觀眾們搖頭晃腦就行。
這個工作技術含量不高,很快就有了模仿者。其中最有名的就是“MC石頭”。
出生于1988年的MC石頭是四川瀘州人,畢業于一家職業技術學院。按照他在電視節目中的自述,他曾經以在工地上搬磚為業,后來開始研究喊麥,并開始把自己的作品上傳到互聯網。
MC石頭用DJ制作的背景音樂,配上自創的歌詞。MC石頭的歌詞聊的是兄弟意氣、被女友背叛的氣憤,以及幻想中功成名就之后當年的女友回來求原諒的劇情。
從2011年初起,MC石頭的作品在微博、豆瓣、B站等網絡社區受到了關注。因喊麥出了名,MC石頭還上了本地電視臺,主持人采訪時也是夾槍帶棒的不屑,石頭倒是很懂自黑,稱“平時工作就是搬磚”。
當時的互聯網用戶以城市白領、大學生為主,他們并不欣賞MC石頭直白的歌詞,也看不上數來寶式的簡單旋律。他們熱衷于嘲諷MC石頭的“殺馬特”發型、網吧攝像頭的低劣畫質,以及把“here we go”念成“黑喂狗”的川式英語口音。
MC石頭喊麥視頻截圖
單就創作內容而論,MC石頭和MC天佑等新生代喊麥手沒有太大的區別,甚至也會用四川方言來喊麥。
但他出現在了錯誤的時代。
當時廉價智能手機尚未普及,實時溝通的直播技術也沒有出現,在以城市青年為主的網民群體里,MC石頭僅僅是“殺馬特技校精英”這個群體的具象化而已。雖然他也接過“屠龍寶刀點擊就送”的網頁游戲廣告,也承接過商業演出,甚至在網絡劇《屌絲男士》中露過臉,但他仍錯過了時代的風口。
四川的MC石頭一定沒想到,2017年會出現一個靠喊麥月入百萬的東北人“MC天佑”。
YY出的網紅
把MC天佑這一代人送上王座的是一個名叫“YY”的軟件?,F在的YY里大多是喊麥、唱歌和笑話,很多人不知道的是,YY的起源和國民級網絡游戲《魔獸世界》有密切關聯。
2005年《魔獸世界》上線前,中國的絕大多數網絡游戲是回合制(例如《石器時代》)或者節奏緩慢的即時制(例如《傳奇》)。游戲節奏并不快,玩家間合作的規模也很小,彼此交流時,利用內置的打字聊天功能就夠了。
而《魔獸世界》帶來了另一種全新的體驗:這個游戲里的首領戰難度很高,需要玩家組建20到40人的大型團隊,并且按照各自的分工精確地執行任務。例如,俗稱“電男”的塔迪烏斯會讓全體玩家帶上正電或者負電,每30秒改變一次,如果40位玩家沒有立即按照自己的極性分組站位,那么全團都會陣亡。
《魔獸世界》需要大量操作,玩家通常是一手拿鼠標,一手按鍵盤,根本不可能在高強度的首領戰中打字交流。
即時語音通話軟件應運而生。早期常見的通話工具是國外的Teamspeak,但它需要玩家自行搭建服務器,操作體驗也不夠便捷,國內一些公司因此開始開發山寨版。最終,以魔獸世界資訊網站起家的多玩推出了YY語音,以其便捷穩定的特性,戰勝了巨頭新浪扶持的UCTalk,成為了行業中的領先者。
語音通話軟件內的生態也在慢慢變化。在十年前PC時代的中國,網絡游戲的玩家以男性青少年為主,“美女語音指揮”一度是部分游戲公會招募玩家的廣告語。一些團隊頻道開始出現語音在線人數比游戲在線人數多的情況——多出來的人是專門進來聽女聲的男網友,以及聽男聲的女網友。
久而久之,YY聊天頻道的主題慢慢從游戲變成了唱歌、聊天。
2008年起,由于審批問題和代理權之爭,《魔獸世界》的版本更新陷入停滯,玩家持續流失,對語音通話軟件的貢獻率也不再強勁。
也正是在2008年,YY開始轉型為視頻直播平臺,推出了大量吸引宅男用戶的女主播。2014年,《南方都市報》就報道過女主播沈曼從月薪2000的護士搖身一變,成為年入數百萬的YY“女神”的故事。
除了女主播,跟著MC石頭在鄉村夜店里蹦迪的姑娘小伙兒們,也上了YY,跟天南海北的同齡人一起在網上蹦迪,發展出了喊麥的前身“社會搖”,一種跟隨節奏左右搖晃、毫無技術含量的集體舞,開辟了YY語音“鄉村非主流”一片天。
早先的社會搖并沒有歌詞,是一種以國外DJ電音曲目當背景音樂跳舞的代稱。一位叫蕭全的草根歌手給其中一首“社會搖”填了詞,上傳到YY上。
蕭全的這首社會搖是一首近似于Rap的說唱歌曲:“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群社會青年,每當月圓之夜,他們都會舉行一種古老而神秘的儀式……Hello Mr.DJ,這節奏不要停。我腦袋里在開Party,不晃都不行”。
顯然蕭全這首歌正是為YY語音上無數躁動的男女青年寫的,無技術含量的喊話,堪比張杰的Gap(尷尬的Rap),卻引來無數YY歌手的翻唱。
但一直以來,YY都是一個基于游戲玩家的封閉式社群,鮮有人知YY上一個網絡配音演員可以有動輒百萬的粉絲,開一場YY演唱會可以有幾千人同時在線。直到2014年“美拍”在微博上推廣“社會搖”,搞成了一場“全民快閃”,半月時間在微博上閱讀量突破1.5億,這波非主流才得以進入大眾視野。
為什么是東北人
東北人在秀場主播界的霸主地位,要從央視春節晚會說起。
1983年李谷一老師作為春晚首發歌手,唱的并不是《難忘今宵》,而是當時被批為靡靡之音的《鄉戀》
80年代,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央電視臺逐漸取代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地位,自1983年以來,央視的春節晚會也慢慢演變成了大部分中國人過農歷新年的保留節目。
在互聯網普及之前,央視春晚的相聲和小品定義著每年的流行語句。不過,這些節目大多選取的是天津、山東、河北、陜西等地區的官話方言,而南方方言很少出現——姜昆那帶有上??谝舻钠胀ㄔ捯呀浭谴和淼臉O限了。
南方人通常把這種情況歸因為央視的“大北方主義”,畢竟這座電視臺位于華北平原上。但也不得不承認,在普通話已經廣泛普及的情況下,各種版本的官話更能覆蓋盡可能廣泛的觀眾群體。
在諸多北方方言中,“大碴子味兒”(大碴子本意是玉米碎,引申義為東北農村口音,尤其指遼寧口音)的東北話具有尤其超然的地位。這一切都是因為姜昆推薦了來自遼寧的二人轉演員趙本山。
趙本山早期節目是現實主義的農村題材,后期則轉向了“尬聊”的強行搞笑,一共21次登上春晚舞臺,幾乎是憑借一己之力把“忽悠”、“埋汰”等借自滿語的方言詞普及到了全中國。
趙本山的崛起帶來了另一個結果:各地夜總會里的山寨趙本山。
如果說喊麥和舞曲代表了城中村和小城市里青年人的審美趣味,那么夜總會里模仿電視臺的文藝晚會則代表了這些地方中年人的審美趣味。如果你在中西部地區搭乘長途客車,多半會在車里的電視上見過這種晚會的錄像。
和電視臺里的同類一樣,夜總會的晚會也有聲音洪亮的主持人,盛裝打扮的女歌手,只是都比電視臺顯得土氣一點而已。
在語言類節目方面,幾乎總會有一個戴著卷邊鴨舌帽、穿著深色中山裝、講著一口遼寧方言的特型演員版“趙本山”,此外,還會有更原汁原味的二人轉式丑角。因為不會在正式電視臺上播出,這些東北喜劇演員的表演百無禁忌,下三路段子、倫理梗都可以講。
對這種節目的偏好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主流媒體對觀眾審美偏好的塑造,他們所代表的權威性,讓中小城市的消費者在“現場體驗和央視同樣的晚會”時會產生一種高檔的錯覺。
無論如何,央視上的趙本山和夜總會里的山寨趙本山們上下齊心,共同在中國人的心理留下了“東北人都是喜劇演員”的刻板印象。
也正是因為這種刻板印象的存在,當MC天佑們用東北話喊麥時,觀眾們不會有任何不和諧的感覺,反而會覺得“本應如此”。
MC天佑喊麥視頻截圖
而東北人好面子、重義氣的性格也很容易讓主播和觀眾之間形成強烈的共同體意識:“我支持的主播厲害”會被置換為“我很厲害”,這種移情讓觀眾們不分貧富,都有為自己的主播打錢的動機。
當2017年,當趙本山的女兒“妞妞”趙一涵翻唱蕭全的那首老歌《社會搖》時,你完全不會想到蕭全是個廣西北海人,只會感覺社會你涵姐“老霸道了”。
東北主播的江湖
其實,在稍微有技術含量點的游戲主播市場上,東北人并沒有什么地域優勢。
當下的直播行業已經有非常細致的分化,以虎牙、戰旗、熊貓為代表的游戲直播和以YY為代表的秀場直播分別占領各自市場。
按中國直播榜網站對網絡主播進行的統計,主播總榜前二十位的有相當大的比例是游戲主播,游戲主播的地域特征并不十分明顯,例如兩位由前職業選手轉型來的知名《英雄聯盟》主播,劉謀(PDD)是四川人,而white(盧本偉)是香港人。
但是秀場主播就很有特點了。中國直播榜上當前排前二十的秀場主播中,網上有詳細個人資料的有十七位,其中來自東北三省的就有九位,還有四位來自北京、山西、山東、河南這些華北省份。
盡管不能確認全部主播中東北人占多大比例,但至少可以認為,東北人在秀場主播中最頂尖的那一批中占有半壁江山,其中首屈一指的就是MC天佑。
天佑老師的寫真時刻在詮釋著“一人我飲酒醉” / 微博截圖
在MC天佑身上,你能看到一絲傳統東北二人轉的影子,喊麥中接連曝出的暴力詞匯和“女人們你們聽好了”,但他也同樣享受著趙本山時代留下的遺產——全中國人對東北話“很搞笑”的偏見。
但MC天佑一個占不了半壁江山,真正威脅到東北老藝術家們的是另外一個叫“利哥”的主播,和他背后龐大的公會。
“利哥”本名于利,原是一名汽修工,在直播平臺上,靠喊麥、講笑話、講段子吸引網友,靠著濃重的二人轉的表演風格,坐擁965萬YY粉絲。利哥直播時,同時在線人數動輒10萬以上。
每個東北大哥心中都有個古惑仔之夢。圖為利哥拍攝電影《銅鑼灣》劇照。
自己成功后,利哥開始發展公會,簽約藝人,甚至包括眾多本山傳媒的藝人,其中最有名就是2015年YY年度女歌手文靜?!袄纭钡奈璧酃珪攀钦嬲碱I直播業的半壁江山。
除了《鄉村愛情》,傳統東北方言藝術再沒有與之抗衡的載體了。
從2009年春晚帶著小沈陽出現后,“趙本山小品”的口碑極速下滑。想把每個演員都捧紅,幾乎不可能,所以除了一些跟著師傅走,像小沈陽、宋小寶等,還有一批自己闖的,像周云鵬、小沈龍等。余下的沒有機會在熒幕之上亮相,就只能走網絡直播,自己搭舞臺,靠上利哥“舞帝公會”的大樹也順其自然。
2016年主播這行業看起來光鮮,但能掙扎過溫飽線的不到1%。隨便就想復制利哥和天佑的成功,幾乎是不可能的。
據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與團北京市委開展的調研顯示,33.1%的網絡主播月收入500元以下,48.5%的網絡主播月收入500-5000元,1%以下的網絡主播月收入5000元-1萬元,只有不到一成的網絡主播月收入萬元以上。
2015年的8月份,眼看著利哥的“舞帝公會”日益龐大,不斷挖自家藝人,本山傳媒火速成立了“劉老根公會”,還簽約了81位YY主播,進軍直播業。
2016年1月24日凌晨,在文靜的直播間里,趙本山唱了一曲《月牙兒》,隨后開始和舞帝傳媒的利哥連麥,22萬網友同時圍觀,堪稱東北語言藝術兩大巨頭的一場華山論劍。
利哥:“上次我來北京,你也在北京呢,沒敢打擾你?!?/p>
趙本山:“你是害怕問你要人吧?”
利哥:“沒有沒有,趙老師你看你要哪個我沒給啊?只要你吱聲。要不本山傳媒的都給你放回來了嘛?!?/p>
不久之后,趙本山從利哥的公會里要回了本山傳媒旗下的藝人文靜,迅速發展成了自家公會里的門面女主播。
文靜的成功,帶領著本山傳媒旗下超過80%的藝人開通了直播,主要集中在YY語音、映客、花椒、一直播等平臺。這其中,還包括趙本山的女兒趙一涵(妞妞)。
借助老爸的名氣,趙一涵14歲就開始登臺演出,但當時只是靠假唱伴奏,模仿表演日韓系的舞蹈,一直沒有起色,直到靠著老爸的知名度做起了直播。
趙一涵在直播間里,跟MC天佑合影連麥,在直播網紅的路上,野生派東北藝人和傳統派慢慢攀上了關系,互相導粉,共同掙錢。
趙本山的徒弟們也常常給她刷禮物,甚至作為老父親偶爾在直播上刷刷臉。去年十月,趙本山為女兒在直播間站臺5小時,多次提到“自己只是一個從農村旮旯走出來的藝人”,號召大家支持趙一涵,引來1500萬人圍觀。
趙一涵也很爭氣,曾創下一天收入400萬的紀錄。照這樣的收益,未來東北產業轉型真的有望了,重工業燒烤,輕工業喊麥。
來源:微信公眾號 浪潮工作室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