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品牌最后的生死競速:金立潰退,海信加碼,中興聯想再次通信

海信手機竟然比金立這個手機行業的,金立手機多個線下渠道紛紛轉投其他手機廠商,金立的數萬家手機終端渠道商卻再也等不起了。
如今的手機市場正“一半火焰 一半海水”,華為、OPPO、小米們高歌猛進,而有的則在垂死掙扎。
比如,在這片血海中堅持了16年,見證了手機從功能機到智能機時代的轉變,也熬垮了許多競爭對手的金立,在營銷燒錢大戰燒掉了60個億之后,再也繃不住了……
金立的“轟然倒塌”
金立敗相早露端倪。
去年年底以來,關于金立手機債務危機的傳聞就甚囂塵上。今年1月中旬,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和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輪番凍結金立董事長劉立榮持有的41.4%金立集團股權,時間均為3年,印證了這一傳聞。
隨后,A股上市公司、金立手機攝像頭模組供應商歐菲科技因金立拖欠款項,向法院申請保全,凍結金立部分資產并對外發布資產減值公告,徹底揭開了金立的資金困局。目前,包括歐菲科技在內,已有深圳華強、江粉磁材、深天馬A和維科金華至少五家A股手機供應鏈公司發布公告,因為金立手機拖欠應收款而進行資產減值。
3月底,多家媒體同時爆出,金立東莞工業園將要散伙,而且已經開始遣散員工,并要求四月底前解除勞動合同。此消息一出,手機圈內大為吃驚:要知道金立手機東莞工業園占地面積達258畝,手機年產能超過8000萬臺,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單體智能終端制造中心,在這個工業園身上,金立已經累計投入了23億人民幣,也正是借助這個工廠,金立手機的年出貨最高曾經達到了4000萬臺,擠進國產手機前五,而且離身前的小米差距縮小到了200萬臺。
可惜的是,就差這一口氣,金立卻再也無法實現趕超小米的夢想。
4月2日晚,金立官方微博發布《關于金立工業園目前的一些情況說明》,正式承認金立手機的確存在債務危機,且已經有裁員近50%的準備。在此次官方說明中,金立直言:“懇請各位給我們多一點時間度過這個難關。”
對于近兩年來高舉高打,動輒簽下億元級節目冠名的金立手機,“懇求”字眼一出,市場里的所有人,心中似乎都聽見了轟然倒塌的聲音。
渠道商正面臨生死抉擇
與此同時,金立副總裁俞雷也發微博回應:金立確實欠了廣告費,但媒體也沒必要以死相逼,希望能“給金立時間”。
“時間”對于金立來說,是如此的寶貴。可是,金立等得起,金立的數萬家手機終端渠道商卻再也等不起了。手機行業“密集開店”和“人海戰術”兩大特征,讓他們背負著沉重的成本壓力。
“羊毛出在羊身上,銷售量下降養活不了那么多人。”管理著超過6000人銷售團隊的金立云南省代理商鄧彬在接受騰訊記者采訪時說。
樂視拖欠供應商和渠道商資金帶了個壞頭,今年以來,金立手機的負面信息一個接一個,給終端渠道代理商的操作帶來很大的困難。對消費者而言,這類負面消息影響不大,然而,對于終端渠道和銷售層面來說則是致命的打擊——賣手機的客戶擔心金立出問題了,庫存和賣出去的手機維修、售后怎么辦?接著出現少拿貨的現象,有些甚至直接要求退貨。
“壓力非常大,不知道暴風雨來的這么快,這么猛烈。”,對于原本只做金立手機代理的鄧彬來說,接觸新的品牌,實行雙品牌乃至多品牌運營,分攤運營費用,已經成了關系到能不能“活下去”的選擇。
而這,也并非鄧彬一個人的決定。
界面新聞和騰訊新聞相繼報道:金立手機多個線下渠道紛紛轉投其他手機廠商,包括云南、重慶、河南、東北地區的金立手機代理商,已經和其他手機廠商成立公司展開合作,同時代理經營兩個手機品牌。
這些報道,都指向了國內同一家手機廠商——海信。
海信怎么突然發力?
竟然是海信?這個答案的確有點出人意料。
在不少人眼里,海信這家中國著名的家電制造企業,在手機領域的辨識度并不高。
年級大一點的消費者,如果對海信手機有印象,也大多停留在10多年前的CDMA時代。
而對于手機圈內的人士,最津津樂道的,則是現在國內某排名前三的手機企業,當年在海信手機研發團隊辦公室門口的酒店住下,挨個打電話挖海信手機研發人員的故事。
查閱海信手機的資料發現,海信手機竟然比金立這個手機行業的“常青樹”歷史還要長,從2001年成立推出彩屏CDMA手機以來,已經有17年的歷史,一直在生產手機。
在3G時代的鼎盛時期,海信手機由于研發技術出眾,為CDMA市場貢獻了近60%的成品線路板,直到如今,依然有超過600人的研發團隊。
業內人士透露,海信團隊去年底開始逆市加碼手機業務,錯過了4G時代的海信手機,正在試圖押注5G實現彎道超車。
金立手機云南總代理鄧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感覺,海信似乎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他也看好海信底蘊和實力,在溝通中他發現,海信在5G手機研發這一塊,已默默做了3年的準備,明年有可能是率先推出5G產品的廠家。鄧彬現在成立了一個新公司對接海信手機項目,目前做了一個月,3月份海信手機在云南整體銷售量已經過萬臺。
這個市場表現,給了不少正在觀望的渠道商以信心。
萬億市場的致命誘惑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最近發布的《2017年國內手機市場運行情況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2017年的手機市場加劇洗牌,競爭尤為激烈。排名前五的廠商合計份額達到71.3%,較2016年提高了15.1%,第二梯隊(6-10 位)的廠商份額受擠壓的情況尤為明顯。
至于第三梯隊的手機廠商,份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然而,雖明知前面是一片血海,它們卻依然前赴后繼毫不猶豫。
這正是手機行業的獨特魅力。
在這里,再大的巨頭,也可能瞬間倒下,再小的廠商,也能抓住機會快速逆襲崛起。
諾基亞和摩托羅拉通向倒閉的車轍,依然散發著泥土的芬芳,VIVO、OPPO和小米,卻似乎一夜之間就站了起來。
一次又一次,巨頭轟然倒下的聲音,不僅沒有嚇退任何廠商,相反,卻讓第二梯隊第三梯隊的中小廠商嗅到了帶著血腥味的機會,更猛烈地撲了上來。
在逆市加碼的海信手機身后,還跟著心有不甘的中興和聯想。
近日,中興通訊宣布成立一家叫做中興終端中國的分公司,由中興通訊終端CEO程立新直接掛帥,希望在國內市場打一場“翻身仗”。
聯想手機則決定重新啟用Lenovo品牌,采用Lenovo和Motorola雙品牌運營,決心在中國市場全面發力,找回曾經的位置。
昔日的王者,皆心有不甘;今日的頂層新秀,正切走越來越多的蛋糕。
手機市場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誰都可能瞬間倒下。
然而,越是血腥,也越是興奮。
所有企業心中都非常清楚:
手機市場這塊蛋糕實在太大太誘人。
全球手機市場的規模是電視的4倍,比電視、空調、冰箱、洗衣機規模的總和還要大。而且處于所有智能硬件“控制中心”的地位。
哪怕僅僅是中國國內市場,也是1年僅僅硬件銷售就超過10000億的市場。
在這個市場面前
誰都不想輸
誰也輸不起。
瀟湘財經:專注金融財經領域,尤其是Fintech、區塊鏈等。鈦媒體2017年十大作者入圍,鈦媒體、億歐、i黑馬等70家媒體專欄作者, 《財富生活》等多家雜志撰稿人。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