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像保健品”!極氪多位高管懟小米汽車背后:007對戰su7在即快訊
極氪三位高管突然深夜向小米汽車集體“開炮”,令人頗覺意外。
作者:張佳編輯:山隹
極氪三位高管突然深夜向小米汽車集體“開炮”,令人頗覺意外。12月21日下午,在某汽車博主在談小米SU7時,格外提到“科技大廠,生態造車”,其稱造出一輛“硬件強關聯,特別強生態的車”是小米汽車的強項。不過這一言論卻引起了極氪兩位高管的質疑。
21日晚間,極氪副總裁朱凌發文炮轟“生態造車”。其稱,現在的汽車營銷越來越像保健品行業,各種名詞新出,不懂什么叫“生態造車”。其認為,車終歸是車,談“生態”首先要談的就是用車的生態,原因在于造一款產品容易,但建立完整體系難。
朱凌認為,汽車行業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人力密集型、技術密集型、供應鏈密集型和資產密集型的行業,雖然有些技術可以彎道超車,但很多積累是無法彎道超車,每一顆螺絲都是需要實實在在打上去。作為大多數家庭最貴的消費之一,大廠永遠是消費者購車最靠譜的背書。
朱凌其還舉了幾個例子:特斯拉是在成立十年后才推出Model S,科技大廠如Apple、Amazon也沒法用“生態造車”。雖然朱凌并未點名道性說是小米,但是其帶了#科技大廠生態造車#這一話題,被認為抨擊的正是小米汽車。而其評論區更是熱鬧,不僅網友炸開了鍋,還吸引了其他的極氪高管下場。
極氪副總裁趙春林在說完極氪的造車投入后,表示:“或許此生態非彼生態吧,一份投入,一份用戶價值,大廠需要你和我一起踏踏實實去打螺絲!”而極氪CMO關海濤的點評更是犀利:“上一個喊‘生態造車’的好像是樂視。”在三位大咖集體輸出一頓之后,似乎還不解氣。趙春林又在12月22日凌晨再度開火,這次還直接“點名”。
“突然想起生態場景:智能駕駛導航到高速路口,播放一段廣告15秒,再出路口,行駛過程中切換駕駛模式,再看90秒廣告, or,掃碼支付?確實,米生態蠻有特色!”趙春林轉發一個有關#科技大廠生態造車#這一話題的微博時寫道。這一發言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有網友認為,如果作為一個普通網友這樣說無可厚非,但是趙春林作為一個車企高管在公開平臺上如此說非常不妥。而目前,該微博已經被刪除/隱藏。
為什么極氪高管會集體突然對小米汽車嗆聲呢?外界猜測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兩家的新車這次沖突較大。下周,極氪007和小米SU7都將上市,而這兩款車無論是發布時間、車型、價格,似乎都形成了直接的競爭關系。小米SU7的主要競爭對手被認為是小鵬P7i、極氪007和特斯拉Model 3等。
其中,極氪007和小米SU7一樣,均為是一款純電B級轎車。其中,SU7長寬高分別為4997/1963/1455mm,軸距為3000mm,而極氪007的尺寸為4880(4865)/1900/1448mm,軸距為2928mm。有意思的是,這兩款車在時間的選擇上,也近乎撞在了一起,極氪007為將在12月27日正式上市,1月份開啟交付;小米將在12月28日首次正式亮相。由此,產生火藥味似乎也不難理解了。
作為品牌的首款轎車,極氪007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款車已經此前的廣州車展上開啟預售,預售價格為22.49萬元起,目前收獲訂單超2.5萬臺。
當然,雖然極氪幾位高管懟小米“生態造車”,但實際上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卻是打造生態的擁護者,其曾在多種場合下強調,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趨勢是消費電子設備和汽車的深度融合;未來跨界打造用戶生態鏈,構建企業護城河已成大趨勢,為用戶提供更便捷、更智能化、萬物互聯的多屏互動生活體驗。
在這一思路下,吉利收購了魅族成立星際魅族集團進入了手機行業。目前,第一代Flyme Auto車載人機交互軟件已經在吉利旗下車型搭載。吉利也是車企中唯二兩家進入手機行業的企業,還有一家是蔚來。
蔚來近期在裁汰一些不盈利的部門,但并不包括手機。蔚來董事長李斌表示,手機業務對蔚來有著戰略意義,但是要到三年后,才能評價蔚來做手機到底對不對。“等到手機巨頭們的車,越賣越多的時候,大家到時候可以看一下其它車企會不會進入手機。”李斌認為,沒有手機的企業在后續的競爭中可能會面臨一些新挑戰。
當然,從手機行業中跨領域進入汽車的就比較多了。最早宣布造車的是樂視,但至今樂視的FF汽車還沒有真正意義上形成市場規模,目前交付量還不足千輛。而后則是華為,其構建了“鴻蒙智行”的品牌矩陣,旗下的合作企業中有賽力斯、奇瑞、江淮、北汽等四家車企,目前已經確定的品牌有問界和智界。
作為品牌首款車的SU7,對小米來說也是關鍵性的一戰。在眾多造車新勢力中,小米本來就失去了先發優勢,好在小米及其創始人自身就帶有話題性,讓其一舉一動仍然能夠引起外界的高度關注。在近期一檔訪談節目中,雷軍首次披露了在小米汽車上的一些戰略方向,其表示已經為小米汽車制定了“守正出奇”和“十倍投入”兩個原則。
所謂“守正”,是指充分尊重汽車行業的規律,確保能把第一輛車做好,并在這個大前提下創新“出奇”,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十倍投入”則是從精力到真金白銀全方位的投入。雷軍稱,一般車企做一輛車,大概會投入三四百人和十億、二十億的研發經費。而小米汽車的第一輛車,就投入了3,400名工程師,整個研發投入超過了100億元,相當于是用了10倍以上的投入去造車。“反正我是抱著志在必得的方式來做的。”雷軍說道。
而在動力和續航方面,SU7將會提供寧德時代三元鋰電池和弗迪電池磷酸鐵鋰兩種電池選擇。其中,三元鋰電池版本提供雙電機配置,電機的峰值功率為220KW/275KW;磷酸鐵鋰版本只會配備單電機,電機峰值功率220kW。該車將由北京汽車集團越野車有限公司生產。雷軍曾表示,小米汽車進展順利,將于明年上半年正式上市。
而該車的車機系統預計會搭載小米澎湃OS系統。雷軍在采訪中表示,七年前小米下決心開始做小米澎湃OS,從底層全面重構操作系統,累計有超過5,000個工程師的投入。
隨著互聯網科技企業加入造車,在互聯網和手機領域的“互懟”逐漸在車圈中成為“流行”的車企間輿論常態。今年,有比亞迪和長城、蔚來和理想、華為和小鵬,小鵬和理想等,現在輪到了極氪和小米。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問界與小米遲早有一戰。車圈的互懟顯示了行業生態的惡劣化,這對行業本身的發展來說并不見得是好事。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