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銀行“新帥”難解近憂?快訊
“新帥”楊秀明的任務是帶領重慶銀行重回“優等生”行列,但除了提升經營業績外,在穩定股價、加強風控管理方面,將是一場大戰。
“新帥”楊秀明的任務是帶領重慶銀行重回“優等生”行列,但除了提升經營業績外,在穩定股價、加強風控管理方面,將是一場大戰。
苗野 孫藝格/發自上海
“這次業績說明會是重慶銀行全年最受關注最為隆重的的投關活動。”重慶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楊秀明在重慶銀行2023年度暨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說明會的開幕致辭中表示。
這是重慶銀行新管理層的首次集體亮相,也是楊秀明首次以重慶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的身份出席該行業績說明會。他于2023年12月出任重慶銀行黨委書記,2024年3月董事長任職資格獲得監管核準。
據重慶銀行年報顯示,2023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32.11億元,同比減少1.89%;實現歸母凈利潤49.3億元,同比增長1.27%。這已是重慶銀行連續2年減收增利。之所以能實現利潤正增長,一部分得益于免稅資產配置增加,另外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和信用減值損失的變化亦對重慶銀行的利潤產生了影響。
即便如此,重慶銀行利潤總額是下滑的。2023年,重慶銀行的利潤總額為60.88億元,2022年同期為62.89億元,同比下滑3.2%。
從這份年報所呈現的數據來看,重慶銀行的經營業績并不算優秀。但引發業界關注的是重慶銀行部分行業的貸款質量。
在2023年財報中,重慶銀行“按行業劃分的貸款及不良貸款分布情況”顯示,“金融業”貸款金額為8.6億元,其中不良貸款金額為1.48億元,不良貸款率高達17.19%,排行業第一。“房地產業”的不良規模也在攀升,截至2023年末,重慶銀行房地產不良貸款規模為6.2億元,較2022年末上漲近4%;房地產貸款不良率為6.48%,較2022年末上漲0.6個百分點。在A股17家城商行中,只有3家銀行的房地產不良貸款率超過5%,另外兩家是杭州銀行和鄭州銀行,不良率分別為6.36%、6.48%。
對此,重慶銀行方面表示,我行涉房地產貸款規模整體占比很小,不良率雖小有波動但對整體的資產質量影響有限且在可控范圍。我行已經針對房地產、城投化債等重點領域搭建工作專班,既從面上確定了風險管控的策略,又從點上逐戶研判、精準施策,平穩有效落地風控方案。
房地產不良貸款率8年暴漲30倍
連續兩年減收,“金融業”不良貸款率行業第一,房地產不良貸款率8年暴漲30倍……作為西部首家“A+H”股城商行,重慶銀行肩上的擔子有些重。
從近五年看,重慶銀行的營業收入在2021年創階段性高點后,近三年持續下滑。2023年,作為營收支柱的利息凈收入和中收業務凈收入分別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減少。其中,利息凈收入為104.47億元,同比減少3.34%。2022年的利息凈收入同比減少6.8%,下滑幅度更甚。
再看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已經連續下降三年。2021年~2023年,重慶銀行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下降幅度分別為25.86%、0.97%、45.96%。2017年重慶銀行的中間業務凈收入還有16.8億元,到2023年只有4.11億元,占總營收的3.11%。
“綜合預期2024年全行業凈息差將延續下降趨勢。”某銀行業相關人士表示,這意味著重慶銀行在面對未來息差持續收窄,非利息收入難成氣候的大環境下,該行的營收挑戰或將加劇。
“重慶銀行將始終圍繞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平衡好規模、結構、質量、效益,推動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重慶銀行針對凈息差縮窄給出了應對措施,下一步將加大資源投放力度、加快結構調整,并持續壓降長期定期存款的占比、調整存款期限結構,做到以量補價、提升效率,持續優化管理效能。
資產質量上,截至2023年末,重慶銀行不良貸款余額52.1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76億元;不良貸款率1.34%,同比下降0.04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34.18%,同比上升22.99個百分點。
細看年報,重慶銀行的房地產風險正在持續暴露,涉房不良貸款規模及不良率指標進一步抬升。
2016年~2023年末,重慶銀行房地產不良貸款規模由0.35億元增至6.2億元,大幅上漲近17倍;房地產貸款不良率從0.2%增至6.48%,大幅上漲逾31倍,在A股城商行中位列前端。
重慶銀行的金融業貸款不良率更是奇高,高達17.19%的貸款不良率,是招商銀行的59.28倍、農業銀行的132.23倍、中國銀行的859.5倍,“榮登”全行業第一。
業內人士認為,作為“農行系”出身的銀行人,楊秀明的專業背景和經驗可能會為重慶銀行帶來新的業務發展思路和戰略。重慶銀行如何持續優化資產負債結構“解壓”,進一步管控負債成本迫在眉睫。
聯合資信在對重慶銀行的評級報告中指出,2022年該行前五大行業(金融業、批發和零售業、采礦業、制造業房地產業)貸款余額占公司貸款的比重為49.9%,雖有所下降,但仍面臨一定行業集中風險。到了2023年,重慶銀行前五大行業貸款余額的占比進一步提升至50%以上。
三年四次出手護盤
新任董事長楊秀明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重慶銀行持續低迷的股價。
2021年,重慶銀行掛牌上交所,成為全國第3家、長江經濟帶首家“A+H”上市城商行。首發股價為10.83元/股,發行市盈率為8.97倍,發行總市值為37.63億元。重慶銀行的股價也曾在上市之初漲至最高點13.82元。隨后便一路下行,股價成為同期A股上市銀行的“吊車尾”,破發幅度僅次于鄭州銀行和渝農商行。
一個投資者關注的問題是:市值過百億元的城商行股價為何頻頻走低?
有業內人士表示,重慶銀行股價持續低迷與大盤及銀行板塊整體震蕩走勢、營收出現下滑、信貸業務面臨相對集中風險及資本補充壓力有關。
由于股價長期破發破凈,重慶銀行多次出手穩定股價。
今年1月末,重慶銀行觸發穩定股價措施啟動條件。這也是龍年以來首家公告股東出手增持股份的A股上市銀行。重慶銀行采取由現任董事、高管、第一大股東增持股份穩定股價,擬合計增持金額不低于2940.2萬元。
粗略計算,包括此次增持在內,重慶銀行董事、高管及第一大股東自重慶銀行A股上市以來已合計耗資1.12億元護盤。
此前,重慶銀行分別在2021年12月、2022年7月、2023年7月三次實施完成穩定股價措施,累計增持股份約1005.65萬股,增持金額8227.77萬元。
重慶銀行表示,上述增持的目的,系基于對該行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及成長價值的認可,積極實施穩定股價行為。
但效果有限,重慶銀行此前三次股價穩定措施實施期間,股價漲跌不一,增持起始日股價會有小幅上升,但長期來看影響較小。例如,2021年7月23日起6個月內、2022年2月7日起6個月內,重慶銀行股價分別由8.85元/股降至8.3元/股,7.9元/股降至6.85元/股。而2023年2月6日起6個月內重慶銀行股價則波動回升,由6.68元/股漲至8.34元/股。
截至發稿,重慶銀行A股報收7.78元/股,總市值270.32億元。
合規問題頻發
股價承壓的同時,重慶銀行也因合規問題頻頻被監管機構“敲打”。
2023年,重慶銀行收到2張罰單,累計被罰金額150萬元。2023年3月16日,重慶監管局對重慶銀行出具警示函。當年11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發布行政處罰信息顯示,因資金投放不合規等違法違規行為,重慶銀行被罰款150萬元,兩名相關責任人被警告。
進入2024年,重慶銀行接收罰單的頻率越來越高,更是觸及了“重量級”違規的紅線。
1月19日,因員工行為管理不到位,員工違規為民間融資牽線搭橋,重慶銀行江津支行被罰40萬元。
2月4日,重慶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萬盛支行、支行原業務部經理周勤、原副行長張仕永因為違規變相超權限發放貸款,導致貸款資金被挪用,被監管處罰50萬元。其中,張仕永被警告,周勤被終身禁業,這是今年以來首個因為超權限放貸被“紅牌”罰下的銀行人。2019年以來,全國范圍內超權限放貸被禁業者僅有4例。
無疑,“新帥”楊秀明接下來的任務是幫助重慶銀行重回“優等生”行列,但除了提升銀行經營業績外,在穩定股價、加強風控管理方面,將是一場大戰。
“堅持與經營管理相結合,保持戰略的定力;堅持與自身的資源稟賦相結合,發揮特色優勢;堅持戰略與市場需求相結合,實現價值增幅。”楊秀明表示,重慶銀行戰略規劃需要做到“三個結合”,通過高效到位的戰略管控,實現重慶銀行全行的務實改革創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