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軍化身祥林嫂,長城汽車不該活成怨婦模樣!快訊
魏建軍不能贏的時候樂哈哈都挺好,輸的時候氣急敗壞、跺腳罵娘玩不起!
文| 車市007
編輯| 小丸子
時代在巨變,新能源智能電動車時代,長城汽車轉型動作慢了半拍、成績目前來看平平無奇。
魏建軍不能贏的時候樂哈哈都挺好,輸的時候氣急敗壞、跺腳罵娘玩不起!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直言,世界就是個巨大的草臺班子。
對于鋼鐵直男的這句話,不僅年紀輕輕的樂逗同學深以為然,太多和馬斯克一般牛逼的大佬大BOSS,也在不同場合發表過類似的觀點與論述。
是的,川普都能二次競選、并且很有可能,再次坐上漂亮國的總統寶座,你還能信誓旦旦的忽悠我們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特斯拉CEO馬斯克
事實上,放眼宇宙萬物的維度和歷史的長河中來看,再牛皮的人類,終歸不過滄海一粟、渺小的不值一提,咱們這些個凡夫俗子小屁民,還動不動談什么永恒真理、較什么勁……
說句不好聽的,長城汽車也好,魏建軍這個汽車“老兵”兼“憤青”也罷,或許在中國汽車歷史的畫卷中,已經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那統統只能代表過去。
已經60歲的老魏,別一上頭就習慣性給今天的市場、以及90和00后年輕一代消費者講課,灌輸一堆“負能量”的同時,明里暗里各種貶低友商夾帶私貨。
講真,這既沒有品,也很難具有說服力,聽眾和群眾都不是傻白甜,誰優誰劣誰是誰非大多時候消費者心里都有一桿秤。
說的再直白一點,消費者自己掏錢買單,還需要聽你Jack WEY,像個怨婦和祥林嫂一般逼叨個不停?
既然長城汽車和魏總一而再、再而三,又是花重金請來了CCTV知名支持人,又是找到了新浪財經CEO鄧慶旭,專門從首都北京來到長城大本營保定,只為給魏建軍董事長提供一個,借題發揮陰陽友商貶低行業的平臺和話筒……
魏建軍借助央視直播夾帶私貨
那么作為一名新生代汽車行業觀察者、以及一位90后年輕汽車消費者,樂逗同學沒忍住,想圍繞魏總大談特談的幾個觀點和論點,進行一番公開探討:
其一、中國新能源汽車有沒有技術優勢?比如蔚來小鵬小米,又比如長城長安吉利。
其二、中國汽車品牌的產品質量,與日系車有沒有較大的差距?有的話,這個差距究竟有多大,消費者能否輕易感知,并且是否影響消費者的購車用車體驗?
先來說說第一個問題。
中國政府大力倡導并強力推動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除了行業公認的較為成熟完備的產業鏈綜合優勢外,在諸如電機、電控、電池等三電領域,到底有沒有技術優勢?
這里還不說魏建軍自己都不得不承認的,智能化領域(如智能座艙、智能輔助駕駛)的既有優勢。
很顯然,縱使長城汽車魏建軍不愿承認,長城旗下的蜂巢能源大概率也會信誓旦旦的告訴大伙兒,咱們的動力電池技術,真的已經走在了行業前列位置。
不要跟我說,什么電池是老美發明的,日韓企業將其發展壯大,因為如果按照老魏的這套邏輯,先行者永遠就得遙遙領先勇立潮頭。
那汽車還是德國人發明的呢,日系車韓系車牛皮個屁啊,在動輒有著百年歷史積淀的德系車、法系車面前,日韓車企不全是弟弟?
奔馳是汽車的發明者
魏建軍這種思維要不得,典型的人家搞得早、人家發明的,咱在這方面肯定和注定不如人。
無須諱言,汽車動力電池領域,經過數十年的市場廝殺,中日韓已經形成了行業公認的“三國殺”領頭羊地位,三國企業在動力電池領域的市場份額及技術成熟度,甚至明顯領先于歐美等西方傳統汽車強國。
中國動力電池企業而言,十年前確實跟日韓企業還有明顯差距,但由于中國政府的強勢支持與巨大市場優勢等原因,經過十年的快速發展和迭代,已經妥妥躋身全球動力電池頭部梯隊,寧德時代更是一舉成為了全球的“寧王”。
這一點老魏顯然是心知肚明的,不然蜂巢能源橫空出世才幾年時間,為何能快速在競爭激烈的動力電池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魏建軍莫非想告訴大家,蜂巢能源的動力電池,技術不如人,自家裝車及給友商供貨全靠忽悠?
至于魏建軍重點談到的品質問題,什么國產車的品質與日系車還有不小差距,我想但凡不是汽車行業純小白,對此多少會有點自己的分析與判斷力。
首先,我們姑且承認日系車在做工品質方面,的確相較于美系車法系車等歐美的產品,市場口碑確實要好不少。
比如豐田汽車的“一車傳三代、人走車還在”等,經典營銷語錄和溢美之詞深入人心。
但魏建軍也無法否認,過去這些年包括豐田汽車在內,多少日系車品牌在包括日本本國在內的全球市場,相繼爆出過多少諸如安全氣囊、不銹鋼鋼材質量、尾氣排放等系列質量造假丑聞!
被日系車引以為傲的“工匠精神”,已經別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調侃為“躬匠精神”,魏建軍對此又作何感想?!
此外非常重要的一點,關于品質這個東西,對于用戶和消費者而言,合適合宜才是有意義和價值的,過度和過分的追求所謂“高質量”,是否真的有必要和有意義?
比如汽車常規質量檢測中,四門兩蓋的間隙面差等,是否越細越好、越精益求精越合宜?
說到底,汽車對于消費者而言還是一件商品,產品的品質與價格等,最重要的是匹配好,不能簡單的一味的過度的追求所謂“高品質”,而忽視了成本價格與綜合效益。
說的再通俗一點,汽車品質是一個多維度的復雜綜合體系,其好壞優劣的評判標準,決不能過分的鉆牛角尖和認死理。
該嚴苛的維度必須要足夠嚴苛,但沒有必要過分嚴苛的維度,還得高度結合產品的定位及成為售價等綜合環節。
比如對于今天的年輕一代消費者而言,豐田汽車的那句經典營銷詞“一車傳三代、人走車還在”,拋開其是否夸大營銷不談,即便真的能做到這樣的超高品質,是否是消費者最看重的和想要的?
事實上,對于今天的90后、00后消費者來說,別說傳三代了,買臺車能靠譜的開上個十年八年,就已經足夠OK和質量過關了,誰還需要你一車傳三代?
別說消費者不需要了,國家級政策法規,越來越鼓勵加速汽車更新換代和以舊換新了。真要這么搞,某種意義上不是好事,是噩運的開始。
現身說法,樂逗同學的小舅子七年前買了一臺第二代哈弗H6,后面又有另外兩個親戚先后選購了第二代長安CS75PLUS、吉利博越L。
過去這幾年每逢節假日回老家,跟他們交流過程中得知,除了油耗相對偏高之外,用著沒有啥大毛病,總體都是比較滿意的。
不說長城長安吉利這樣的大品牌和大廠的產品了,即便是小區一個鄰居六七年前買的北汽紳寶X55,如今紳寶這個牌子都干沒了,鄰居的愛車依舊還在正常使用,小毛病有但總體也沒啥大毛病。
這些無不反應出一個真實的用戶心聲——我不需要你覺得行不行,我覺得OK就好!
試問,如果不是這些國產車的崛起和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如今你十幾萬的價格,能夠買得到一臺合資品牌緊湊級SUV嗎?
作為曾經的中國車壇風云人物代表,長城汽車和魏建軍都曾取得過輝煌成績,這些成績當中固然有時代大環境的因素,但也不乏企業自身的努力。
時代在巨變,新能源智能電動車時代,長城汽車轉型動作慢了半拍、成績目前來看平平無奇,魏建軍不能贏的時候樂哈哈都挺好,輸的時候氣急敗壞、跺腳罵娘玩不起!
一如開頭所言,世界就是個大的草臺班子,魏建軍奉為佳臬的日系車和豐田大法,尚且都在積極加快電動化的轉型,并且在智能化的賽道上積極與中國本土企業開展合作。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
作為中國車壇一代風云人物的魏建軍,何必化身祥林嫂,一副怨婦和玩不起的模樣!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