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刪測評筆記,“戴森平替”徠芬在怕什么?快訊
憑借“戴森平替”標簽而被大眾熟知的徠芬攤上事了。
撰文|張宇
編輯|楊勇
來源 | 氫消費出品
憑借“戴森平替”標簽而被大眾熟知的徠芬攤上事了。
近日,小紅書上一篇關于徠芬的測評筆記引發了廣泛關注。事情的起因是一位博主在測評筆記中對徠芬電動牙刷的包裝、做工、掃震功能、清潔效果等方面進行了測試和點評,雖然有質疑,但對于徠芬電動牙刷整體持認同態度,并且給出了改進建議。
但就是這么一篇較為客觀的測評筆記,卻引來了徠芬方面的不滿,原因是“影響較為負面”。從該博主曝光的聊天截圖來看,徠芬方面要求博主刪除測評徠芬電動牙刷的筆記,并提出如果能夠處理相關測評筆記,愿意賠付200元以表示歉意。
圖源:小紅書
徠芬方面要求刪除測評筆記的背后,或與產品頻頻出現質量問題,擔心影響品牌形象有關。在微博、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不少用戶表示,徠芬高速吹風機故障頻發,而電動牙刷也質量堪憂。
徠芬成立于2019年1月,因其憑借過硬的新技術賦能,推出價格僅有戴森五分之一的高速吹風機而迅速成為“戴森平替”,尤其是2021年推出的高速吹風機LF03,在市場上取得了顯著成功。與此同時,徠芬的銷售額也水漲船高,并在短短三年時間內實現了從0到30億元的突破,成為一匹當之無愧的“黑馬”。
2023年10月,徠芬推出了首款電動牙刷,跨界進入口腔護理領域,尋求更為多元化的市場。
不過,無論是高速吹風機領域還是電動牙刷領域,徠芬均面臨著群雄逐鹿的競爭格局,以及產品同質化趨勢下更為殘酷的品牌混戰。
全面超越戴森?
2016年,英國品牌戴森在中國市場推出高速吹風機,在一眾被消費者詬病噪音大、重量重、溫度過熱的傳統吹風機中脫穎而出,并且憑借輕便快捷、低溫監控、負氧離子等特性迅速搶占市場,備受消費者青睞。
不同于傳統吹風機的低轉速、低風力,以及為了彌補風力不足而采取高溫烘烤從而導致毛鱗片受損的弊端,高速吹風機轉速通常可達10-11萬轉/分,可以通過較低溫度和更高速的風量迅速將頭發吹干,大大減少對毛鱗片的損傷,真正做到“吹干”頭發,而非“烘干”頭發。
不過,戴森的價格超過3000元,在一眾百元價位的傳統吹風機中顯得格格不入,令許多消費者望而卻步。
奧維云網線上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4月,高速吹風機市場中200元以下的產品銷量銷額顯著增長,零售額占比已達12.7%,零售量占比更是高達33.7%。這意味著200元價位的高速吹風機已成為新競爭點。
徠芬早早看到了這一趨勢,其在2021年就打響了針對戴森的“性價比之戰”。2021年12月,徠芬推出的高速吹風機LF03,憑借高速無刷電機、智能溫控技術等脫穎而出,而且價格只有599元,僅戴森高速吹風機價格的五分之一;2022年9月,徠芬SE高速吹風機以399元的價格進入市場,進一步降低了高速吹風機的價格。
與此同時,徠芬走上了內容營銷的道路。2021年4月,徠芬發布了名為《徠芬吹風機迭代研發路》視頻,從技術層面出發介紹了徠芬的自主研發歷程及各功能部件的作用,通過“科學分析式種草”博得了海量關注;2021年9月,徠芬又發布了名為《深度對話徠芬主創:那些不為人知的秘辛》的視頻,播放量累計超過200w。
2022年2月,一條名為《吊打戴森的吹風機為什么做不大》的短視頻在抖音上播放量過億。這是一段徠芬創始人葉洪新與前紅衫資本合伙人王岑的對話視頻,視頻中葉洪新提及徠芬“風力更大、噪音更小、價格更便宜”,已全面超越戴森。
大量短視頻投放之下,“國產戴森”、“戴森平替”等標簽開始廣為人知,徠芬的銷售額也一路飆升。2022年,徠芬迎來了業績的“高光時刻”,其銷售額突破15億元,較2021年的約1億元實現了井噴式增長。2023年,徠芬的銷售額更是突破了30億元。
盡管如此,徠芬宣稱已全面超越戴森稍顯夸大其詞,一方面,戴森已經在消費者心中樹立了高端、專業的形象,其技術研發和創新一直保持領先地位,而徠芬在品牌影響力、技術研發等諸多方面仍需要時間積累和提升;另一方面,戴森在全球市場擁有廣泛的銷售網絡和渠道,而徠芬在渠道建設和市場拓展方面仍需要加大投入。
現階段,高速吹風機市場的價格競爭日趨激烈,如何在保證產品質量和性能的前提下,通過合理的定價策略來贏得市場份額,將是徠芬面臨的重大挑戰。
難復制吹風機“神話”
模仿超級單品,打造低價爆款,疊加對營銷的重投入,成了徠芬突圍的方法論。在高速吹風機領域取得不小的成績之后,徠芬有了更大的野心。2023年10月,徠芬推出了首款電動牙刷,并且打出了“領航電動牙刷”的口號。
不過,在電動牙刷領域,徠芬很難復制高速吹風機的“神話”。
首先,電動牙刷領域不存在戴森式的顛覆性產品,并且產品同質化嚴重。西南證券在研報中指出,電動牙刷主要由電池、電機、外殼和刷頭幾個部分組成,結構簡單,技術門檻較低,也因此吸引各類品牌參與競爭,正是由于由于缺乏技術壁壘,造成了電動牙刷同質化嚴重的現象。
此外,電動牙刷業內盛行代工模式,這也加重了產品同質化的現象。
代工模式是指從產品研發到進入市場的整個過程,電動牙刷廠商只負責產品研發、設計和銷售,而生產環節完全交給代工廠。采取代工模式的電動牙刷廠商不在少數,比如素士科技、Usmile、歐可林、蘭希、小熊、新寶、牙護士等均擁有代工廠。另外,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動牙刷制造商,賽嘉電器代工的電動牙刷品牌超過50個。
技術壁壘低以及代工模式盛行,導致電動牙刷行業難以出現徠芬能模仿的超級單品,而且行業內還存在著低價低質產品橫行、用戶體驗感較差等情況。徠芬雖然在電機、產品性能等做出了提升,但卻并沒能復刻曾經的輝煌。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消費者對徠芬電動牙刷的吐槽不在少數,比如存在“誤觸”“打牙”等現象。
其次,現階段電動牙刷行業主要以營銷為導向,擅長內容營銷的徠芬并不占優勢。以素士科技為例,根據招股書,素士科技的營銷費用和比重逐年攀升,2019年至2021年,其營銷費用分別為1.35億元、2.61億元和4.40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13.17%、19.04%和23.52%。另外,舒克母公司薇美姿賺來的錢也多半被用在了營銷上:2019年、2020年和2021年1-9月,薇美姿銷售及經銷費用分別為7.34億元、6.31億元和5.08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為44.2%、39.1%和41.3%。
一位電動牙刷行業人士向氫消費表示,許多電動牙刷廠商在營銷宣傳時,往往打著保護口腔健康的旗號夸大功效、虛假宣傳,導致消費者的使用體驗并不好,甚至將電動牙刷視為“智商稅”產品。
可見,在同質化嚴重的市場環境下,如何深挖消費者痛點,突破現有技術將是徠芬的長期課題。
產品質量仍存隱患
在消費者投訴平臺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徠芬產品質量問題的投訴頻出,投訴量甚達到了270條,涉及徠芬旗下高速吹風機、電動牙刷,投訴原因包括“吹風機多次故障”、“剛過保修期就出問題”、“牙刷頭斷裂”等等。
圖源:黑貓投訴
此外,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臺,也有不少消費者發布“避雷帖”,吐槽聚焦于產品質量問題,比如不少消費者稱徠芬LF03存在的質量問題包括:故障停止、按鍵不靈敏等。還有消費者稱,購買的徠芬吹風機時隔約一年后出現了嚴重的質量問題,“吹風機在使用過程中突然熄火,且焦糊味很大。”
當下,無論是高速吹風機行業還是電動牙刷行業,都處于充分競爭階段,不僅品牌數量眾多,而且進入門檻不高,產品質量問題被長期詬病,只會加速消耗消費者的信任度,從而在市場競爭中逐漸喪失競爭力。
對于最有希望引領行業的徠芬而言,不應該把精力放在幾篇測評筆記上,而是要在產品差異化打造以及產品質量把控上下苦功夫,否則,即便在營銷上花費更多的財力和物力,也難以打動消費者,并最終導致行業口碑節節敗退。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