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豐田搬遷被指變相裁員,老員工集體仲裁汽車
近日,有媒體報道,扎根北京近22年的一汽豐田銷售公司正式啟動整體搬遷,目的地是300公里外的天津濱海新區泰達MSD大樓。6月21號開始搬遷,28號舉行喬遷典禮,原本北京辦公地WFC已在逐步騰退。
在汽車行業劇變的背景下,降本增效、優化布局本無可厚非,但任何調整都應建立在合法合規、尊重員工的基礎上。
近日,有媒體報道,扎根北京近22年的一汽豐田銷售公司正式啟動整體搬遷,目的地是300公里外的天津濱海新區泰達MSD大樓。6月21號開始搬遷,28號舉行喬遷典禮,原本北京辦公地WFC已在逐步騰退。
這場看似常規的企業戰略調整,卻因涉及數百名員工的去留問題,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有一汽豐田的員工透露,此次搬遷計劃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醞釀,但直到2024年底才正式啟動,且在沒有充分協商的情況下要求員工“二選一”:要么隨遷天津,要么接受離職。
據多方信息透露,此次搬遷導致涉及的400多名員工中超過100名員工“就地離職”,不少核心業務部門離職率將近一半。除此之外,還引發了社保轉移的爭議,部分員工被暫停北京社保并被強制變更到天津社保。這種“一刀切”的做法引發了員工的集體不滿,稱其為“變相裁員”。
事情還得從去年說起。早在去年年中就有一汽豐田銷售總部將從北京搬到天津工廠的消息傳出。12月,有一汽豐田內部員工透露,經過幾個月的協調動員,搬遷事宜“正式決定”。同月,有員工稱一汽豐田天津工廠疑似通過“買斷”的方式,進行“裁員”。網傳公司對離職員工將給予“N+7”的賠償,評論區有疑似員工稱“我們這都排隊辭職”。
還有員工直接曬出了自己的離職賠償工單,從網傳的員工工資圖上可以看到,該員工工作時間近17年,總共獲得了17.6萬元的賠償。經計算,應該并未達到先前傳出的“N+7”的補償。另有評論區的網友表示,此次“買斷”的報名時間截至12月底。不過,對于該消息官方并未做出回應。
今年四月,有疑似北京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員工發貼詢問大家“有什么遺憾?對未來的憧憬?”并在評論區表示“很多員工最后一天”。透露出北京一汽豐田總部可能進行了“裁員”的動作。
2025年5月21日,企業動態顯示,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已完成注冊地變更,登記機關由“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變更為“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辦公地址也相應變更為“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二大街62號泰達MSD-B區B2座26-30層”。
如今6月,搬遷工作正式進入了實質性的階段,但此過程中卻引發了員工的集體不滿。在社交平臺上,有不少自稱一汽豐田員工的用戶爆料稱,搬遷引發的連鎖反應已嚴重影響其生活與職業規劃。
有網友爆出疑似公司內部員工通知,通知中顯示:“5月1日起,原A崗取消,進入無崗狀態;如離職,經濟補償金標準執行N+1…… 6月起停止FTMS北京社保,6月開始天津繳納社保……”
無獨有偶,有自稱為一汽豐田老員工的用戶發布短視頻爆料,稱自6月17日起看病就得自己花錢,因為被公司暫停了醫保。部分員工指出,社保轉移直接影響北京積分落戶、購車搖號等權益。
我們從眾多控訴中可以發現,最令員工不滿的是,公司在協商過程中嚴重缺乏透明度,要求員工“二選一”——要么隨遷,要么接受離職補償。公司未提供遠程辦公、轉崗至北京其他崗位等其他方案,對不愿離開北京的員工而言,接受補償幾乎是唯一選擇。此次搬遷導致涉及的400多名員工中超過100多名員工“就地離職”,不少核心業務部門離職率近一半。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若勞動合同訂立時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如企業搬遷),導致合同無法履行,企業需與員工協商變更合同;協商不成的,可解除合同但需支付經濟補償。然而,一汽豐田的做法被指存在程序瑕疵:公司未就搬遷后的工作安排進行充分溝通,直接要求“要么去天津,要么拿錢走人”,涉嫌剝奪員工協商權。還有員工表示,他們與公司簽訂的多為無固定期限合同,且約定工作地點在北京,公司在未與員工協商的情況下,以合同終止的虛假理由在北京市社保系統進行減員操作,造成北京員工社保斷繳,后又在天津社保系統以虛假用工關系進行勞動備案并進行增員操作。據了解,目前,已有員工向人力監管部門提交了“集體勞動仲裁”以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據乘聯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一汽豐田零售銷量為6.8萬輛,同比增長24.4%,市場份額占比約3.5%,在廠商排名中位于第七名。盡管銷量成績看上去還不錯,但短期的銷量回暖并未改變企業長期面臨的成本壓力。
作為豐田在華重要的合資企業,其銷售總部自2003年起便設在北京,但生產基地卻位于天津。這種“產銷分離”模式在過去二十多年逐漸暴露出了協同效率低下、溝通成本高等問題。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競爭加劇,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沖擊,一汽豐田一度面臨著銷量下滑的壓力。
此次搬遷旨在實現“產銷研一體化”,將銷售、生產、研發資源整合至天津,以提升決策效率并降低運營成本。從行業視角看,這種調整是符合車企應對市場變化的常規策略。然而,搬遷的時機與執行方式卻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在社交媒體上,我們可以看到員工們的訴求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要求公司尊重個人意愿,提供差異化解決方案,如遠程辦公、轉崗等;二是規范社保轉移流程,確保員工權益不受損害。無論怎么說,在一家公司待久了總會有點感情,但如今員工面對冰冷的通知只能無奈地表示:“我們不是反對搬遷,而是反對這種粗暴的處理方式。辛辛苦苦為公司工作了半輩子,到頭來連基本保障都沒了。”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