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奇不是好的改革派:接下來的百度依然前路艱難通信
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改革派,不應該只留下好名聲,而是為企業留下構架未來的基礎。
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改革派,不應該只留下好名聲,而是為企業留下構架未來的基礎。這一點,陸奇還沒有做到。接下來的百度,依然前路艱難。
如果說,在宣布陸奇離職之初,李彥宏應該對陸奇心懷愧疚;由陸奇離職引發的輿論討論,幾乎一邊倒懷念陸奇的好,影射李彥宏的無能。事情發展到現在,陸奇反倒欠了李彥宏一聲道歉。背著罵名留,遠比帶著好名聲走,要難很多。
留的人是李彥宏,走的人是陸奇。實際上,那些說“走的人應該是李彥宏”這樣話的人,實在是太簡單太天真。李彥宏作為百度創始人,完全不需要“貪戀權位”。當然,一次次培養接班人,但沒有真正培養起來,這是李彥宏陷在人事上左右為難的原因之一。放大一點說,接班人問題,是一代企業家都面臨的共同問題,李彥宏只是沒有處理好這個問題的企業家之一。
作為創始人兼CEO,李彥宏天然需要站在中間立場。實際上,在陸奇和原有勢力之間,李彥宏顯然是偏向陸奇的。給陸奇的權力大不大?當然大。給的信任夠不夠?當然夠。假如把陸奇視為百度的改革派,實際上他已經得到了最大的支持。陸奇很用心,希望盡快建功立業,這當然值得敬重。但顯然,有點操之過急了,給自己和給李彥宏的時間都不夠。
李彥宏需要時間,等新業務成長起來,才能逐步去掉令人詬病的老業務和換掉一些老人。說李彥宏沒有足夠決心,顯然不客觀。扔掉現金牛業務,說起來輕巧,做起來談何容易。罵李彥宏決心不夠的人,因為利益不會因此受損;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即便不去看股價,李彥宏也得去考慮員工的實際利益(比如薪資福利)和花錢投資新業務;賬上看似錢很多,能用的其實不多,豪門也缺錢。無論是誰作為改革派,需要理解到李彥宏這點的難處。
陸奇也需要時間,一是扶持新業務成長起來產生實際收入,二是按更好的方式培養出新一代的百度人。新業務沒產生規模化收入前,作為改革派的陸奇,不宜過急去砍原有業務,否則引發反彈也情有可原,只是單純地怪李彥宏不夠支持,顯然太為難人。另外,作為改革派,需要做的是,在內部培養出更多改革派;這點上,光靠外部引進人才還不行,必須是用新的方式,有耐心地培養和提拔出新一代管理者。
即便不懂中國的特殊文化、改革艱難的基本國情,長期在美國讀書和工作的陸奇,也應該知道即便美國兩黨制下,改革也不容易。任何改革,是在沖突和妥協中逐步推進的。作為改革派,也不是非得滅掉保守派,而只需要達到能推動自己想要的結果往前走即可。實際上,百度近一年多來的表現,走得快不快不慢,但確實在朝著更好的方向在走。陸奇力主百度all in人工智能,開了個頭,但還沒有見到真正的成績。
大多數改革派,過于在乎自己的名聲,而容不下別人的短期指責,這是大多數改革草草收場的原因;在這點上,保守派的堅忍反倒更強,值得學習。陸奇為人稱道的地方,比如勤勉、透明、公正,固然值得尊敬,但作為一個改革派,面對困難時,哪怕用保守派的做法打擊保守派,也是可取的,總比“憤然離職”要更好。
提出離職后,陸奇自己收獲了好口碑,而他待過的百度承擔了新一輪批評。職業和正直的陸奇,肯定不會為了給自己貼金而損百度的聲譽。百度受盡批評的這一結果,當然不是陸奇所期待的;但事到如今,陸奇在道義上虧欠了李彥宏。
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改革派,不應該只留下好名聲,而應該為企業留下構架未來的基礎。這一點,陸奇還沒有做到。接下來的百度,依然前路艱難。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