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形智能發布AI創作大模型Weaver及首款產品“蛙蛙寫作”,中文創作能力超GPT-4快訊
波形智能技術開放日現場 Weaver是波形智能自主研發的首個中文創作大模型,波形智能在技術開放日現場同步發布了Weaver驅動的AI輔助創作工具「蛙蛙寫作1.0」,波形智能積極探索內容創作垂域大模型的研發和應用。
【TechWeb】2024年1月29日,波形智能(AIWaves)于杭州舉辦首個技術開放日(AIWaves DevDay),正式發布新一代自主研發的中文內容創作垂域SOTA大模型「Weaver」,及由其驅動的面向用戶寫作類Agent產品「蛙蛙寫作1.0」。同時,波形智能面向企業的定制服務「AIGC解決方案平臺」也迎來全面升級。

圖1:波形智能技術開放日現場
Weaver是波形智能自主研發的首個中文創作大模型,在小說創作、營銷文案設計、短視頻腳本撰寫、游戲NPC塑造等中文內容創作領域上皆擊敗了GPT-4、文心一言等國內外通用大語言模型。
波形智能創始人兼CEO姜昱辰表示:“從波形智能成立之初,到今天正式發布產業化研究成果,我們的目標一直都很明確,要開發人人都能用得上的AI產品,讓所有人都能擁有內容創作的能力?!苯懦教寡?,“盡管這很艱難,但我們從未懷疑,也從未停下腳步,今天終于迎來了Weaver的誕生。內容創作時代范式正在轉變,我相信2024年將是大模型大展身手的一年?!?/p>
波形智能聯合戰略合作伙伴APUS和浙江大學,共同研發了Weaver大模型,未來,波形智能將與更多合作伙伴攜手,基于AI Agent框架繼續開展下一步研究工作。目前,波形智能已獲得由藍馳創投領投,西湖科創投、老股東藕舫天使等跟投的Pre-A輪融資。
中文創作能力全面躍升 構筑Weaver垂域大模型核心壁壘
面對大模型技術在AIGC領域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波形智能積極探索內容創作垂域大模型的研發和應用,從0到1搭建了Weaver大模型全套框架。本次技術開放日是Weaver大模型首次公開亮相。
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擁有從模型層到應用層全技術棧能力的人工智能企業,波形智能基于自研RecurrentGPT長文本生成技術和Agents框架,不斷打磨底層模型與基礎框架能力,構筑了Weaver大模型的核心壁壘。
姜昱辰認為Weaver的最大優勢就是專注做好寫作這一件事,以六大核心功能,構筑垂域競爭力:一是,它聚焦超過30個行業領域的10類寫作任務,通過百萬量級指令及領先的LLM指令微調技術,深耕文本創作垂域,讓它什么題材都能寫、什么風格都會寫;二是,基于全新自研自動標注系統(instruction backtranslation)和對齊技術(constitutional DPO)形成更自然真實的寫作文風;三是,支持個性化知識庫,讓AI“越寫越懂你”;四是,原生支持函數調用(function calling),使得Weaver的Agent能力大幅增強,應對文件處理、數據分析、圖表繪制等各種復雜任務游刃有余;五是,Weaver大模型文本生成速度快;六是,長文本和結構化文本生成能力強。

圖2:波形智能創始人兼CEO姜昱辰
目前,Weaver提供Mini(1.8B)、Base (6B)、Pro (14B) 和 Ultra (34B) 四個不同型號,分別適用不同的創作場景。根據任務復雜度,不同型號的模型可由波形智能自主研發的路由Agent (Routing Agent) 動態調度,平衡響應質量和計算成本。
波形智能CTO周王春澍表示:“當與其他通用大模型對比時,Weaver在各項評估創作能力的數據集基準上,能表現出比其大數倍的通用大模型更優的效果。而我們目前最強大的Weaver Ultra模型在多個寫作場景中的表現甚至超過了GPT-4。這就是我們專注于為創作而訓練的垂類大模型的優勢?!?/p>
圖3:波形智能CTO周王春澍
B端、C端齊落地 繼續向深度業務服務場景挺進
為了更直觀地展示Weaver大模型的各項功能和易用性,波形智能在技術開放日現場同步發布了Weaver驅動的AI輔助創作工具「蛙蛙寫作1.0」。
波形智能CPO萬磊表示:“「蛙蛙寫作1.0」是波形智能為專業小說作者、自媒體運營者、各行各業的內容生產者提供的一款效率工具,能有效幫助C端用戶提升他們的寫作速度,優化創作模式,還為每一個創作者提供自己專屬的個人知識庫工具,并且可以隨時被AI工具調用。 相比于其他同類型工具,蛙蛙寫作在寫作垂域的生成效果較GPT-4、文心一言等同類產品更勝一籌。蛙蛙寫作借助Weaver大模型的技術優勢,利用個性化知識庫、模塊化長文本寫作模式等原生功能,幫助文本創作者突破內容生產力瓶頸?!?/p>
圖4:波形智能CPO萬磊
而面向開發者和B端用戶,波形智能開放了大模型API調用,允許通過API將Weaver集成至第三方應用程序和服務中,以此對波形智能企業級一對一定制化平臺「AIGC解決方案平臺」的服務能力進行全面升級。企業可以通過調用API、或聯系定制自己的專屬模型,實現例如AI醫生、AI咨詢師、AI導購員等文本對話功能,一鍵實現對業務系統的賦能。
深圳市布爾量科技有限公司是波形智能「AIGC解決方案平臺」的早期用戶之一,創始人兼CEO王慶表示:“布爾量科技嘗試過非常多國內的模型,但是大部分都不能在創意寫作領域有較好的表現。但波形智能的模型,不管是在營銷文案生成還是軟文寫作上,我們都非常滿意,實打實解決了我們大模型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波形智能正處于實現底層能力與服務初步產品化的階段,未來將持續打通C端和B端產品功能,加速實現向“AI自主拆分任務、選擇工具、完成絕大多數工作、用戶只負責設定目標和監督”的全流程路徑升級迭代。
“AI就像蒸汽機一樣,它的到來意味著一場人類生產力的革命。”姜昱辰表示,“波形智能的短期目標是開發AI Agent,更好地幫助生產者進行內容創作。而當AI技術被應用到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時,作為AI技術開發商,波形智能的終極使命,則是讓人類生活變得更美好。”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