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之際,政府掏腰包掀起區塊鏈研發新熱潮區塊鏈
雖然加密貨幣市場正在降溫,但是區塊鏈技術的研發正熱火朝天,世界各地的政府機構都開始掏腰包干起來。
據coindesk8月21日報道,加州大學圣地亞哥超級計算中心的軟件架構師Subhashini Sivagnanam對分布式賬本平臺的開發,獲得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約81.8萬美元資助。就在上周,韓國也宣布明年將對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領域投資超1萬億韓元。雖然加密貨幣市場正在降溫,但是區塊鏈技術的研發正熱火朝天,世界各地的政府機構都開始掏腰包干起來。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超級計算中心獲80萬研究經費
美國政府將資助加州大學圣地亞哥超級計算中心的軟件架構師Subhashini Sivagnanam開發分布式賬本平臺,他從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獲得了約81.8萬美元,用于開發開放式科學鏈(OSC)。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超級計算中心數據支持科學計算部門的研究員、軟件架構師Subhashini Sivagnanam獲得了這筆資金,來開發開放式科學鏈(OSC)。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網站介紹,OSC這種分布式分類賬,將幫助研究人員有效地獲取和驗證通過科學實驗收集到的數據。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科學組織,在美國它是利用聯邦資源開展科研活動的關鍵渠道。該政府組織在過去幾年資助了許多區塊鏈項目,包括那些側重于不同方面的加密貨幣激勵機制項目和區塊鏈技術用例。
據悉,該項目需要:
一個通過分布式賬本技術構建的網頁式信息基礎設施平臺,使得研究人員能夠在向其科學數據庫提供元數據和驗證信息的同時,也可以在數據庫以可審查的方式隨著時間的變化和發展來更新這些信息。
簡而言之,隨著更多數據的添加和被開發出來,該網絡將成為他們工作過程生動的數字化目錄。研究人員將能夠更加信任他們正在研究的數據。該資助將于2018年9月1日開始,一直持續到2021年8月31日。
香港科大獲2000萬港幣撥款資助,重點研究區塊鏈、AI等技術
上周消息,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聯同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探討有關課題,獲香港研究資助局撥款近2000萬元港幣作研究經費。
統籌該項跨院校跨學科研究的譚嘉因教授領軍的“加強香港作為地區及國際商業中心的策略地位”研究課題,設8個專責小組,包括最熱門的區塊鏈、網絡保安、人工智能學習、AI財務顧問等。
韓國2019年預計向區塊鏈領域投資1萬億韓元
同樣在上周,韓國宣布將投資5萬億韓元(約44億美元)進行“創新增長(Growth Through Innovation)”計劃。該戰略將為8個試點項目提供資金,這些項目計劃開發平臺經濟,包括用于大數據分析和交易的數字平臺,以及氫燃料電池供應鏈。
考慮到該計劃將對其他行業產生的全國性影響,韓國向該計劃投資的總額為9到10萬億韓元。該官方發布的公告還強調,區塊鏈技術是推動共享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政府將重點推進大數據和人工智(AI),發展區塊鏈技術,保障數據管理安全,促進共享經濟。
2019年,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領域的投資總金額將超過1萬億韓元——這幾乎是2018年(5799億韓元)的兩倍。
行業寒冬之際,或許更適合研發區塊鏈技術。沒有聒噪,遠離喧囂,潛心修煉。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