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納德拉應對AI新挑戰,DeepSeek崛起引發戰略調整快訊
Azure 平臺已支持超過 1900 種 AI 模型,Deepseek 開源 AI 模型,IT之家援引彭博社報道。
IT之家 5 月 16 日消息,彭博社昨日(5 月 15 日)發布博文,稱贊了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對 AI 發展的深刻洞察,稱其快速響應 Deepseek-R1 模型的崛起,積極擁抱競爭,將 R1 整合進微軟云服務 Azure。
今年 1 月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納德拉原本計劃展示公司在 AI 領域的領先地位,但被 Deepseek 的 R1 推理模型搶了風頭。R1 的性能接近 OpenAI,但成本極低 ——OpenAI 處理成本 1000 美元的任務,R1 僅需 36 美元(IT之家注:現匯率約合 259 元人民幣)。
更重要的是,Deepseek 開源 AI 模型,任何人只要擁有足夠強大的計算設備,就能免費使用。納德拉坦言:“OpenAI 一直遙遙領先,但 DeepSeek-R1 是我見過的第一個能與之抗衡的模型。”
面對挑戰,納德拉迅速召集團隊,通過 Microsoft Teams 建立虛擬“作戰室”,展開全面評估。
他們審查 DeepSeek 發布的研究論文,深入了解模型細節,并組織約 100 名員工徹夜測試 R1 的安全性。微軟 AI 平臺負責人阿莎?夏爾馬(Asha Sharma)回憶:“那 48 小時沒人睡覺,我們檢查了每一個細節。”
測試結果顯示 R1 并無安全隱患。納德拉并未選擇打壓對手,而是果斷決定擁抱這一技術,指示團隊將 R1 接入 Azure 云平臺,與 OpenAI 及微軟自研產品一同出售給客戶。他強調:“讓它上線,服務客戶。”
IT之家援引彭博社報道,納德拉引用“杰文斯悖論”(Jevons Paradox),指出資源越易獲取、使用效率越高,消費量反而會增加,因此 AI 成本降低將刺激需求爆發。
為此,微軟正開發自有 AI 架構,包括類似 R1 的小型模型,以及大型語言模型 MAI-2,旨在降低運營成本,提供接近 ChatGPT 的性能。同時,Azure 平臺已支持超過 1900 種 AI 模型,客戶可根據需求選擇,微軟則通過云計算和附加服務獲利。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