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整改延期 P2P機構“關停并轉”愈發猛烈金融
超額存量業務壓縮至零 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延期一年,從業機構存量不合規業務要逐步壓降至零,平臺將積極完成監管備案。
互金整改或延期一年,業內人士表示,“雙降”說明監管層在逐步釋放行業風險,在沒有明確的具體監管細則出臺前,監管層不希望看到網貸行業待收規模繼續擴大,以及
據財新網6月初報道,原定于今年3月底完成的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將自今年6月30日起延期一年。此消息后經相關媒體證實,央行也于近日聯合十七部委共同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通知顯示,在P2P網絡借貸、股權眾籌、互聯網保險、非銀行支付等領域,全國范圍內的專項整治工作將持續到2018年6月底。
隨著網貸平臺清理整頓分類處置工作的推進,網貸機構“關停并轉”的洗牌大潮將會越來越猛烈。
互金整改延期一年,超額存量業務壓縮至零
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延期一年,雖說給了平臺更充足的時間進行合規化整改,但從另外一方面來看,行業監管將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更清晰和細化,也就意味著更多不合規平臺將被清理退出。
根據《通知》要求,各省領導小組要根據轄內從業機構分類清單,對照各從業機構經審核通過的整改計劃,持續監督從業機構整改情況以及業務退出進度,并及時糾偏;對從業機構整改完成并提交驗收申請的,及時組織監管驗收。
事實上,深圳市于今年5月底已針對部分企業下發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現場檢查調查表和事實認定及整改要求。
據深圳一家大型P2P平臺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由深圳金融辦帶隊,會同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人員一起進駐平臺,對平臺交易額、業務范圍、業務模式(是否為小額分散)、風控體系,是否自融等,現場抽查發標情況并對平臺募集資金流向進行逐步排查,排查順序是按照各平臺待收總額排名前100位先后進場,每個星期例行排查摸底2-3家,每家排查3-4天。
根據證券時報記者拿到的一份內部文件顯示,深圳金融辦進駐企業進行摸底排查調查表分為兩部分:表一主要為企業的基本情況,重點檢查的項目主要在調查表二,包括累計交易筆數、累計交易總額、借款期限、逾期率、平均借款成本、資金流向等44項排查內容,并根據排查情況出具事實認定書以及整改通知書,包括具體整改標準。
《通知》提出,在整改期間,要化解存量、嚴控增量。從業機構存量不合規業務要逐步壓降至零,不得新增不合規業務。一經發現新增不合規業務,各省領導小組辦公室(或各省領導小組指定部門)須立即叫停并嚴肅處理。
如何化解超額存量業務,將是各平臺接下來的重點整治工作。據紅嶺創投相關負責人介紹,紅嶺創投從今年3月28日起已停發大標,消化存量業務一部分是借款人到期歸還本息,另一部分是提前退還資金給平臺投資人。
團貸網聯合創始人張林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團貸網消化超額存量業務方式主要是通過將項目推介至銀行、保險、基金等第三方金融機構進行消化,團貸網目前的超額存量業務不到10個億,爭取在7月31日之前逐步壓縮至零。
開鑫金服總經理周治翰表示,目前,開鑫貸所有項目均符合監管限額要求。在監管限額出臺之前的存量項目,均可在年內到期兌付完畢。
此外,《通知》中對互金企業的備案登記和準入也做出了嚴格規定,要求各家企業要做好嚴格準入或備案管理。
周治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江蘇省金融辦、省互聯網金融協會已經多次召集平臺研討合規整治要求、擬定相關備案登記管理辦法,還實地走訪、調研了多家平臺實際整改情況,有效提高各平臺合規意識。待江蘇備案管理辦法出臺后,平臺將積極完成監管備案。
網貸機構“關停并轉”將愈發猛烈
《通知》中強調指出,“各省領導小組要切實承擔第一責任人職責,統一組織本地區清理整頓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整治期間轄內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數量及業務規模雙降”。
這里所謂的“雙降”,不僅僅是指網貸平臺整體數量要下降,同時行業網貸待收余額也要降下來。
一位接近監管層人士向記者表示,“雙降”說明監管層在逐步釋放行業風險,在沒有明確的具體監管細則出臺前,監管層不希望看到網貸行業待收規模繼續擴大,以及出現兌付風險。從另外一方面來講,也要進一步控制網貸平臺數量,對不配合監管、拒不整改或整改后驗收不合格,以及違法違規情節較重的,則依法依規堅決予以關閉或取締。
據零壹智庫P2P半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末,正常運營的P2P平臺網貸平臺僅余1553家,占行業累計上線平臺數量的29.9%;累計問題平臺3594家,其中2017年1-6月就達360家,同比減少37.4%,環比減少47.2%。
另外,不少平臺為了達到合規標準,在滿足基本的網貸備案、銀行存管、信息披露等要求的前提下,亦邁開步伐開始轉型。轉型路徑多為:
1、資產小額、分散化,以紅嶺創投、PPmoney為代表企業,則轉向消費金融業務;
2、資金來源多樣化,最常見的是利用金交所等渠道規避“限額”監管,將項目推介至金交所,收取服務費用,包括人人聚財、團貸網等;
3、向綜合金融控股平臺轉型,這些平臺通常具有金融牌照優勢,單獨拆分出P2P業務以規避監管,典型的包括陸金所、人人貸、積木盒子和團貸網。
隨著網貸平臺清理整頓分類處置工作的推進,網貸機構“關停并轉”的洗牌大潮將會越來越猛烈,而清理整頓可能引發風險的應急預案同樣值得重視。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