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買保險被“錄屏”,誰在出賣我的隱私?快訊
2022年1月30日,張先生在支付寶平臺網購了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旗下的新冠肺炎·隔離津貼版的保險(一年期)。2022年12月,張先生出現發燒、咽喉痛等癥狀,赴醫院核酸檢測后結果為陽性。
作者 | 彭昕芮 張航
編輯 | 謝佳佳
你的新冠肺炎保險理賠了嗎?
2022年1月30日,張先生在支付寶平臺網購了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旗下的新冠肺炎·隔離津貼版的保險(一年期)。2022年12月,張先生出現發燒、咽喉痛等癥狀,赴醫院核酸檢測后結果為陽性。
隨后,張先生聯系太平保險公司要求理賠,雖然當時接線人員做了記錄,但后續工作人員卻一直推脫處理,至今張先生并未獲得任何賠償。
(當事人提供)
2023年1月3日,張先生將太平保險起訴至長沙市天心區法院。10月31日,該案在長沙市天心區法院一審開庭。張先生稱,保險公司方表示,肆意理賠會造成這個保險行業的系統性風險,“如果每個人都花69元賠2萬,將會導致國有資產流失。”
但此次開庭最令張先生感到驚訝的是,太平保險方當庭提交了一份長達3分23秒的手機錄屏,這個錄屏完整記錄了張先生當時進入支付寶頁面,瀏覽太平保險新冠肺炎險,到最終支付保險合同款的全過程。
“就連我的這個手指觸摸滑動的位置軌跡都被這完整記錄了。”盡管數字科技早已侵入了人們的隱私領域,但當這一切真實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張先生還是感到一陣后怕。
太平保險公司向他解釋稱,支付寶與太平保險方有一個叫做投保回溯功能的合作,這就意味著投保人在下單時都會形成一個回溯的記錄,而這一記錄是由他們從后臺調取的。
但當張先生進一步追問這一后臺是誰的后臺,以及數據如何調取時,太平保險的代理人卻支支吾吾、解釋不清,只說自己并非是專業技術人員,而這個證據是太平保險調去以后通過光盤的形式交給他,自己并不清楚。
隨后,張先生已就錄屏侵犯個人隱私事件向北京互聯網法院提起訴訟,并初步通過了立案審查。
4月30日,“螞蟻保”回應稱,保險銷售可回溯記錄是監管規定。而“可回溯記錄”也不是手機錄屏,僅是投保頁內容的結構化存儲,且記錄范圍僅限投保操作,不會侵犯隱私。
01
核酸不能證明感染新冠
理賠一年無任何賠償
《橡果商業評論》:太平保險方在庭審中為何會放出這段手機錄屏作為己方證據?
張先生:他們提交的證據目錄中,證明目的說法是:這段視頻證明太平保險方已盡到說明義務,投保人已經閱讀并同意保險條款等內容,且對理賠流程進行了了解。我的理解是對方想證明,除保險合同外,投保須知、客戶告知書有一些對新冠險不理賠的有力的約定格式條款。
比方說,他們要求有醫療機構出具的對被保險人的疾病診斷證明書,以及由醫院出具的與疾病診斷證書相關的如肺部CT等檢測報告。但大部分人手里只有核酸檢測證明,如果只拿核酸證明去,他會告訴你說核酸證明不能證明你得了新冠,還需要到醫院開一堆診斷證明,才能理賠。
事實上,太平保險方在法庭上也是這么說的。太平保險的代理人說,單管核酸顯示陽性,是說身體里含有新型冠狀病毒,不能確診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橡果商業評論》:您維權至今,有收到太平保險方的賠償嗎?
張先生:沒有。從投保之后陽了到現在,一分錢都沒有賠。你可以在網上看到許多案例,他們的惡意不理賠并不僅僅針對我個人,在開庭時我才聽他們自己說這個事情可能涉及千萬人甚至幾千萬人。
太平保險方竟然當庭說:如果肆意的理賠,會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和整個保險公司系統性的金融風險的。投保此類保險的個人有幾千萬,如果每個都是單管核酸進行理賠或被法院判決理賠,將直接導致保險理賠行業金融風險,即69元賠2萬元,幾千萬個69元就是賠付幾萬億。
時至今日,天心區法院對于新冠險不理賠一案立案審理已一年有余,大大超過民事案件一審普通程序時限,依然沒有做出判決。我多次詢問催促天心區法院院長和主審法官,都未獲得明確答復。
(當事人提供)
《橡果商業評論》:太平保險方一直有聯系您嗎?
張先生:我起訴了以后,太平保險湖南分公司有一兩個人給我打過電話,說愿意按保險合同賠償我2萬元,其實最開始他們以理賠材料不夠為由,工作人員對于我是否能理賠還不確定。
可是我最主要的訴求是要求他賠禮道歉,但這些他們只字不提。目前為止沒有任何太平保險、支付寶,包括螞蟻寶的人跟我取得聯系。
《橡果商業評論》:您的維權訴求是什么?
張先生:之前起訴太平保險新冠險不理賠,除了要求其按照合同履行賠付義務外,最主要的訴求是希望太平保險在主流新聞媒體就其不積極履賠行為公開賠禮道歉。
因為,太平保險作為作為一家大型央企,大范圍違約不理賠,并至今毫不悔改,嚴重違反民法典、保險法等法律及國家金融保險監管規定,嚴重踐踏契約精神,給投保人增加訴累,理應嚴懲,并作出深刻檢討,向投保人及全社會公開道歉,給全社會一個交代。
在上一個案子審理過程中,沒想到出現了“案中案”,即發現我的手機被錄屏,個人隱私被嚴重侵權。這一次起訴支付寶、太平保險和螞蟻寶侵權,我要求三被告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在支付寶app中全面停止未經授權采集用戶手機屏幕信息的行為,同時就侵犯隱私行為公開賠禮道歉。
在支付寶這樣的平臺上購買保險的人數非常多,如果每個人的隱私都錄屏,而大家又不知情,至少平臺和保險公司要有一個說法。
02
“安全記錄”=手機錄屏
提示信息字體很小
《橡果商業評論》:您在螞蟻保投保時有仔細閱讀保險條款、投保須知、客戶告知書等內容嗎?
張先生:說實話確實是沒有。因為保險條款、投保須知、客戶告知書等非常冗長,現在手機的操作非常多,大家為了盡快地完成投保和支付的目的,會一直點下一步,所以這些內容很快就滑過去了。
《橡果商業評論》:在“知道了”知情同意界面,螞蟻保稱“我們將會安全記錄你的操作”。您是怎樣看待“安全記錄”的?
張先生:說實話當時是習慣性的點擊。因為沒有明確提示,我對于“安全記錄你的操作”是什么內容完全沒有概念。事后來看這個所謂的“安全記錄你的操作”,也完全不能想象到安全記錄可以和手機錄屏劃等號。
《橡果商業評論》:您覺得螞蟻保的知情同意設定有哪些問題?
張先生:“安全記錄“沒有特別提示,比如你不看清楚,就不能進行下一步這樣的提示;也沒有同意或不同意的選項,只有一個“知道了”,因而非常容易令消費者忽視。而保險公司自己又能從中鉆空子,從而不予理賠。
03
支付寶還是太平保險
誰在后臺偷偷錄屏
《橡果商業評論》:手機錄屏內容中涉及到您的個人隱私信息嗎?
張先生:是的,包括我的姓名、身份證號、保單號、操作過程、保險合同內容等等,包括手指移動位置等操作的過程都是被很完整記錄的。
我不知道它到底搜集了哪些我的個人信息,如果手指移動都能被監測記錄,是不是能調用和記錄包括手機攝像頭、麥克風,甚至是手機的支付密碼在內的其他的權限?
《橡果商業評論》:庭審中太平保險方是如何解釋手機錄屏這一行為的?
張先生:他們說支付寶與太平保險方有一個合作,叫做投保回溯的功能。每個投保人在下單的時候都會形成一個回溯的記錄,他們可以從后臺進行調取。
太平保險的代理人說不清楚這個后臺是支付寶的后臺還是誰的后臺,只說我的手機錄屏是太平保險調去以后通過光盤的形式交給他的。
《橡果商業評論》:手機錄屏的時間是在您授權之前就開始了嗎?
張先生:對于授權壓根就沒有提過。
沒有任何頁面提示要求授權,只有一個“知道了”,我認為這個最多算知情,絕不能等同于錄屏授權。而且從這段手機錄屏看,實際上在點擊“知道了”之前就開始錄制了,等連“知道了”這樣的知情都是一個擺設。
《橡果商業評論》:您認為手機錄屏這件事情平臺和保險公司有哪些責任?
張先生:我認為平臺和保險公司需要明示記錄哪些內容,獲取哪些權限,并明確得到消費者的授權許可。
作為消費者,面對需要錄屏或者調用手機權限時,應當可以選擇同意或者不同意,但平臺和保險公司根本就沒有明示,所以從發生在我身上的上述案例來看,我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個人隱私被平臺和保險公司記錄和泄露。作為和平臺和保險企業,應當更加重視個人信息保護,全面停止未經授權的采集用戶手機屏幕信息行為。
04
螞蟻保回應:
可回溯記錄是監管規定
4月30日,“螞蟻保”微博針對“手機錄屏”事件進行了回應,稱保險銷售可回溯記錄是監管規定,保險機構需要通過銷售頁面管理和銷售過程記錄等方式,對保險產品的交易行為進行記錄和保存,使其可供查驗。
而“可回溯記錄”也不是手機錄屏,僅是投保頁內容的結構化存儲,且記錄范圍僅限投保操作,不會也無法涉及用戶手機上其他信息,更不會侵犯隱私。在進行可回溯記錄前,螞蟻保平臺均會告知用戶,待用戶確認后進入后續投保流程。
一名法律從業者告訴《橡果商業評論》,螞蟻保小程序的彈窗提示且需要投保人點擊“知道了”才可以進入下一步頁面,可以理解為已經明顯提示用戶,也做到了信息收集的明顯提示。
但也有專家提出不同意見:針對錄屏以及錄屏中可能侵犯個人隱私的部分,平臺未做到明確提示和告知。
一名法律界專家認為,支付寶平臺購買保險之前的頁面提示,沒有履行充分告知的義務。
《個人信息保護法》第十七條規定,個人信息處理者在處理個人信息前,應當以顯著方式、清晰易懂的語言真實、準確、完整地向個人告知下列事項,包括個人信息處理者的名稱或者姓名和聯系方式;個人信息的處理目的、處理方式,處理的個人信息種類、保存期限;個人行使本法規定權利的方式和程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告知的其他事項。
他指出,支付寶平臺購買保險前的信息提示頁面,沒有體現和說明安全記錄的意思、記錄方式、記錄目的等,也沒有明確表示會對操作進行錄屏。他表示,沒有充分的告知,會讓消費者產生很多擔心,“企業不能單純為了監管合規,侵犯用戶的隱私權和個人信息權益”。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