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的“小作文”能救京東嗎?快訊
最近小作文這個詞非?;穑坝袞|方甄選小編認領小作文“背刺”董宇輝,后有京東員工內網發牢騷,引來劉強東千字小作文回應。
最近小作文這個詞非?;?,前有東方甄選小編認領小作文“背刺”董宇輝,后有京東員工內網發牢騷,引來劉強東千字小作文回應。盡管原因出處不同,但兩起事件都引得公司股價出現較大波動。從結果來看,東方甄選的鬧劇以孫總裁離任,董宇輝升官暫告一段落,但京東的問題卻復雜得多。盡管劉強東表示“無論如何,我都不會躺平,也希望兄弟們絕不躺平”,可對于員工總數超過56萬人的京東來說,牽一發卻難動其身。
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京東依然是中國營收最高的電商企業、互聯網企業、以及民營企業。然而船大難掉頭,在員工數量僅1.3萬的拼多多面前,56萬員工的京東無疑笨重許多。從人均創收來看,京東只有拼多多的7分之一,而在人均經營利潤上,京東更是只有拼多多的55分之一。不僅員工坪效低,京東的整體營收也呈現逐年放緩趨勢,從2020年到2022年,京東的營收增速分別為29.28% 、27.59%、9.95%,今年前三季度更是跌至3.70%,而拼多多同一時期的營收增速為74.96%。
根據國內大廠慣例,降本增效往往裁員先行。盡管在小作文中,劉強東提到“現在組織龐大臃腫低效,改變起來確實需要時間?!钡珦犊萍既請蟆废?,小作文發出僅4天后,京東多名員工就透露京東正進行人員調整,涉及物流、科技、零售、工業等業務條線,賠償金為N+1,沒有年終獎。
可京東的問題僅靠人力資源調整就能解決嗎?其實不然。事實上,京東從去年開始就進行了自上而下的人力變動,尤其是在今年,京東的高層調整特別頻繁,5月,京東集團原CEO徐雷因個人原因提出退休申請,CFO許冉升任CEO;11月,許冉再接棒辛利軍,兼任京東零售的CEO。表面上是許冉上位,但實際上京東還是劉強東說了算。
自去年劉強東歸來后,低價策略就成了京東的轉型重點,從加入“百億補貼”大戰,到今年雙十一京東采銷靠著低價出圈,消費者能明顯感覺到京東在變,可這個變化是好是壞卻不好說。三季報已透露了一個殘酷現實——低價帶不動京東的業績。另外,價格戰還一定程度上拖垮了京東原來引以為豪的服務口碑。有第三方機構進行過統計,今年3月京東百億補貼剛上線時,POP商品占比超60%。pop商品由第三方商家負責運營出售,雖然價格低,但服務卻比不上京東自營。這導致眾多消費者在社交平臺反饋京東的服務沒那么好了,售后體驗越來越差。
而京東供應商面對低價策略也是有苦說不出,在電商報微信公眾號文章《劉強東回歸一年,京東現在怎么樣了》的評論區,有用戶表示,“作為京東供應商最有資格發言:百億補貼上線至今,京東對于民生品類一分錢都沒有補,都是要求商家降價,自營的扣點今年還變相增加,要不平臺哪有那么好的利潤數據呢?在這些前提下,做低端追低價,幾乎是要商家死,我們能怎么辦呢?只能考慮戰略轉移到其他友商平臺。”
國內市場艱難防守,京東的海外業務也拓展不順。拼多多、阿里巴巴分別依靠TEMU、速賣通等海外板塊開拓了新的增長曲線,但京東的海外業務卻出師不利。京東的海外業務與京東產發、京喜一同被歸為新業務分部,然而在三季報中,京東新業務收入38.18億元,同比減少24%。
在馬云、黃錚均退居幕后的當下,只有劉強東還戰斗在一線,我們佩服東哥的勇氣和決心,卻也要為京東捏一把汗。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