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銷量驟降、2月更低迷,小鵬汽車還能完成業績翻倍的目標嗎?快訊
理想汽車如常發布了春節雙周中國市場新勢力品牌銷量榜單,盡管受到春節假期的影響,各品牌在這兩周的銷量數據都出現明顯下滑,但作為“東道主”的理想依然以0.7萬輛的優勢排名第一。
近日,理想汽車如常發布了春節雙周中國市場新勢力品牌銷量榜單,盡管受到春節假期的影響,各品牌在這兩周的銷量數據都出現明顯下滑,但作為“東道主”的理想依然以0.7萬輛的優勢排名第一。而相較理想汽車,《一品汽車》注意到,作為曾經造車新勢力三強中的其他兩家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不但已經跌出了前五名,銷量上的差距更是已經被越落越大。
尤其是小鵬汽車,數據顯示2月5日-2月18日兩周時間,小鵬汽車的銷量僅為0.1萬輛,即便是將前一周的0.27萬輛全部算在2月份,其前18天也才交付了不足3000輛新車。這就意味著,在2月份還剩下不到兩周的時間里,小鵬汽車或許只能接受2024年開年連續兩個月銷量環比下滑的現實了。經過短暫的回暖復蘇之后,小鵬汽車似乎又一次陷入了“銷量困局”。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春節假期后開工的第一天,小鵬汽車剛剛發布了一份封內部公開信。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用“痛并快樂著,敢想敢做到”對2023年度的工作進行了總結,同時也提出了“2024年業績要翻倍以上”、“3年內規劃新品或改款約30款”等目標。而隨著這份銷量數據的出爐,不禁引得了外界的諸多質疑和擔憂,面對未來愈發殘酷內卷的市場環境,何小鵬此番真的還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嗎?
01
年銷28萬輛壓力十足
小鵬面臨諸多挑戰
事實上,小鵬汽車之所以為自己定下了一個如此有挑戰性的目標,在《一品汽車》看來,一方面是2024年是行業公認新能源汽車將進入決賽圈的一年,無論是開年以來持續的“價格戰”,還是正處在崩盤邊緣的高合汽車都更加寫實地印證了這一點,因而各大新能源車企,尤其是根基較薄的新勢力們都鉚足了一股勁,不敢有絲毫懈怠。
例如,上一年的銷冠比亞迪將2024年的目標定在了450-500萬輛,廣汽埃安和理想汽車都將目標定在了80萬輛,而風頭正勁的問界今年更是要直接沖擊年銷60萬輛,另外深藍的45萬輛、零跑的30-40萬輛等同樣相較去年基數有著成幾倍的增長。
從整個市場來看,小鵬汽車今年定下的28萬輛年銷目標或許只能算中規中矩,不過對于小鵬自身而言卻已經十分激進了。2023年,小鵬汽車累計交付量為14.16萬輛,雖然同比增長了17%,但與去年20萬輛的目標仍有不小差距,如果今年按28萬輛的目標來算,那么平均單月月銷量就要達到2.3萬輛以上,而目前小鵬汽車的銷量表現為后續帶來的壓力可想而知。
但正如上述提到的,2024年將成為新能源車品牌的大洗牌之年,馬太效應也會得到進一步放大,如果再不將步子邁大一點,等到年末依舊無法進入30萬輛的市場量級時,小鵬汽車即使談不到被淘汰,市場處境也會變得十分尷尬。此時,有壓力恰恰才是最好的動力。
另一方面,2024年是小鵬汽車第十年的重要節點,或許這個數字對一般的傳統大廠不值一提,但作為一家新勢力車企,十年不倒并且能始終在市場中保持活躍足以驕傲。也正如何小鵬自己說的,從品牌成立至今,小鵬汽車經歷過快樂,也有過痛苦。
依托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春風,較早入局的小鵬汽車取得的非常不錯的先發優勢,并于2021年奪下新勢力造車銷冠。然而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小鵬汽車無論是銷量及銷量增速,還是毛利率等方面都逐漸出現掉隊的跡象,去年最終交付量在新勢力車企中僅排在第四位。
對此,小鵬汽車近一年來也在設法解決問題,從內部組織架構到產品規劃、模塊化生產及營銷渠道等進行了一系列調整,特別是在原長城汽車總經理王鳳英加盟之后,對小鵬汽車的進行的改革更可謂“大刀闊斧”,而隨著小鵬G6的上市,小鵬汽車在去年下半年終于是迎來了觸底反彈。
然而恐怕誰也沒有料到,剛剛進入到2024年,小鵬汽車的復蘇之勢就陡然停止。數據顯示,1月份小鵬汽車的交付量僅為8250輛,環比驟降59%,其開年“王炸”小鵬X9更是只交付了2478輛。
顯然這樣的成績在如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是不夠看的,也意味著小鵬汽車仍然沒有進入安全地帶,各個方面的組織架構調整還將繼續下去。按照何小鵬的說法,2024年將是小鵬汽車組織調整的第二年,也是營銷策略做戰略升級的第一年。
不可否認,任何一場改革的成功與否都不能用一時的收獲或失利來證明,但對于亟需做出成績的小鵬汽車來說,如果接下來的調整不能在短時間內達到好的成效并延續下去,那么不僅是消費市場,甚至公司內部都不免會出現質疑的聲音,這對于小鵬汽車將會更加不利。而《一品汽車》認為,最終能否完成28萬輛的交付目標,或許正反映出了何小鵬不成功便成仁的態度,同時也是對新一輪變革和調整的考驗。
02
產能弊端猶在
更優價格安撫用戶情緒是重點
除了內部的改革仍在持續進行中,在今年以來小鵬汽車的銷量表現背后,也暴露出了其當下兩個非常棘手的問題。首先便是產能端的壓力,通過何小鵬對于1月份銷量不佳做出的解釋我們了解到,1月份實際積壓了上萬輛X9的訂單,這也間接使得G9的供應受到影響。
按照此前小鵬汽車官方公布的數據,小鵬X9在上市之前的預售訂單就已經超過了3萬輛,上市后訂單數量更突破了4萬輛。這也就是說,作為小鵬汽車的首款MPV車型,小鵬X9在消費市場實際有著不錯的需求量,只是小鵬在生產端并沒能跟上,導致了新車無法及時交付。再加上X9和G9的很多零部件是共享的,想要保障X9的快速排產,就會影響G9甚至其他車型的生產。
事實上,產能不足是每一個造車新勢力都會面臨的問題,小鵬汽車也不止一次因為產能端的問題被投訴,此前在小鵬G6剛上市時,就有一些預訂車主對交付速度表示了不滿,而當時何小鵬就表示工廠已經滿負荷運轉,預計兩個月的時間會有所緩解。
要知道,在如今新老更替十分頻繁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兩個月的時間足以讓消費者的購車傾向產生變數,這對于品牌增加用戶粘性有很不利的影響。就以小鵬X9為例,從小鵬汽車1月份的銷量數據來看,小鵬主銷的G6、P7、G9三款車型銷量已經跌倒了2000輛左右,明顯已經為X9的排產讓路,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X9仍不能快速解決產能問題,等到3月份理想MEGA上市并開啟交付,還在等車的X9預訂車主們是否會改換門頭也未嘗可知,這對小鵬汽車可又會是不小的打擊。
而雖然何小鵬已經表示,公司已經成功解決了X9生產中的核心問題,春節期間也會全力加班生產,同時小鵬肇慶工廠也計劃在2月底完成整體產線調試工作,進一步為小鵬X9的生產提供空間,但從2月份至今的銷量情況上看,小鵬汽車想要將X9的產能拉到正常水平仍需一定的時間。
相比于產能不足,另外一個問題對于小鵬汽車或許更為棘手和無奈。隨著車市越發“內卷化”,價格戰已經成為一種新常態,為了守住市場份額,小鵬汽車從去年開始也不得不被迫卷入降價浪潮中。
當然,每當車企宣布降價時,消費者總會有一番討論。無論是未買車的人還是剛提車的新車主,都會對價格調整產生不同程度的情緒反應。本月初,小鵬汽車宣布小鵬G6全系降價2萬元,這也引得了很多剛剛提車的小鵬G6車主不滿,直言“像是被割了韭菜”,查閱相關網站的小鵬G6投訴信息,幾乎全部被“價格變動”占據。而面對車主們的集體投訴和質疑,小鵬汽車雖然給出了回應,但卻無法給出補償方案,老車主們也只能“認栽”。
實際上,這并不是小鵬汽車一家車企所要面臨的問題,但對于一家造車新勢力而言,用戶的粘性和認可度往往比一般傳統大廠更加重要和來之不易,如何平衡價格策略和消費者情緒,顯然已經成為了小鵬汽車一項新的挑戰,這或許也將是何小鵬及王鳳英團隊未來工作的重點之一。
寫在最后:
毫無疑問,在過去一年里小鵬汽車做了很多的變革,但同樣擺在其面前的功課還有很多。按照何小鵬的計劃,小鵬汽車未來3年內要推出約30款新品或改款車型,其中今年將發布30萬+級別和15萬級別的兩款新車。然而,產品的快速布局始終要以整個生產和營銷體系作為支撐,如果像產能不足等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再好的產品也無法形成市場效應,實現銷量翻番增長也就無從談起。
當然,對于小鵬汽車的未來我們也不乏期待。比如何小鵬表示將繼續加深智駕的標簽,計劃今年年度向“以智駕為核心的AI技術”方面研發投入35億元。與此同時,小鵬汽車還將加速進軍中東非市場,并已經與阿聯酋經銷商集團Ali&Sons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上種種都不難看出,2024年的小鵬汽車注定不會坐以待斃,至于最終結果如何就只能讓時間來給出答案了。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