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望科技凈利潤-299%,董事長謝如棟、董秘何建鋒收警示函,大華會所師段奇、辛慶輝簽字審計報出錯收監管函快訊
遙望科技昨日公布的2023年年度財務報告,昔日科技明星企業,在經歷了一系列監管函詢問、市場質疑的背景下,其業績披露無異于一次“壓力測試”,不僅揭示了凈利潤的驚人下滑,還映射出企業在復雜環境下的生存挑戰。
遙望科技昨日公布的2023年年度財務報告,昔日科技明星企業,在經歷了一系列監管函詢問、市場質疑的背景下,其業績披露無異于一次“壓力測試”,不僅揭示了凈利潤的驚人下滑,還映射出企業在復雜環境下的生存挑戰。
隨著證監會陸續發布各項監管政策使得上市公司越來越規范,遙望科技作為市場關注的標的,其一舉一動均在聚光燈下審視。尤其是前實控人和現實控人此前的大額減持套現,不僅在市場上引發較多官方媒體報道,還陸續招致監管機構的密切關注,多次收到監管函件及董監高的警告,要求就相關交易的合規性進行說明,這無疑為公司本已緊張的輿論氛圍再添一層面紗。
遙望科技2023年財報深度剖析
凈利潤驟降近三倍,核心盈利指標亮紅燈
凈利潤滑鐵盧:-299.33%的跌幅
遙望科技2023年度交出的成績單讓人揪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由2022年的2.63億元驟降至-104.97億元,下滑幅度高達-299.33%。這一逆轉不僅意味著公司未能延續之前的盈利軌跡,反而深陷巨額虧損的困境,其盈利能力遭受了史無前例的重挫。
核心盈利指標惡化:非經常性損益難解困境
在探究深層次原因時,基本面解碼發現,即使不考慮非經常性損益這一“緩沖墊”,遙望科技的境況也未見好轉。2023年,扣除這些非常規收益后的凈利潤(扣非凈利潤)為-107.65億元,較2022年的31.65億元下降了240.17%。這一數據清晰地表明,即便撇除一次性項目或非經營性收入,遙望科技的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正在大幅減弱,公司的經營基礎面臨挑戰。
股東利益直接受損:每股收益雙降
報告中,另一項引起廣泛關注的數據是每股收益(EPS)的大幅下滑。無論是基本每股收益還是稀釋每股收益,2023年度均出現了-296.55%的下滑。這意味著,每位股東從公司獲取的每股利潤較去年銳減近三倍,直接損害了股民的利益,同時也大幅降低了公司的投資吸引力。
遙望科技的2023年財報揭示了其面臨的挑戰,不僅凈利潤呈現斷崖式下跌,更關鍵的是,其核心盈利能力的持續下降,對股民價值造成了實質性傷害。面對如此的財務狀況,公司未來的戰略調整、成本控制以及業務模式的重塑將成為其能否走出困境的關鍵。
遙望科技創始人張澤民減持成二股東
遙望科技董事長謝如棟已套現2.67億
股市信心受挫,股民權益何以維系
自2020年起,遙望科技的實際控制人通過一系列減持操作,似乎在資本市場上演了一場“撤退”戲碼,而這一系列舉動不僅折射出公司內部的復雜動態,更讓無數普通股民的利益懸于一線。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遙望科技創始人張澤民及其家族成員的減持行動尤為顯著。梁懷宇,張澤民之妻,通過其控制的LYONE GROUP PTE.LTD,持股比例從原本的12.42%顯著降至7.81%,盡管仍為第一大股東,但減持幅度之大令人側目。與此同時,張澤民本人通過云南兆隆實施的減持同樣驚人,持股比例從17.70%劇減至5.55%,累計套現金額超過十億人民幣,退居為第二大股東。
更為戲劇性的是,2022年12月27日,遙望科技現任董事長謝如棟也加入了減持行列,以每股14.68元的價格減持了1820萬股,單次套現即達2.67億元。這一高層的直接參與,無疑為市場情緒再添一層陰霾。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
遙望科技的股價已然是另一番景象。根據昨日收盤價格5.85元,與謝如棟當初減持時相比,股價大幅下滑約60.12%。這戲劇性的對比,不僅映射出資本市場對該公司未來前景的重估,也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實控人套現決策背后的深意與影響。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
對于廣大股民而言,控股股東及高層的密集減持無疑是一記重錘,不僅直接沖擊了股價,更動搖了市場信心。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及高層管理者為何在短時間內紛紛選擇減持?這種行為是否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缺乏信心?
遙望科技在收監管函
財務資助與擔保披露違規引關注
2023年12月12日,佛山遙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了來自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管理一部的監管函(公司部監管函〔2023〕第 183 號),函件指出公司在對外財務資助及擔保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多項違規行為,再次敲響了上市公司合規管理的警鐘。
違規事項概覽
監管函明確指出,遙望科技主要存在兩大違規問題:
1. 未及時審議和披露對外財務資助:2022年3月至7月期間,公司子公司杭州遙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累計提供了10,338萬元的財務資助給五個不同主體,而這一系列資助行為并未按照規定履行相應的董事會審議程序及對外的信息披露義務。
2. 擔保進展情況披露滯后: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及其子公司之間發生了大量擔保交易,盡管相關擔保額度已通過董事會及股東大會審批,但在實際操作中,僅5.1億元的擔保信息被及時公開,其余擔保情況未遵循臨時信息披露的要求。同時,公司年報及半年報中關于對外擔保的部分信息還存在披露不準確、內容不完整的問題。
監管警示與合規要求
深圳證券交易所強調,遙望科技的上述行為違反了《股票上市規則(2023年修訂)》中的多項條款以及《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1號——主板上市公司規范運作》的相關規定,要求公司及全體董監高人員嚴肅對待此次違規事件,深刻汲取教訓,加強法規學習,確保今后的信息披露工作真實、準確、完整、及時且公平。
圖片來源:遙望科技·監管函
遙望科技及董事長謝如棟
董事會秘書何建鋒收警示函
財務不規范與信披違規引關注
2023年12月21日,佛山遙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遙望科技”)發布公告,披露公司及多位高管因多項違規問題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簡稱“廣東證監局”)的警示函。涉及高管包括董事長兼總經理謝如棟、財務總監李剛、董事會秘書何建鋒及董事馬超。
核心違規事實概覽:
1. 存貨管理混亂:2021至2022年間,遙望科技因對委托第三方代管和代銷的鞋類存貨管理不當,導致財務報告中存貨賬面值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分別多計存貨4,968.49萬元和7,572.80萬元。
2. 收入確認不當:2019至2020年,子公司游菜花在游戲推廣業務中,錯誤采用總額法而非凈額法確認收入,導致兩年年報分別多計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2,240.05萬元和1,870.63萬元。
3. 虛構交易與回款:2019年底至2022年,子公司霍爾果斯遙望通過不當確認收入、虛構應收賬款回款及咨詢服務費等手段,虛增收入、利潤及掩蓋財務問題。
4. 財務資助與擔保信息披露滯后:2022年,杭州遙望提供大額財務資助未及時披露;2019至2023年間,公司及其子公司間大量擔保行為未及時公告,且年報中擔保信息存在披露不準確、不完整的問題。
5. 共同投資披露延遲:2022年12月,杭州右文與專業投資機構共同投資設立合伙企業,但未及時披露相關信息,直至近一年后才公告。
廣東證監局指出,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并對遙望科技及涉及高管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要求公司進行整改并加強法律法規學習,確保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
圖片來源:遙望科技公告
遙望科技21年年報審計遭監管警示
大華會計師事務所與簽字注冊會計師被點名批評
2024年1月16日,中國證監會廣東監管局向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及其注冊會計師段奇、辛慶輝發出監管函,針對其在佛山遙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遙望科技”)2021年度年報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嚴厲警告。此次監管行動不僅凸顯出監管層對審計質量的嚴格要求,也再次將審計行業的專業性和獨立性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審計疏漏直指關鍵環節
監管函指出,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在遙望科技2021年年報審計中,雖已明確將“存貨的存在性及跌價準備的計提”列為關鍵審計事項,并識別出存貨管理的特別風險,但在實際操作中卻未能嚴格執行既定的審計策略。具體而言,事務所未能充分執行與存貨盤點、跌價準備相關的內部控制測試程序,違背了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的相關規定,這直接關系到能否有效發現并防范潛在的財務錯報風險,特別是對于可能存在的少結轉銷售成本導致存貨虛增,以及存貨減值計提不足的情況。
違規行為敲響行業警鐘
監管函明確批評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及其簽字注冊會計師段奇、辛慶輝,認為其在審計過程中未能嚴格執行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未能審慎關注重大錯報風險,違反了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中的多項條款。此番批評不僅是對具體違規行為的警示,也是對整個審計行業的一次提醒,強調了遵循審計準則、保持職業懷疑態度的重要性。
圖片來源:遙望科技·監管函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